今天推薦的這本書,是溝通領域裡的細分主題:職場溝通。一般情況下,一本職場書能夠重印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一本《工作中的溝通藝術》目前已經是第十一版,從中可以看出它的受歡迎程度。
書的作者羅納德·B.阿德勒,主要研究領域正是溝通和寫作,之前出版過一本《溝通的藝術》,在國外屬于教科書級别。另外兩位作者,也都是這領域的專家學者。
目前這本《工作中的溝通藝術》和前幾版相比,增加了面試和職場文化、案例研究方面的内容,對重要的熱點問題展開了讨論。
整本書一共分為了五個模塊,第一模塊講述了商務場景下溝通的基本原理,第二模塊講述了溝通的個人技能,第三模塊解釋如果在團隊工作中使用溝通技能,第四模塊講述個人如何做好高效演講,最後一個模塊屬于附錄,裡面有面試的素材、演講樣本和商務寫作。
每個章節開篇,作者安排了至少一頁紙的問題,章節最後做了本章概要,這種設定幫助讀者做好閱讀的心理準備,和通篇脈絡梳理。
團隊工作和高效演講占據整本書最大的篇幅,但是咱們國人都講究道和術的區别,因此我覺得這兩個章節内容固然是落地解決問題,屬于術的領域,相對來說,理解溝通中的基本邏輯,才是道的範疇和價值。
下面聊聊道裡面的一些小門道:
人們的溝通需要特定的聯系模式,在職場裡,溝通分為了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作者認為正式溝通是指在組織裡設計的一套任務系統。最常見的描述方式是組織結構圖,這張圖裡會明确各個角色的定位,同時溝通的流動方式包括了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和橫向溝通。
下行溝通,指的是上級向下級發送的信息,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在國内早期的企業管理研究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強調下屬的執行力,這就是典型的下行溝通模式:上司發布命令指标,強調下屬一定要完成。
上行溝通,指的是下級向上級發送的信息。這一點在過去是不會放到台面上來聊的,這裡面既有文化的因素,也有體制建構原因。比如過去很多公司雖然會設置領導信箱,希望員工可以積極建言,但能把這一工具用好的企業,卻不是很多。而現在這幾年有了很多研究,搜索關鍵詞“向上溝通”,我們就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的書籍。
橫向溝通,指的是同等地位的員工之間的溝通。各種辦公室政治往往是因為橫向溝通沒有良性發展而出現的。
如果用親子教育來舉例,咱們可能看得更透徹:為了完成某個學習目标,雙胎家裡的父母制定了學習計劃,希望孩子可以落地,這是下行溝通。孩子在執行時發現計劃中有問題需要優化,及時向家長反饋,這是向上溝通。孩子向自己的兄弟姐妹尋求幫助,這是橫向溝通。
聊完了正式溝通,再看看非正式溝通。
作者認為基于友誼、興趣等因素采取的溝通模式,屬于非正式溝通。
有的人覺得在職場裡,這些非正式溝通都是在聊八卦,自己隻要維系好正式溝通就足夠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作者認為:非正式溝通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确認和擴展公司裡的正式信息、幫助我們預先獲取和否認官方信息、規避正式渠道不方面溝通的信息問題。
而且公司應該鼓勵員工作非正式溝通,應該将非正式溝通轉變為公司的官方政策。一個開明的公司,應該多鼓勵員工作不同的非正式溝通,書中舉出這些案例:有的公司将内部的升降電梯換為自動扶梯,增加員工溝通時間;有的公司将不同部門的員工混合在同一個辦公室,打破原有的部門格局,增加員工之間的接觸;有的公司在餐廳放置投影儀和空紙墊,方便員工随時進行非正式讨論。
傳統公司裡會有員工的各種社團活動,這也是一種非正式溝通,而本書将非正式溝通單獨拎出來,和正式溝通并列,這是管理和溝通領域的進步,非正式溝通的執行程度,也能體現一家公司的開明程度。
聊完了溝通的場景,再來聊聊一個更玄乎的概念:語境。
這是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首創的,之所以特地提出來,是因為這個概念很好地解釋了溝通中的各種沖突和誤會的根源。
書中提到,語境分為了高語境和低語境兩種形式。低語境的溝通者,主要依賴說話的具體内容,而高語境的溝通者,更傾向于體會溝通中微妙的非語言線索。
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之一,西方人屬于低語境體系,所以他們的溝通傾向于直接了當,而東方屬于高語境,所以表述觀點時會更委婉,善于使用肢體、表情等非語言工具。
在日常的職場溝通中,我們需要明确溝通對象的特點,如果對方是低語境的談話者,我們應該考慮将話語講得更明确,不要指望對方能體會言下之意;如果對方是高語境談話者,我們可以點到即止,話不用說滿。
那麼在親子教育中,一開始孩子們還無法體會非語言的奧妙,他們更多是低語境人群,這時候家長應該将自己的觀點表述清楚,同時要明白孩子無法處理過于複雜微妙的信息。
在孩子逐步能理解和願意揣摩溝通背後的邏輯,家長可以考慮介入高語境溝通模式。
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模式沒有高低之分,找到适合自己的溝通方式是最重要的。
《工作中的溝通藝術》裡,還有更多職場角度的溝通觀點和實戰反思,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去讀的好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