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遊寄暢園》
《遊寄暢園》
清 代:丁紹儀
綠樹陰初合,閑庭草漸肥。
遊魚負萍戲,小鳥逐花飛。
雨過泉聲靜,風來酒力微。
斯遊殊不易,我是暫時歸。
寄暢園,是一處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園林建築,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惠山橫街。寄暢園又名“秦園”,園址在元朝時曾為二間僧舍,名“南隐”、“漚寓”。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後裔、弘治六年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秦金,購惠山寺僧舍“漚寓房”,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進行擴建,壘山鑿池,移種花木,營建别墅,辟為園,名“鳳谷行窩”。園中多古木,後倚一墩。該墩為江南巡撫周忱為改善惠山寺風水,堆疊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
金作詩道:“名山投老住,蔔築有行窩。曲澗盤幽石,長松育碧蘿。峰高看鳥渡,徑僻少人過。清夢泉聲裡,何緣聽玉珂。”秦金逝世後,園為其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繼承。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之夏,“葺園池于惠山之麓”,園名亦稱“鳳谷山莊”。
秦梁卒,園改屬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禦使、湖廣巡撫秦燿。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師張居正被追論而解職。回無錫後,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間,疏浚池塘,改築園居,構園景二十,每景題詩一首。取王羲之《答許椽》詩:“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句中的“寄暢”兩字名園。
寄暢園的成功之處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遊曆此處,一再題詩,足見其眷愛賞識之情。
1952年秦氏後人秦亮工将園獻給國家,無錫市人民政府進行整修保護,逐漸恢複古園風貌。寄暢園是中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關于描寫《寄暢園》的詩句共計22首古詩
《與從侄留仙赤仙小憩寄暢園》
清代:秦榮光
群從期何所,終朝緬翠微。
雨餘松鼠過,花落水禽飛。
讀易啜清茗,題詩吟落晖。
溪山幽興在,吾已憺忘歸。
《遊寄暢園·名園結構自然佳》
清代:錢大昕
名園結構自然佳,真在青山綠水涯。
奇石介如廉士操,清泉铿爾古音諧。
濃陰半畝松杉在,樂事三春花鳥皆。
萬歲亭前瞻聖藻,
《遊寄暢園·九龍山下白雲居》
清代:韓崶
九龍山下白雲居,策杖招尋此地初。
喬木百年生晝暝,殘花一塢殿春餘。
竹間樓并岩巒起,水底天開洞戶虛。
幾度宸遊輝墨寶,至今父老待銮輿。
《醉鄉春·秦對岩攜具寄暢園舉填詞第三集》
清代:陳維崧
銀甲鬧時偏悄,綠水昏時勝曉。
