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質量是怎麼來的?
1.是檢驗出來的?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工業基礎很薄弱,工廠管理相對較落後,較原始。體現在産品質量管理上,基本是靠檢驗,也就是産品生産出來後進行成品檢驗,這就是當時很多小工廠的質量管理。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面,質量管理就是檢驗。換言之,産品質量是檢驗出來的。
時至今日,工廠的管理者的質量意識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絕大多數管理者不再認為檢驗是質量管理的全部,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在産品質量至上的今天,如果還有管理者認為産品質量是檢驗出來的,有這樣的觀念,那這樣的工廠就要好好檢讨了,如果不提高,相信這樣的工廠也走不遠,沒有什麼發展前途。
檢驗是被動的
2.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
随着時代的發展,工廠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管理者逐步意識到,單靠檢驗難以提高産品的質量,難以生産出好的産品。
成品檢驗隻能将産品分為合格産品和不合格産品,合格産品出貨,不合格産品返工或報廢,僅此而已。他不能從根本上提高産品質量,提高良品率。
檢驗是被動的,是不增值的,但又是必要的工序。
因此,要想提高産品質量,提高良品率,還得從生産上下功夫。簡而言之,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這種觀念的普及,是工廠管理水平提高的一大進步。
提高産品質量,生産過程很關鍵,這也就是過程控制。隻有在生産過程中,每個操作員嚴格按作業标準操作,每道工序都符合要求,産品質量自然就合格,良品率自然就高。而不是做了一大堆不良品,讓檢驗員去挑選。
因此,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
過程控制是關鍵
3.看到這裡,有人就一頭霧水了。既然你說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怎麼又說錯了呢?
是啊,怎麼說錯了呢?
其實,不能說錯,隻能說你的這種觀念還不是最先進的,不是最科學的。
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這話本身沒毛病。但我問一個問題,假如一個很落後的工廠,一套很落後的設備,一個落後的工藝,能生産出好的産品嗎?就算工人都很努力,都按作業标準生産,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A.設備的精度、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設備的穩定性等都決定了産品的質量。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台車床,精度隻能保證一個絲(0.01毫米),而你這個産品的尺寸要求精确到微米,你說能保證質量嗎?
普通車床
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高,人工操作失誤的機會就越小,因此産品質量也會更穩定。
一台不穩定的設備,加工出來的産品差異很大,質量如何保證?
B.生産工藝決定了産品的質量。
比如說,産品尺寸要求很嚴,用壓鑄的方式,産品尺寸,精度可能無法達到,但用CNC加工,尺寸就會更有保證;
再比如說電鍍,用滾鍍電鍍出來的産品質量,外觀肯定不如挂鍍的質量;
電鍍
一套模具本身就有缺陷,工人累死都做不出高質量的産品。
綜上所述,産品質量隻靠生産是不夠的,開發設計決定了産品的質量。
因此,産品質量是開發設計出來的。
不管你說産品質量是檢驗出來的,還是說産品質量是生産出來的,還是說産品質量是開發設計出來的,都不能說你錯,隻能說你的質量意識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質量意識決定産品質量,重視開發設計的品質管理,才是從根本上解決質量問題。不然,拼死拼活都難以生産出好的産品。
産品質量是開發設計出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