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年開學總有許多“大戲”上演,娃哭爹鬧娘心疼的事兒都有發生。
開啟上學模式的娃們也有很多戲,比如這位寶寶,上學後和父母鬧着要“改名”,理由“簡單粗暴”:名字太難寫啦!
孩子開開心心去學校,卻哭着回家直言要改名,寶媽哭笑不得一些家長在送娃上小學前都會手把手教娃寫會自己的名字,但也有一些孩子怎麼學也學不會,于是這個教寫名字的重任就委托老師了。
晨晨媽把兒子送去幼兒園,看着高高興興走入教室的兒子,晨晨媽松了一口氣。但她沒想到,下午接兒子回家時,兒子卻哭鬧着要改名。
晨晨媽吓了一跳,趕緊問為什麼,晨晨邊哭邊喊:“我的名字是全班最難寫的,别的小朋友都不認識我的名字,老師說她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的,别人的名字都沒有這麼多,也沒有那麼難寫!”
“寫字課上我怎麼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老師還批評了我,嗚嗚嗚~”晨晨媽聽後忍不住笑了起來,忍着笑意問道:“那你想叫什麼名字呀?”兒子擦了眼淚回答:“我想叫晏一,因為一字最好寫了!”
這番話讓晨晨媽哭笑不得:當初給娃取名字時就和老公商量好了,自己的姓也加上去,老公姓晏,自己姓楊,又想着讓孩子的名字獨特又好聽,千挑萬選選了個寓意、音律都好的名字“翾晨”。
家裡老人也沒意見,因此孩子的名字就定下來了——晏楊翾晨,小名晨晨,怎麼叫都好聽,誰想到孩子上學後這麼“抗拒”!晨晨媽也隻能先答應着孩子,她覺得孩子現在還小所以覺得難寫罷了,再大一些會寫了就不會覺得難了!
名字其實對孩子有大影響,你都知道嗎?
1.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名字對孩子的影響是“悄無聲息”的,通常表現在心理上。若孩子的名字重名率高或是沒有内涵,當孩子問父母“為什麼是這個名字”父母無法解答或含糊解釋,這兩者都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普通,沒有“大志向”。
而名字存在不好的諧音現象時,孩子的名字總會被同齡人取笑或被取外号,容易讓孩子産生自卑心理,因此性格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而名字取得好的孩子就不會有這些煩惱。
2.影響孩子的日常交際
孩子的名字取得好,孩子走到哪都容易被别人記住,也會因名字更受歡迎。上學時孩子更容易被老師青睐,将來求職時HR也會多看兩眼。在日常交流中,孩子的名字就是自己獨特的卡片,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3.名字具有一定的行為暗示
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字時就把好的寓意融入其中,這些寓意會讓孩子産生心理認同,在行為上做出改變。
比如名字中帶“帥”字的男孩,孩子常常被父母或他人“告知”:帥帥以後一定會帥,孩子就會因此産生心理暗示,不斷告訴自己“要變帥”,更加注重外在和身體素質。
給娃取名字有講究,不僅要實用,還要有意義,同時還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取名的“潛規則”,家長們需要了解!
給娃取名,這些“潛規則”一定要了解1.避免生僻字
給娃取名,應當以簡潔易懂為原則,追求生僻字并不可取,像晨晨名字裡的這個“翾”,妥妥的筆畫複雜的生僻字,同學不會認,有時連老師也不懂,孩子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更難說清這個字,寫個名字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何必呢?
2.諧音要注意
一些家長光給孩子選寓意好的名字,千挑萬選定下來後卻忘記檢查就“交卷”了,導緻孩子的名字出現不好的諧音,比如一個叫“敬冰”的小姑娘,這名字響亮又好聽,也不缺乏寓意,但是她姓“沈”,小姑娘沒少被人取外号叫“神經病”。
3.最好不要自創姓氏
一個叫“春秋戰國”的孩子就因為名字被大家熟知,他的爸媽并不姓“春秋”,而是自創的姓氏。有些即将當爸媽的網友也想試一試,但是最好不要,因為即使自創姓氏的孩子能上戶口,但是孩子的下一代并不能沿用姓氏。
給娃取名不可兒戲,雖然名字的作用并沒有那麼明顯,但萬萬不可忽視!畢竟挑個手機号都要花心思,娃的名字更要上心不是嗎?
今日互動話題:你見過哪些難念或者有趣的名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