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将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為了貫徹這一要求,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目标内容、實施途徑等一系列問題作了重要部署這對于完善法治教育體系、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全面構建法治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健全評價機制、整合教學資源等制度保障,這些對于推進法治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系統規劃和科學安排将起到積極的作用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正确處理好以下關系,做到系統規劃和科學安排,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将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為了貫徹這一要求,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目标内容、實施途徑等一系列問題作了重要部署。這對于完善法治教育體系、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全面構建法治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健全評價機制、整合教學資源等制度保障,這些對于推進法治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系統規劃和科學安排将起到積極的作用。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正确處理好以下關系,做到系統規劃和科學安排。
一是增加内容與學生減負的關系。推行青少年法治教育無疑将增加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但是從正當性的角度而言,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對其進行有效的法治教育是推進法治建設、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突破口。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我們需要在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核心重點、内容撷取和路徑選擇上精雕細琢,做到既簡明扼要又科學全面。
二是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的關系。法治教育必須擯棄傳統的課堂教學,不應拘泥于簡單的識記、背誦過程,而是要廣大教師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體性,積極探索實踐體驗式、情景式、實踐式的教學方式,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參與性。
三是傳授義務與培育權利的關系。以往的法制教育或普法宣傳都傾向于灌輸公民知法、守法的思想,内容上往往是現行法律制度尤其是公民義務的介紹。就稅法領域而言,稅收宣傳的口号往往為“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納稅光榮”“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事實上,法治教育的核心在于,通過教育使得青少年深刻體會到,法治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方式至關重要,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
四是教學考核與自我教育的關系。青少年法治教育主要面向中小學生,旨在提高現代社會公民健康成長、參與社會、幸福生活的法律素質,因此不是基于職業需要的專業教育,而是通識教育或者啟蒙教育。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要避免唯考試論、唯分數論的傾向,在教學考核上保持靈活性和多樣化。
總之,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自覺遵循青少年學生成長規律和法治教育規律,突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治思維和法律素質,實現法律實施和法律治理。隻有這樣,才能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培養新的接班人。(李慈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