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11:17:17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4月,春生萬物,205萬畝森林在四川洪雅大地上生長。綠綠的一片山,既是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1

洪雅森林

洪雅縣林業局辦公室内,大家忙得不可開交。近日,洪雅縣森林碳彙管理局成立,是全省首個縣級森林碳彙管理機構。“根據估算,全縣森林按現價可實現每年5000萬元的收入,将來一年賣一個億,大有可期。”洪雅縣林業局副局長羅清明說。

從砍樹、栽樹掙錢,到森林旅遊掙錢,再到碳彙交易掙錢。洪雅正在開啟“兩山”轉化的“3.0”版示範。

“1.0”版

靠山吃山 貨車滿山跑

洪雅,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大門,森林覆蓋率超過72%。說起滿山的森林,就不得不提洪雅縣國有林場。

林場黨委副書記張學強介紹說,1953年洪雅縣國有林場成立,當時山光秃秃的,沒得一棵像樣成材的樹。第一代林業工人以“披蓑衣、戴鬥笠、穿麻窩子(草鞋)、睡竹棚子”的堅強意志,戰天鬥地,攻克根腐病、黃化病,植樹造林,營造了10多萬畝人工林,把荒山荒坡變成了青山。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2

20世紀70年代,洪雅林場人工造林。王堯卿攝

截至2021年底,林場林地面積,由9.6萬畝增加到77.6萬畝;森林蓄積由129.5萬立方米,增加到834萬立方米;林場森林覆蓋率由10%增加到86.4%。為成都平原、青衣江流域,築起了一道綠色生态屏障。

“我記得20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光奔馳貨車,就買了好幾十輛,滿山“大奔”跑,絕對是洪雅最風光的單位。”張學強說,林場最早靠采伐林木求生存,近1000名員工,通過每年育苗、造林、撫育、采伐,也曾經輝煌過。但随着資源的枯竭,林場的發展步入了低谷期。

2017年,财政并不富裕的洪雅縣,拿出近1個億,将林場改革為财政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意味着,幾百名在職員工,不用再為生計發愁,可以将更多心思放在如何種好樹,發揮森林生态最佳效益上面。

“過去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價值,現在首先考慮生态價值,其次是景觀價值,最後才是經濟價值。”林場杉木柳杉良種基地主任楊昌通說,目前,林場杉木良種正在進行3代育種攻關,近期還将選育木荷等防火樹種良種。另外,還選用鄉土珍貴闊葉樹種,改種了上萬畝混交林。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3

洪雅林場杉木種子園。王成攝

“2.0”版

森林康養發源地

砍樹人成1号講解員

“這條上山的森林康養之路,就是我們曾經上山伐木的路。”玉屏山上,巫柄松給學生們講着森林裡的秘密。他是我國第一批森林講解員,由于結業考試第一名,他獲得了我國森林講解員“001号”的殊榮。

很難想象,如今,已是玉屏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負責人的巫柄松,27年前,是一名伐木工人。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4

我國001号森林講解員巫柄松。

1995年,巫柄松從林業學校畢業分到洪雅林場工作。1998年,國家實施長江流域天然林保護工程,樹木不能再砍了,當時每月拿到手裡的收入僅有200到300多元。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森林旅遊已經開始興起,隻是當時交通、酒店配套太差了。”巫柄松說,随着天然林禁伐,上百名像他這樣的砍樹人,轉型做了“看樹人”,開始從事文旅工作,“不光是林場工人轉型,洪雅的老百姓,也跟着從事文旅工作,開酒店、開餐館、賣土特産等,保守估計洪雅有超過10萬人,靠着青山綠水緻富。”

2015年,中國(四川)首屆森林康養年會在玉屏山舉辦,發布了《玉屏山宣言》,标志着玉屏山全國森林康養發源(發祥)地地位的确立。玉屏山也先後獲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标準化建設示範單位。

“受疫情影響,玉屏山去年接待遊客還是突破了40萬人次,多次達到5000人每天的限流,已經成為成都周邊的網紅打卡地。”巫柄松說。

“我們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森林康養基地,既保護了環境,又實現了林區變景區、資源變資産。”洪雅縣商務和康養産業發展局局長楊洪琴介紹說,洪雅着力開發健康保健品、中醫藥康養等高端産品,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抗衰康養,完善漂流、滑雪、滑翔、跳傘等特色業态。雲上瓦屋、煙雨柳江、半山七裡、康養玉屏等一批獨具特色的康養景區,引得遊客紛至沓來。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5

洪雅森林

“3.0”版

全省首個縣級碳彙局

預計洪雅空氣一年賣1億元

森林的價值,對洪雅來說,還不止于此。

2020年9月,我國明确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标。植樹造林是目前已知最經濟有效的固碳方式,碳彙交易也随之而來。

“3月24日,批文就下來了。洪雅碳彙局是全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縣級碳彙局。”羅清明說,新成立的碳彙局正全力籌備,将在林業局挂牌,全名“洪雅縣森林碳彙管理局”。

羅清明算了一筆賬:洪雅現在205畝森林,其中天然林近80萬畝,商品林120餘萬畝。據估算,全縣每年碳彙量達100萬噸以上。按市場價格50元每噸來計算,可實現每年5000萬元的收入。

“當然這個數據還會有出入,主要是計算方式和政策還沒有下來。加上森林監測的成本,按現價,洪雅空氣每年實現1個億的收入,預計是可以達到的。”羅清明說,由于國内碳彙交易剛剛起步,所以價格很低,從去年20多元漲到現在的50元,“但我們認為還會漲,歐美發達國家每噸交易價格是1000元左右,日本更是達到1250元每噸,所以空間還很大。”

羅清明還透露,目前,洪雅已申報全省碳彙開發試點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這一工作,将為“兩山”轉化再做新的示範。

吼山森林公園現狀(轉化的洪雅示範)6

洪雅玉屏山柳杉大徑森林。王成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