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自己讀書的故事

自己讀書的故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3 15:00:44

#我在島嶼讀書#

故事一:頭發簾燒沒了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1

我的最早閱讀開始于語文課本。童年最愉快的時光,莫過于每次放假發新書,我如饑似渴讀着,柴油燈不亮,母親在大鍋裡貼餅子,我是燒火丫頭,一邊拉風箱一邊給我娘念課文,爐竈口的火忽大忽小,轟一下子,火竄出來,一摸,頭發簾燎沒了。第二天,秃着腦門,雄赳赳氣昂昂的去上學。

故事二:揀挂面封

在村裡上小學,每天經過一個大戶人家,門口對面有個垃圾堆,我喜歡去翻,因為裡面經常有主人家扔的挂面封。每次撿到挂面封,心中竊喜,背着書包,小心翼翼地撕開封口,讀那上面的文字,有被漿糊粘破的地方,還努力辨認,恨自己怎麼不小心撕破了。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不知不覺一頭撞到對面來人的身上,擡頭一看,是挑水的大嬸子。“你這孩子,走路不看人啊?”在大嬸子的嗔怪聲中,我掄起書包、咯咯地笑着飛跑回家。這就是我童年時期有關閱讀的最早記憶。

故事三:茅房看大書

大約四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鄰居家串門,在茅房牆上的磚縫裡塞着一本薄薄的大書(其實就是我們經常閱讀的雜志),一邊蹲着,一邊翻看,茅房很臭,蒼蠅蚊子亂舞,看得還挺帶勁兒。不知不覺天黑了,實在看不清字時,腿腳早麻木了,提起褲子慌忙跑走。回家後,腦海裡仍然是沒讀完的故事情節,什麼書生呀,狐仙呀......,直到吃完飯,還是放不下。怎麼辦?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趁着天黑,返回茅房,在黑暗中摸到那本有頭沒尾的大書,揣進懷裡,悄悄溜回來。佯裝寫作業,壓到作業本下面,一口氣看完。第二天清早,趁沒人時,又悄悄塞回磚縫。就那樣,神不知鬼不覺,斷斷續續看過很長一段時間,依稀記得有《山西民間文學》、《少年文藝》、《兒童文學》等刊物。估計鄰居曾發現茅房“手紙”不翼而飛,但更奇怪應該是那些“手紙”竟會失而複得。

故事四:改盜版三毛全集

剛參加工作時,在地攤上買過一本《三毛全集》。回來後,發現全是五号小字,還有許多錯别字。于是,每天下了班就趴在床頭一邊讀,一邊改錯别字。四五百頁的書像磚頭那麼厚,最後被我改得密密麻麻,膠裝全散開了。現在一直保留着,視為紀念,對當年買書的忠誠與眷戀。

故事五:開啟真正的閱讀

真正接觸文學圖書是1995年春天,首次踏入省圖書館大門,站在書山前,心靈被深深被震撼,那一刻,覺得自己如此渺小,撫摸着滿架書本,幸福的有眩暈的感覺,恰如博爾赫斯所說“如果有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自此,我如饑似渴地讀着,覺得時間怎麼都不夠用。每月拿出工資的10%去買書,甚至還跑到範村廢品站去搜集舊書。于我,閱讀已融入生活。每月讀三四本,每年大約讀三五十本,但距離讀萬卷書,還遠遠不夠。

我的收獲與體會

1、讀書使人安靜

通過長期閱讀,我發現讀書也有很微妙的感覺:不是靜下來才去讀書,而是讀書會讓人安靜,情緒平和,内心柔軟。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過閱讀,啟迪思維,達到心智的成長或成熟。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2

2、堅持形成習慣

好多人說,每天八小時工作,除去吃喝拉撒睡,除去帶孩子照顧家,哪還有那麼多時間看閑書?其實,每個人的業餘時間差不多,有效控制刷屏頻率、減少無聊對話,拒絕無節制追劇,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去閱讀。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長期堅持閱讀,會很欣喜地看到成效。魯迅先生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

3、讀書要專心投入

我提倡讀書要投入要專心。若剛拿起書沒看兩句,想起衣服還沒洗,跑去洗衣服,坐下看了不到一頁,覺得地有點髒,跑去掃地。等家務活做得差不多了,終于可以看了兩頁,又覺得餓了,于是,跑去吃東西,折騰一上午,書也沒看下去。建議有條理的安排日常生活,快速做好必要的事情,為自己打造讀書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試想,物質生活一團糟,怎會有心思打理精神生活呢?

