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高考是一場重要的考試,因為它既檢驗了學生十幾年的學習成果,也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
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進入更理想的大學,成為備受矚目的“高材生”,而分數沒有達到預期标準的考生,自然也要與心儀的高校失之交臂。所以,對于高中生來說,三年學習時光裡大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努力提高分數。
可是,分數的改變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并不是隻要低頭學習就可以輕松實現的。比如學習時間、氛圍、心态等等,這些掌握好、調整得當都會引起分數的變化,甚至上學的時候是走讀還是住校也會對分數有影響。
那麼,走讀or住校到底該怎麼選?我們今天重點說說。
等高考過後才幡然醒悟,走讀生與住校生之間差距明顯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開明,所以在孩子是否需要住校的問題上也會比較尊重他們的想法。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還是應該聽聽過來人的意見,因為不少學生在高考之後才會發覺,兩者差距并不是一星半點。
●住校生的生活、學習時間被安排得更有規律
要知道能夠提供住宿的學校普遍管理較為嚴格,甚至部分中學還會采取類似于衡水式的半軍事化管理。
這就意味着住校生接受的是學校統一安排,所以學習也好、生活也好都比較有規律。比如起床、熄燈都有固定的時間,這對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都很有幫助。
●住宿生的學習氛圍要優于走讀生
在大學校園内有句話叫做“圈層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而這種所謂的“圈層”不僅指身邊的同學、朋友,更指的是所處的環境。
一般來說,住校生都是生活在一起,這樣學生彼此之間會有一個照應和比較,當周圍的同學都在努力學習,很難有人不加入其中,所以住校生的學習氛圍會比較好。基于這一點,不少同學才會表示:幸虧當初自己沒選錯。
●住宿生在學業上的問題能夠更快得到解決
另外,在學校住宿的學生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幫助解決問題的人,畢竟周圍既有一起學習的同學也有老師,這樣學業上的事情就都不是難事了。
當然了,住校也并非全無缺點跟住校生相比,走讀生的生活更自由但是規律性差,學習氛圍也主要靠自覺,很多學習上的問題都要自己琢磨或者第二天再去問老師,學習效率也會相對較低。所以兩者一比較,似乎住校生的優點會更多。
但是,客觀來講學生住校并非沒有缺點。比如一旦學校管理不嚴格、遇到了一位不負責任的老師等等,那麼學生的學習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在學校的生活家長是看不到的,如果孩子交友不慎或者在本應該學習的年紀開始早戀、将關注重點放到衣着打扮上,那麼成績也很難提高。
所以為了學生的成長,住校生的家長要勤與老師溝通,多了解一些在校表現,周末回到家要多跟孩子聊聊天,避免他們沾染不良的生活習慣,出現更多問題。
事實上,住校生活是比較适合高中生的。具體來說,如果孩子自律性很強,希望可以抓住寶貴的時間去學習,而且對周圍環境的适應能力也很好,喜歡交朋友能和同學打成一片,那麼住校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櫃”,而要積極引導孩子,讓他們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帶領他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總體來看,住校生和走讀生之間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而且差距明顯,所以大家如何選擇也就比較清楚了。
雖然現在的初中生還不能預見到自己的住校生活是什麼樣子的,但是通過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介紹,再加上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也基本上有了答案。是住校還是走讀,相信大家冷靜分析之後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選擇。
另外,高中生們要明白學習的目的最終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父母或者老師。好好學習是為了将來考上好大學、找到理想工作,過上安逸幸福的生活。所以,無論你選擇何種學習模式,都要努力向前,不要找客觀理由。
還有,走讀生也好住校生也罷,他們之間的差距并不重要,相反學習的心态尤為關鍵。高中生要注意調整自己學習的心理狀态,不能“舍本逐末”。大家要記住,隻有今天學習的問心無愧,将來考試時才能無怨無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