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

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2:27:37

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新手和老司機真正的差距在于細節、駕駛習慣、駕駛心态,我駕駛裡程超過40萬公裡,說實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越懂得快慢有度,這裡分享10條個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很多是新老司機都容易犯錯的地方,希望對車友們有所幫助,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新手和老司機真正的差距)1

新手上路為什麼這麼難

新手和老司機真正的差距在于細節、駕駛習慣、駕駛心态,我駕駛裡程超過40萬公裡,說實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越懂得快慢有度,這裡分享10條個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很多是新老司機都容易犯錯的地方,希望對車友們有所幫助。

駕齡久和駕駛裡程長并不代表駕駛技術就一定好,真正能稱得上“老司機”的人并不多,有的人開了十幾年的車,事故卻不少,而有的人雖然駕駛裡程隻有幾萬公裡,但卻從未發生安全事故,可能會有人說這是運氣問題,不否認有運氣成分,但我們會發現真正的“老司機”都有幾個共同點,快得起來,也能慢得下來,更能穩得住,這些絕不是憑“運氣”就可以做到的。

一、防禦性駕駛,“預判”尤為重要

新手和老司機的差距很大程度在于“預判”,很多安全事故其實都可以提前做好預防,提前規避,預判與駕駛經驗息息相關。

案例1、通過紅綠燈路口時,當看到綠燈還剩2秒左右,前面還有一輛車正加速準備通過斑馬線,此時記得及時減速,随時準備停車,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前車會不會突然停下來,有時候司機看到有人跨入斑馬線,很可能為了禮讓行人一腳刹停在斑馬線上。

這時候如果後車錯誤判斷前車要加速通過,很可能也跟着加速,那追尾就不可避免了,事實上,城區道路上很多追尾事故也都是這樣發生的,未保持安全車距,做出錯誤預判。

案例2,我們開車經過狹窄路段時,路兩側都有車停在停車位上,這時候記得與兩側車輛至少保持80厘米以上,以防有人開車門,同樣的道理,我們自己停車後,乘客建議從右側下車,司機下車前先通過後視鏡觀察後方,然後先把車門打開1/3,再次确認一遍再開門下車。

二、預防“鬼探頭”

當綠燈亮,如果兩側有大貨車、公交車一類的大型車輛遮擋了我們的視線,這時候不要着急加速沖,要麼等大車先走,要麼與大車保持一緻,緩慢行駛,以防兩側有行人或者非機動車為了搶黃燈通行。

同樣,經過兩側有綠化帶、公交站、沒有防護欄等路段時,減速注意觀察,總會有不守交規的人為了走近路,選擇橫穿馬路、橫穿綠化帶,這時候兩側有盲區,一定要注意觀察。

三、錯位跟車

比如說,自己駕駛轎車,前車是一輛 SUV或者大型車輛,這時候盡量不要跟車前車車輪印走,與前車錯開一定位置,這樣方便我們看到大車前面更多車輛的行駛動态,一旦看到他們刹車燈亮,我們也可以提前做出應對措施。

在城市道路上行駛,錯位跟車也可以避免前車遮擋交通信号燈,避免闖紅燈、避開盲區。

尤其是在高速路上行駛,車速較快,除了保持安全車距外,也要預防突發情況,和前車錯開一定位置,當看到前車打轉向燈、刹車燈一直亮,很可能前方有情況,這時候提前看到可以提前減速,觀察後變道。

四、“3秒測距法”

在城市快速路、高速路上行駛,車速比較快,我們都知道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車距,但是很多司機無法準确判斷前後兩車的車距,這時候可以參考“3秒測距法”,不過主要針對車速在100千米/小時左右。

在道路前方選定一個标志物,當前車經過标志物時,心裡開始數1秒,2秒,3秒,當數完第3秒時看看我們自己的車處在什麼位置,如果自己車輛已經通過标志物,此時兩車車距小于85米,如果剛好經過标志物,此時兩車車距大概有85米左右,無法确保安全,如果我們還未經過标志物,此時車距大于85米,但也不是絕對安全,至少車距保持100米以上,也相當于數4秒。

因為當車速為100千米/小時,每1秒車輛行駛約28米,3秒行駛85米左右,如果車速為120千米/小時,每1秒行駛33米左右,3秒行駛100米左右,但是當車速120左右,刹車距離至少需要120米以上,為了安全起見,至少中間需要間隔4秒以上。

五、“左轉大彎,右轉小彎”

左轉彎時,如果我們轉彎半徑太小,也就是提前打了方向,很可能駛出路口時車輛後輪就壓了“雙黃線”,進入轉彎後的道路時,也可能壓到“雙黃線”,甚至可能轉彎過急,弄成逆向行駛。

