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29:24

寫在前面: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好友嚴武去世,杜甫不得不離開成都北上,去投奔在夔州任都督的另一個好友柏茂林。

買了果園,置了田舍,家中雇了幫工,還有一份代管公田的營生,在柏茂林的照顧下,杜甫在夔州的生活相對穩定。

而且,這一時期,還是他創作生涯的巅峰,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有四百多首詩歌問世,占其現存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三十。

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和能體現他晚年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的《秋興八首》等許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寫于這個時期。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他的《九日五首 其一》也是這個時期的作品,感時傷懷,頗能顯示其彼時七言律詩的悲壯風格。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1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幹戈衰謝兩相催。——唐 杜甫《九日五首 其一》

簡譯

重陽佳節,拖着病軀登高攬勝,隻想一邊獨酌美酒,一邊欣賞金秋之景。

既然病中不能飲病,重陽節過得索然無味,那麼菊花也就沒有盛開的必要了。

日落時分,黑猿的悲啼聲從遠處傳來,久久不住,那南歸的白雁帶來長安的霜訊。

戰亂頻繁,家人離散,不知弟妹現在都在哪裡,這動蕩不安的時局,和倏忽即逝的歲月,都在催人老去。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2

賞析

這是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全詩語言蒼勁有力,情感自然流轉,寫景、叙事、議論、抒情相結合,既有氣勢,更見性情,具有極深的藝術造詣,和極高的思想境界。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首聯叙事,交代時令、地點、人物和事件,登高飲酒即是詩人的美好心願,也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有儀式感地過好每一個節日。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雖曆盡艱辛,杜甫的内心依舊秉持着積極和樂觀,一花一葉,一粥一飯,莫不寄托着他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而重陽節登高飲酒的習俗由來已久,漢《西京雜記》就有這樣的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杜甫雖客居異鄉身體抱恙,可他還是強撐着登上了高台,他希望自己也能和古代那些高士一樣,一邊獨斟獨酌,一邊欣賞九秋之景。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3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颔聯議論,筆鋒驟轉,一改開篇的熱切盼望,用負氣般的語氣說出孩子般任性的話語,讀來不免令人莞爾。

竹葉”指一種名為竹葉青的美酒,這一聯的意思是既然因病戒酒,重陽不能盡興,也就沒有興趣賞菊了,菊花也就不必盛開了。

因為無緣飲酒,也就無心賞菊,所以命令菊花不須開放,這是詩人的真性情,也間接地寫出他對酒和菊的酷愛,這一聯新穎别緻,妙趣橫生,是曆來被稱誦的名句。

頸聯寫景,用對比的方法,抒發對故鄉的懷念之情,首句“殊方日落玄猿哭”是寫他鄉暮景,次句“舊國霜前白雁來”是寫故園物候。

殊方”是遠方,“”是黑之意,關于“白雁”,《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一》裡這樣說:“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則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猿鳴凄厲,何況又是日暮時分,那黑猿的聲聲悲啼,令客居夔州的詩人淚滿衣衫。

霜天秋晚,淚眼朦胧中,但見那落日的餘晖中,一行白雁鳴叫着掠過天際,它們帶來故鄉長安的霜訊,讓詩人的思鄉之情愈加強烈。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4

尾聯抒情,思親傷時,總束全篇,也是全詩感情的升華,首句“弟妹蕭條各何在”是思念親人,次句“幹戈衰謝兩相催”是感時傷懷。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音訊難通,親人流散,生死未蔔,這時候一封家書比那千萬兩黃金還要珍貴。

幹戈”指戰亂,“衰謝”指衰老多病,歎戰亂不斷,悲歲月不居,而幹戈則是造成人生悲劇的主要根源,對于國泰民安,詩人是有多麼向往。

首聯寫重陽登高,颔聯寫因病戒酒,頸聯寫思念故鄉,尾聯寫感時傷懷,全詩情感層層遞進,結句升華主題,詩人一腔憂時憂國之情令人動容。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5

寫在後面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身在劍南,心懷渭北,杜甫在其組詩《秋興八首》中,道出了他離開夔州的原因。

杜甫到夔州的時候,僅僅55歲,不過是知天命之年而已,可經年的颠沛流離,已嚴重透支了他的身體健康。

彼時的他疾病纏身,不僅患肺病和風痹症,而且左臂偏枯,右耳也失去了聽力,一直靠藥物來維持生命。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夔州再好畢竟不是家鄉,而且,他“ 緻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還未實現。

所以,在接連收到已在當陽安身的胞弟之邀後,大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處理好了夔州的一切事物後,開啟了他的歸家之旅。

弟妹蕭條各何在,幹戈衰謝兩相催。”,杜陵有句皆憂國,杜甫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高尚的人格和忠貞不渝的家國情懷, 在其不朽的文字中永遠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杜甫哪首詩是形容重陽登高的(寫下一首風格悲壯的七律)6

杜甫像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