雙粲枕,百嬌壺,好景世間都少。
人對燭花微笑,袖向蘋風輕舀。
玉山倒,臉波橫,酒痕一點紅窩小。
《桃源憶故人·重遊惠山寄暢園懷秦對岩檢讨》
清代:陳維崧
松湍百道喧晴雪,冷瀑何年才歇。
水上瘦梅如鐵,眠補紅橋缺。
從軍年少巴陵客,三載金笳畫戟。
莫聽楚天百舌,千裡同明月。
《洞仙歌·澹心園次梁汾問波靈本偶集寄暢園聽小奚度曲坐有話水榭姬人近事者因并及》
清代:陳維崧
嫩晴天氣,坐水明樓畔。
三疊泉聲訴幽怨。
霎然間、山半冷翠飛來,君莫去,且棹銀船消遣。
玉鱗微動處,紅绶雙銜,隐隐歌絲逗簾幔。
半阕小秦王,入破方才,珠千顆、撒來成串。
又誰話當年杜秋娘,覺雁柱添愁,聲聲都換。
《醉紅妝·立春前一夕寄暢園小飲時有柳姬翩何在座同園次賦》
清代:陳維崧
殘年屈指不盈旬。晚峰愁,翠黛颦。
玉杯餞臘漾紅鱗,風動處,酒微皴。
柳條偷報隔宵春。歌宛轉,态橫陳。
來早春休園内讨,鴛帳底,有春人。
《奉谒侍讀秦公于寄暢園敬呈五章》
清代:查慎行
石龍噴沫轉階除,平碧中涵萬綠俱。
信是有源能不竭,旁分一派給僧廚。
《宗人無錫半塘令君置酒寄暢園漫成》
清代:姚鼐
九龍山下好園林,雲物秋來澗戶陰。
回棹江湖孤客迹,舉杯風雨故人心。
青蒼石樹淩空色,隐見岩泉注壑音。
此地買田陽羨近,總将遺迹付登臨。
《寄暢園·鳳谷舊行窩》
清代:秦缃業
鳳谷舊行窩,園扉罥女蘿。
岚光吞日小,樹影落池多。
台榭今已矣,禽魚樂若何。
天然有真趣,遊憩恍盤阿。
《寄暢園·山徑藤蘿入》
清代:秦玉海
山徑藤蘿入,岩巒絕處通。
梅芬栖野鶴,竹韻夾長虹。
移屐衣沾翠,攜尊花映紅。
窺園心不滓,如在玉壺中。
《寄暢園·直似名山護》
清代:秦玉海
直似名山護,園林閱歲年。
松間穿片月,石上聽飛泉。
雨霁千重畫,雲開一抹煙。
探幽花鳥外,習靜好安禅。
《寄暢園·閑遊杖策叩雲扃》
清代:榮汝楫
閑遊杖策叩雲扃,唯愛名園車屢停。
半竹半松半喬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牆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滄桑經浩劫,殘碑蝕雨半飄零。
《寄暢園步月》
清代作者:丁玉藻
夜出漪瀾堂,微風散林樾。
簾開螢影度,屐響蛩語歇。
遙愛水荭花,清芬媚涼月。
《過無錫齊梅麓明府遨遊惠山飲秦氏寄暢園别後卻寄》
清代:李振鈞
輕舠一葉隔花停,為愛登臨蹑屐輕。
湖水倒涵僧塔直,春山遍繞縣門青。
折腰漫種先生柳,舉首曾占太史星。
可記皖公峰萬疊,江流如帶擁雲屏。
《暮春寄暢園作》
清代:秦燮
為愛園林迥出塵,回廊曲蹬往來頻。
餞春有約花迎我,與物無猜鳥近人。
遊屐漸稀懲世态,名山靜對見天真。
披襟宛轉橋邊坐,俯看遊鱗戲水濱。
《題寄暢園亭》
清代:章簡
曲蹬撥雲上,諸峰拱一亭。
松聲作竿籁,石氣有仙靈。
衣冷逼深翠,泉幽飛古青。
便思淩絕頂,舉手摘寒星。
《寄暢園品茶贈諸茶友》
現代:汪耀奎
愛此園林景色佳,故人相對一杯茶。
山林泉石誰為主,日日能來便是家。
《遊惠山寄暢園》
現代:吳聖和
尋詩勝地記遊蹤,極目龍山第幾峰。
最好知魚憑檻坐,綠陰深護萬枝松。
《寄暢園·堂構重新仰昔賢》
現代:吳聖和
堂構重新仰昔賢,園林疏鑿想從前。
西神分得雲林勝,拟把二泉當冷泉。
《寄暢園·山色青青水色涼》
現代:曹允文
山色青青水色涼,知魚檻畔芰荷香。
平橋屈曲眠清沼,傑閣嵯峨送夕陽。
樹老幾疑龍變化,亭空不礙鶴飛翔。
來尋宸翰留題處,片石牆陰碧草長。
《寄暢園·斜陽橫霧舊樓台》
現代:溫倩華
斜陽橫霧舊樓台,野草閒花任意開。
剩個哀蟬話興廢,遙天笙鶴不歸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