4、讀什麼樣的書

說起讀書方法,首先要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讀得越多,視野開闊,涉獵放開。其次讀與專業相關的書籍。自學是一種能力,并且這種能力是通過閱讀逐漸提高。比如計算機軟件學習,職稱能力提高等。再次,反複閱讀經典書籍。比如《平凡的世界》、《返老還童》等等,每次閱讀,皆有新意。第四,可以鐘愛一類寫作風格,但喜歡的作者要多種類型。我喜歡的作者比較廣泛,他們寫作特點各異,語言風格完全不同,比如雪小禅、張愛玲、餘秋雨、王小波、史鐵生、莫言、三毛、趙凝、木心、王安憶、羅蘭、毛姆、馬爾克斯等等,不看國别,不分年代,不論文體,隻要有趣,有吸引力,有感召力,那麼,就去讀。第五,多年連續訂閱兩三種雜志。《讀者》、《特别關注》等,連續閱讀至少在十年至二十年之上,這些書的欄目風格、寫作方式、語言特色等,悉熟于心,成為日後寫作引用的最佳素材。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3

5、讀書貴在精

閱讀不追求量多、快速,哪怕一年就讀了一本書,記到心裡去了,也比一年泛泛讀幾十本書,過後連書名都不記得,更别說作者和内容。所謂閱讀,不是念完一遍就了事,更多的是學會思考。認真做筆記,善于寫體會,在讀、抄、寫的過程中完成對原著思想的理解和升華,由此變為自己的東西。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思,思而錄,恰是閱讀拾荒三步曲,閱讀過程必須伴随思考。

6、讀書的順序

我日常讀書基本遵循這樣一個順序:讀原著,做标記,勤摘抄,寫體會,看同名電影。許多經典名著被翻拍為電影。四大名著、《紅高梁》、《活着》、《追風筝的人》、《辛德勒名單》、《一九八四》、《阿甘正傳》、《白夜行》等等。這些電影特别有看頭。邊看電影,邊回想小說,結合人物演繹,視頻剪輯處理故事沖突,再次加深對原著的理解。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4

7、讀書的目的

閱讀是基礎,摘抄是積累,寫作是提升。在無紙化辦公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們總是提筆忘字。試想,我們曾有多喜歡傾聽,筆尖劃過紙面發出地沙沙聲,試想,在讀過無數本書後,做過無數摘抄筆記後,有沒有寫作的欲望與沖動?一定有,隻是,靈感爆發的刹那,沒及時寫下來。

如何引導孩子讀書?

總有家長抱怨,為什麼孩子寫篇日記比登天都難?原因很簡單,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而我們的内心卻越來越焦慮。4月16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項目”發布了第16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成年國民中,全年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的占11.5%,人均紙質書閱讀量僅僅隻有4.67本!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5

1、家長引導很重要

該陪孩子的時候,家長幹啥去了?曾有家長說,我至少十年沒進過書店,都忘記圖書館在哪了。試想,自己不知道書店門在哪開,孩子怎能進去閱讀?自然萬物,四季更替,需要用心去感知去觀察。孩子被豐富的物質生活所滿足,不知道感動為何物,如何下筆?

如果想開闊一個孩子的視野與思維,那麼請多帶他去博物館、圖書館走走吧。試想,站在文物與書山前,看千年壁畫美輪美奂,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無聲對話,感受經典。這種潛移默化的引領和熏陶,是多少空洞的說教與電玩遊戲都無法替代的。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6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隻有你儲備足夠多的詞彙量時,才會對着動物園的熊貓和猴山脫口而出說憨态可掬,活靈活現。隻有在儲備足夠多的詞彙量時,才會對着公園次第花開說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隻有在儲備足夠多的詞彙量時,才會對着迎面而來的女孩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隻有在儲備足夠多的詞彙量時,才會望着大街上琳琅滿目的攤販說城市煙火,素樸生活。而不是簡單驚歎:哇真可愛!哇真美麗!哇真好看!哇那一堆賣菜的!

3、字句組合,意蘊萬千。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詞彙,生動形象。隻有把無序漢字,融貫于思維,組建成有形的句子,你的文字才會氣勢磅礴,你的遣詞才會唯美精确,你的句子才會通順流暢,你的文章才會熠熠生輝。每一次抒寫,仿佛一場征戰,文字是你的千軍萬馬,句子是你的鋼鐵铠甲,思想是你的烈烈旌旗,當号角奏響的時刻,你才有足夠的底蘊所向披靡。你才能描繪出山河壯麗,抒寫出大漠孤煙,領略到人間百态。

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的讀書故事)7

4、從今天起,不負春光不負己

随着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容顔會蒼老,我們的腳步會蹒跚,我們的欲望會消失,乃至最後,我們的生命也會終結。可是,我們的内涵積澱,我們的思維睿智,我們的精神内核,則會一直陪伴着直到終老。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且讓我們拓展生命的寬度。願我們從今天起,心中有愛,枕邊有書。願我們從今天起,捧起書本,認真閱讀;願我們從今天起,做一個全新的改變,不負時光不負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