另一個原因,駕駛員左側由于受到A柱等因素影響,盲區較大,轉彎半徑太小,有可能無法第一時間注意到左側斑馬線上的行人。

右轉彎時也是同樣的道理,轉彎半徑太大,容易占用左側車道,甚至和同樣是右轉彎的車發生碰撞,也很容易壓“雙黃線”,也可能影響左側其他路口一同彙入的車輛,右前方視野較好,可以半徑變小。

六、“綠燈頭讓黃燈尾”

在紅綠燈路口,先進入路口的車輛有優先通行權,比如說,司機A看由南向北經過路口時,剛好由綠燈變黃燈,而司機B由東向西行駛,看到綠燈亮了就大腳油門向前沖,當司機A與司機B在路中央相遇時,司機B要讓司機A先通過。

一旦發生碰撞,即使兩車都是按交通信号燈行駛,但司機B很可能就是全責或者主責。

七、“讓右原則”

“讓右原則”說過很多次了,在經過沒有交通信号燈的十字路口,一定要減速觀察,如下圖,A車直行或者左轉,B車直行或者左轉,這時候A車要讓B車先通過,同樣的道理,B車要讓C車先通過。

“讓右原則”的原因很簡單,駕駛員左側盲區偏大,如圖中,B車左側盲區偏大行駛中可能無法第一時間看到A車,B車駕駛位也剛好對着A車車頭,出于安全考慮,A車要讓B車,否則出了事故就是A車的責任。

八、高速路上的注意事項

1、由匝道進入高速路主幹道,先打開左轉燈,即将進入車道時,通過後視鏡觀察左後方來車,确認安全之後,先把車頭開進車道約1/3左右,繼續直行,不要一把方向直接幹到中間車道,甚至直接連續變道進快車道。

2、即将駛出高速路,記得提前變道右側慢車道行駛,提前打開右轉燈,不要突然減速慢行,同樣的道理,經過有高速出口或者高速入口的路段時,記得提前走左側車道,不要走右側慢車道。

3、三條車道的高速路,無須多說,直接走中間車道,盡量避免走左側快車道,畢竟左側快車道緊挨隔離帶,車速太快,“容錯率”真的很低,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很難避讓,左側車道盲區大,路況較為複雜。

當然了如果隻有兩條車道,那沒辦法,優先選擇左側車道。畢竟右側慢車道大貨車危險系數更高,高速路上左右前後都要遠離大貨車,這一點也無須多說。

九、駕駛習慣:正踩刹車斜踩油門

為什麼總會看到很多司機“誤把油門當刹車”,細細了解之後會發現很多都與日常駕駛習慣有關。相信在駕校練車時教練就會時刻提醒學員,右腳的習慣很重要。

在整個駕駛過程中,右腳靠近刹車一側,需要踩刹車時,腳後跟不動,用腳掌踩下去就是刹車,需要踩油門時,腳後跟依然不動,腳掌向右傾斜輕踩油門。

當不需要踩油門時記得及時把腳縮回虛放在刹車上,腳後跟不随便移動,随着駕駛時間增加,慢慢就知道刹車和油門的位置,對于新手來說,也無需低頭看刹車和油門的位置。習慣成自然,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

假如遇到緊急情況,出于本能反應,我們第一時間踩下去也是刹車而不是油門,即便我們第一時間踩了油門,也能更快糾正。至于像穿高跟鞋、右腳随意擺放這類不良駕駛習慣,這裡無須多說。

十、良好的駕駛心态

開得快不一定代表駕駛技術好,一般新手膽子會小一點,不敢開快,行駛一兩千公裡時,“不知天高地厚”,經驗欠缺,以為自己技術很不錯了,這時候開始有點膨脹,往往開得很快,這時候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階段,到最後真正熟練後,經曆過一些大小問題之後,膽子反而會變小,變得穩重一些。

經常開車,難免會遇到一些不講交規、技術不好的司機,比如變道不打轉向燈,突然變道,強行加塞等危險駕駛,這些駕駛行為誰都厭惡,但是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以免“路怒”,見過太多事故都是司機“路怒”,司機開“鬥氣車”,相互追逐、别車等,這是非常危險的。

還有很多類似的駕駛經驗、駕駛習慣,比如說“讓速不讓道”,遇到前車加塞,不要随便打方向試圖避讓,這時候可以适當減速,握好方向盤,自己正常行駛,能确保安全的情況下再變道避讓。

紅綠燈路口,“甯停1分不搶1秒”,很多車主喜歡搶黃燈通過,這種習慣真的不好,很多時候,即便我們搶了黃燈通過了路口,但很可能下一個路口還是要停車等待紅燈,幾秒時間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總之,“會開車”和“開好車”有很大區别,一個真正的老司機,不是看行駛路程,也不看駕齡,而是看安全系數。雖說駕駛技術是車輪滾出來的,但良好的駕駛習慣,良好的心态以及善于吸取别人的經驗也同樣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