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國古代民間流傳下來許多老話,有些一直沿用至今,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就是其中之一。
從字面意思看,就是如果五十九歲去世,也不算長壽。因為古時候的人都很短命,60歲在古代來說,已經算是高壽了,所以又被稱為耳順之年、還曆之年、花甲之年。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六十”在中國曆史上代表着特殊的意義,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也就是六十年一個輪回。
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古人相信“輪回”之說,無論是“甲子紀年法”還是中國道教”都将60年看作一個輪回。如果一個人活過60歲,也就是活過了一甲子,經曆了一個輪回,因此也叫“還曆之年”,算是踏上了“高壽之路”。
“六十花甲”放到現在依然實用,但随着醫療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的老人活到60歲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七十,八十,九十歲的老人也已很多很多,就是百歲老人也不在少數。截止2021年,我國平均壽命已經七十七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十大國家分别是日本84.2、瑞士83.3、西班牙83.1、法國82.9、新加坡82.9、澳大利亞82.9、意大利82.8、加拿大82.8、韓國82.7、挪威82.5。
所以放到現在,如果有人五十九歲逝世了,人們肯定會認為他是短命的。現在的人追求的是百歲理想,如果世界能和平發展,人類的科技和醫療水平更上一層樓,在不久的将來,兩個甲子的壽命說不定都能普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