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學漢字聽寫大會?光明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韓業庭)2014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暑期熱播,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許多中小學不約而同将收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作為“暑假作業”開學之初,很多學校又以“漢字聽寫”的形式上了開學第一堂别開生面的語文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實驗小學漢字聽寫大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光明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韓業庭)2014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暑期熱播,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許多中小學不約而同将收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作為“暑假作業”。開學之初,很多學校又以“漢字聽寫”的形式上了開學第一堂别開生面的語文課。
開課先驗收“聽寫作業”
日前,記者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初二四班上了一堂語文課。語文老師王老師先是回顧暑假前給大家布置的作業——“漢字聽寫大會”,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發表自己的觀後感。坐在後排的一位高個兒男生說:看漢字聽寫大會認識了不少小學霸,深深為他們的表現所折服。同時,跟随節目也認識了不少的陌生的漢字,了解了不少漢字故事。
為實際驗收同學們的暑假作業,王老師又以“漢字聽寫”的形式作了一個小測驗,還有兩個同學被要求上黑闆聽寫。王老師一字一頓地念:“攢動、功虧一篑、怯懦、高屋建瓴、因地制宜……“,同學們一筆一劃的寫,整個課堂一時間恍然變成了漢聽大會的節目現場。王老師告訴記者,她今天聽寫的這些詞彙是從漢聽大會近三期的考題中選出來的,而它們全部都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在漢聽複賽中出現的“短褐穿結”、“箪瓢屢空”的考題也出自初中二年級的陶淵明散文《五柳先生傳》中。
覺得大會難,是因閱讀量不夠
對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以來,一些成人批評漢聽考題偏難怪的說法,在語文教學一線教書半輩子的王老師坦言:“那是因為他們的閱讀量不夠,“她進一步表示,”今天我們同學自己能站在講台上去講課,是課前做了大量的課外閱讀,查詢了大量的課外資料,把作者理解透了,才能在上面講得出來。“我有一個學生,她以前喜歡看流行的言情小說,看過《簡愛》之後,一下子覺得以前讀的那些小說不值一文,時間都浪費了,這就是經典的價值。而今他的變化也很明顯,無論是文字的表達,思想的深度,言辭的犀利,都比以前好得多。”
王老師表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升華了學生們對于母語的情感,同時,也是一門生動的漢字教育的有聲教材,對于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大有裨益。
“漢聽”模式漸成社會文化現象
2014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7月13日播出以來,由漢字節目引發的母語傳承、漢字教育等成為焦點話題。很多學校、社團、社區、企事業單位也紛紛模拟漢字聽寫,比拼漢字功力,傳承漢字文化。一股由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發的漢字學習熱、文化傳承熱,正在興起。
由于漢聽大會成人體驗團中,媒體記者團的聽寫表現不佳。就有報社專門組織了漢字聽寫大賽,督促編輯記者學習和掌握更多漢字。湖南台老牌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近期也以成語聽寫為主題,制作了一期節目,現場測評嘉賓的漢字水平。還有不少社區把舉辦漢字聽寫大賽當作活躍社區文化生活的“熱門項目”。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發的漢字熱、聽寫熱,是社會對于漢字傳承的共鳴,也是“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生動寫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