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醫院##長沙頭條#
您是否有時突然感到心跳加速或者心跳紊亂、胸口疼痛,心慌、心悸,不舒服?輕微體力勞動就能讓您喘不上氣,和同齡人相比體力匮乏,容易疲勞,偶爾頭暈眼花甚至暈厥?
出現這種症狀時,警惕心房顫動這個“隐形殺手”。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快速,無序的心房活動為特征,簡單地說,就是心房原本有規律、有秩序的跳動變成沒有秩序、快速的跳動。
房顫的現狀我國已近1000萬人患者,并且随着年齡增加而增加,65歲以後發病率後開始顯著增加,75歲以後發病率能達到10%。
而很大比例的房顫并不伴随之前所說的明顯症狀,很多患者在發現後已延誤了最佳治療階段,這是個讓人防不勝防的“隐形殺手”。
因此建議65歲以上老年人應該常規篩查房顫,對于那些有危險因素,又有明顯心律不齊、頭暈、陣發性心慌、氣促等症狀的患者,更應該及時在症狀發作時到醫院就診,完善心電圖,排除房顫。
房顫的五大危害1、增加腦卒中風險。
腦卒中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房顫發生時,心房裡面的血液流動就會減慢, 血流瘀滞就容易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腦部,堵塞腦部血液循環,就會導緻中風,在所有的腦卒中患者中,房顫所緻卒中占比約20%,具有高緻殘率、高病死率、及高複發率的特點。
極易導緻猝死或偏癱的後果。
2、增加癡呆風險。
房顫患者的癡呆風險較常人增加2倍,包括血管性癡呆。
3、心髒擴大與心力衰竭。
房顫患者心力衰竭的幾率是常人的3.4倍。
正常情況下,心房的血到達心室,一部分是靠心室産生吸力,把血吸到心室;還有一部分是靠心房的收縮,把血泵進心室。
發生房顫後,心房泵血這部分作用就沒有了。
心髒排血量減少,心功能下降,人就會因為供血不足産生乏力、頭暈、胸悶的症狀。
再加上心房、心室跳動的速度加快,久而久之,心髒功能不斷下降,導緻心衰的形成。
4、死亡率攀升。
據研究顯示,房顫患者病死率約為健康人群的2倍。
5、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房顫患者産生心悸、呼吸困難、乏力降低運動耐量,承受的精神和物質負擔,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房顫的治療房顫患者除基本的病因治療外,其治療主要還包括節律控制、心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療。
1、房顫的導管消融治療是房顫節律控制治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将圓珠筆芯粗細的導管由靜脈送入心房,利用射頻能量進行肺靜脈隔離的方式達到治療房顫的目标,無需開刀,創傷小,老年人也能很好的耐受。
2、藥物治療分為抗心律失常藥物和抗凝藥物,其中抗凝治療是房顫治療中降低卒中最為關鍵治療措施。
最主要為口服抗凝藥物。
3、左心耳封堵是房顫患者另一種降低腦卒中風險的微創手術。
其原理是通過微創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将左心房90%的血栓來源地左心耳封閉,達到減少血栓形成的目的,降低血栓栓塞風險。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愉快的心境,是房顫預防中最基本的要求。
控制體重,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并且做到戒煙。有研究顯示,正在吸煙人群患房顫的風險是從不吸煙人群的2倍。
飲酒也可以增加房顫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顫風險就增加約8%。
限制或避免服用含有刺激性的物質,諸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藥。
謹慎應用某些治療咳嗽或者感冒的藥物,因為這類藥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發不規則心律。
服用這類藥物前應當詢問醫生或仔細閱讀說明書。
高血壓患者使血壓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減少血壓的波動。
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控制飲食、藥物等方法使血糖達标。冠心病患者要控制好血脂水平,防止心肌梗死的發生。
心衰患者積極控制心衰。如果有嚴重心髒瓣膜病的患者,需要及早考慮手術治療。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區 陳婷 李利花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