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閥在英文翻譯過來後其意思是有錢有勢的人。在東北亞地區,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财閥。那為何普京能夠收拾了俄羅斯的七大寡頭,而韓國政府卻一直放任韓國财閥隻手遮天呢?
首先,俄羅斯的寡頭與韓國的财閥産生的原因和時間長短不同。
1999年末,葉利欽辭去俄羅斯總統之位,2000年,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離開總統職位後,給普京留下了不少的事物,這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的寡頭們。
俄羅斯的寡頭是蘇聯解體後的産物,蘇聯解體後,國内時局動蕩,一些與官員有關的投機商在國内快速私有化的過程中,吞并了國内不少國有資産,從而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其出現時間較短。
而韓國的财閥是起源有戰後恢複階段,依靠輕工業起家。在李承晚當政後迅速壯大,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具有較長的發展時間。
其次,二者國家主導不同。
俄羅斯主要還是通過權力來主導的經濟國家,總統可直接統管軍隊。普京上台後,打赢了第二次車臣戰争,得到了軍警的擁護,手裡掌握了實權,可以充分調動國家力量打擊寡頭。加上國家法治體系并不健全,不存在民主政選力量作為支撐和市場經濟不是很發達,資本經營權變動對國民經濟影響有限。
而韓國總統卻僅是全國武裝司令,沒有對軍隊的直接領導權,無法調動全國力量來整治财閥們,并且韓國财閥掌握着各屆總統的命門。
1987年,韓國民主化之後,韓國财閥開始抓住韓國總統的命門:政商勾結。如果總統想整治财閥,那财閥便把總統收财閥們政治獻金之事公布于衆,所以之後韓國總統即使整治韓國财閥也隻能流于形式。
最後,總統的權力不同。
俄羅斯總統可連任,并且任期為6年,普京有足夠的時間來收拾俄羅斯寡頭。而韓國總統不得連任,任期也隻有5年,即使韓國總統也想收拾财閥,但他的時間不夠,韓國财閥經過多年的紮根已經深入到國家的各個方面,不是短短5年能夠除掉的。
關注小編,帶你了解更多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