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0:01:44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空客何以逆襲波音)1

7月1日,國内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國航、南航、東航前後腳發布公告,向空客公司采購292架A320NEO系列飛機,國航和南航各自買了96架,東航買了100架。按公開市場報價,訂單總金額接近人民币2500億元。這是三家航空公司有史以來采購數量最大、總金額最高的單筆訂單,也是近三年來中國民航業最大規模的客機訂單。

眼看空客獲得大訂單,隔壁老對手波音酸了,公開喊話表示對這次交易“很失望”。波音1972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跟中國有50年的交情。但是近些年,空客趕超波音的架勢很明顯,到2021年底,國内現役飛機中空客占了51%,超過了波音。今年,空客向中國交付了47架飛機,波音隻交付了一架,再加上這筆新訂單,差距還在拉開。

實際上,空客不隻是在中國市場逆襲,在全球市場也正在從挑戰者變為領導者。2019年和2020年,空客在全球的訂單量和交付量接連超過波音。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空客何以逆襲波音)2

空客的曆史要比波音晚得多。本來,在二戰之前的螺旋槳小飛機時代,歐美的飛機制造實力差不多;二戰之後,歐洲工業實力大大削弱,正好趕上飛機産業升級,進入噴氣式大飛機時代,歐洲在這一輪升級中掉隊了。從二戰後到1970年,全球民用航空市場是美國的波音、麥道、洛克希德等巨頭的天下。英法等國也嘗試推出了“彗星号”“協和号”等商用飛機,結果都被打敗,整個歐洲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機型。

現在的空客,是在1970年才成立的。如果從商業競争的角度看,空客對波音的逆襲是一場精彩大戲。不過最近,我讀到中國人民大學公共關系學院李巍教授的一篇論文,他認為,光從商業角度去理解空客的崛起是有局限的。實際上,大型商用飛機制造是高度的不完全市場競争,單憑市場力量不可能跑出有競争力的玩家。

大型商用飛機制造有兩大門檻:一是技術水平,二是市場規模。

從技術角度來說,研發一款機型的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比如著名的空客A380,從1996年立項,到2005年完成原型機的首飛,光是研發就花了9年,總研發成本高達250億美元。然而,就是這麼一款投入巨大的機型,在首飛16年之後就宣布退出曆史舞台,從2021年起不再生産,成為一款失敗的機型。飛機研發的風險之高,一般企業根本無法承受。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空客何以逆襲波音)3

空客A320NEO資料圖(圖源:空客公司官網)

來看市場規模。一款機型必須實現500~700架的銷量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點,這是一條生死線,很多飛機制造商沒能熬過這條生死線就倒掉了。更麻煩的是,飛機涉及安全和大量的後期維護,航空公司都對機型有“路徑依賴”,傾向于大量采用同一類機型。這是一種強大的市場進入壁壘,非常有利于占據先發優勢的巨頭。

在技術和市場這雙重壁壘之下,新入局者很難有機會。制造業強大如日本,也沒能培育出自己的大型商用飛機制造商。那麼,作為新入局者的空客,是怎麼破除這兩大壁壘的呢?

先來看技術方面。1970年代之前,英法等國試圖自己單幹,與美國的飛機制造巨頭抗衡,結果失敗了。後來歐洲人想明白了:靠單打獨鬥沒人能幹過美國,兄弟們得一起上,搞群狼戰術。

空客沒有國籍,它從一開始就是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撮合的産物,是一個多國企業聯合體:德國和法國負責設計、制造機身,英國負責機翼,西班牙負責尾翼,最後在法國圖盧茲進行總裝。發動機和起落架這兩個大件兒從空客集團外采購,但都來自歐洲的公司。最終,空客整合了整個歐洲的民航工業能力,以空客為中心,歐洲民航形成了完整的産業生态和供應鍊條。

在研發資金上,英、法、德三國對空客投入了巨額财政支持,幫助空客撐過前面25年的持續燒錢階段。進入21世紀,空客的國有股權稀釋了很多,幾個啟動國家換了一種方式,通過歐洲投資銀行為空客提供資金。

空客為什麼不如波音(空客何以逆襲波音)4

空客A320NEO資料圖(圖源:空客公司官網)

再來說市場。單個歐洲國家市場體量太小,不足以讓本國飛機制造商撐過生死線。而空客是“歐洲之子”,它享有歐洲的整個統一市場,這個市場體量比美國更大。整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空客的大部分飛機都是歐洲内部消化的。比如德國的漢莎航空,原本是波音B737飛機的第一大客戶,空客成立後,漢莎不斷調整機隊,變成了一個以空客為主的航空公司。到1996年,也就是成立26年後,空客終于邁過了“生死線”,開始盈利。

拓展海外市場時,歐洲則積極開展“飛機外交”。比如日本,這是一個重要的海外市場,但由于美日聯盟的特殊關系,直到2013年以前,在日本飛的都是清一色的波音飛機。2013年6月,法國總統訪問日本,促成日本訂購了31架空客,在波音的地盤裡撕開了一條口子,被認為是空客的一次曆史性突破。

再比如中國,作為幾十年來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場,是歐洲“飛機外交”的最重要對象。1996年至今,歐洲通過15次高規格外交活動,推動了中國與空客簽署訂單。到2020年底,中國成了空客最大的客戶國,全球現役的空客飛機中有1/4飛在中國。

除了“飛機外交”,空客在中國市場也拿出了更大的合作誠意:2008年,空客在天津開設了一條總裝線,這是空客第一次在歐洲之外開設總裝線。現在空客交付給中國的飛機,有1/3在天津總裝。今年6月,空客還在蘇州開設了一個研發中心,把更核心的研發工作落地中國。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正處在商業化的前夕,歐洲的這套“技術 市場”的組合拳值得借鑒。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全球民航在空客的A系列和波音的B系列之外,還會有C系列的一席之地,在大型商用飛機領域形成一個全新的“ABC”格局。


摘自 | 《領導文萃》2022年11月上

稿件來源 | “得到”App

本文作者 | 馬慧 李方圓

責任編輯 | 少時

微信編輯 | 箋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