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

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2 05:57:10

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劉博超“我不能回校做實驗,論文寫不出來怎麼辦?”“意向單位要求六月必須拿到畢業證,我還能按時畢業嗎?”天津農學院教師開展“朋輩幫扶”以來,收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疑惑實驗室因疫情防控“停擺”、準備的材料在學校沒帶回、田野調研沒法去外地開展……一些學生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論文的進展陷于停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如何寫好特殊時期的畢業論文)1

大專生畢業設計範文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劉博超

“我不能回校做實驗,論文寫不出來怎麼辦?”“意向單位要求六月必須拿到畢業證,我還能按時畢業嗎?”天津農學院教師開展“朋輩幫扶”以來,收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疑惑。實驗室因疫情防控“停擺”、準備的材料在學校沒帶回、田野調研沒法去外地開展……一些學生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論文的進展陷于停滞。

居家期間,畢業生的論文寫作如何進行,導師、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又是如何協助學生将不利影響盡可能降低的?

與實驗、田野調研相關的論文完成受影響

在寒假前,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研三學生邵渤涵已經和導師商量确定好了論文的框架,并完成了摘要、緒論等部分。但疫情影響之下,剩餘的實驗部分讓她很擔心。“本來設想寒假之後回校,4個月的時間完成是足夠的,但現在來看,即使3月底或4月能夠回學校,我都不好保證到時能把實驗做完,而現在也不知何時能返校,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她說。

記者注意到,因為實驗室不開放、無法返校進行實驗,造成論文進度緩慢的工科學生不在少數,農學、醫學等院校學生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而文科院系學生的難題則是“實地調研難”。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祁進玉表示,人類學、民族學論文很多需要進行實地的田野調查,受疫情影響較大。“主要影響的是2021年畢業的學生。今年6月畢業的碩、博士生預答辯已經完成,而2021年的畢業生正要進行為期數月甚至一年的田野調查,但不少學生因疫情原因還未出發。”對外經貿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李亮也表示,經管研究需要做實地調研、企業訪談,現在隻能借助IT工具,用問卷和語音電話,這類博士現在壓力是比較大的。

“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要求可能不高,可以通過調整研究計劃,比如增大計算機模拟實驗、數值研究的比例等,用兩三周可以把實驗補上。而碩士、博士生在實驗後還要面臨論文寫作的過程,一步步時間很緊,對于前期準備不充分的同學來講會有影響。”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教師花陽表示。

此外,一些同學表示,居家期間導師指導難、資料不全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制約着論文進度。“在家寫論文,和導師線上溝通,确實沒有線下溝通的效率高,此外,我的論文還涉及單控機程序等硬件設計程序,還保存在宿舍的電腦裡,在家如果要做就要從頭開始編寫,工作量也比較大,相關的資料也不在手邊。”邵渤涵說。

指導改線上,師生合力确保論文質量“不縮水”

一方面是特殊時期客觀條件的限制造成諸多不便;另一方面,作為學術訓練的重要步驟和培養必經環節,“嚴把論文關”在近年來越來越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的共識。

那麼,受疫情影響的畢業論文,是否有可能“縮水”呢?導師、學校如何幫助畢業生将這份“畢業答卷”完成好?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在3月初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各培養單位應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統籌做好夏季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積極開放文獻資源,為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提供支持;導師要加強與研究生的日常溝通,通過線上交流研讨,主動為研究生學習和撰寫學位論文提供支持和指導。

在對外經貿大學,學生使用自身賬号和密碼就可以通過校圖書館提供的VPN訪問所有學術資源。金融學碩士的殷璐在2月底按原計劃提交了論文的最初版本。由于去年秋天就已經開始收集數據,放寒假前,論文正文隻剩下三分之一的内容沒寫。她介紹,同學們2月底的初稿完成度都在八九成。“運用遠程工具進行文獻收集、查缺補漏,相對來說難度不大。不過相比以往的定期組會,微信會議、電郵等方式溝通會存在大家時間不一緻,回複滞後等問題。”殷璐說。

“面對面信息量比較大,花的時間少效果好,可以兩三個人一組作布置。線下20分鐘說完的問題,隻寫書面意見看不懂,打電話解釋可能要1個小時。基礎好的學生影響不大,基礎薄弱的工作量可能就更大。”對外經貿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學系主任荊然負責本科生論文指導。她介紹,學院使用了一套本科生論文系統,學生在家上傳,老師登錄後就可以提出修改意見。“原本是為了減少論文打印用紙,疫情期間剛好用上了。”

“學校IT部門也做了優化,在家登錄下載,網速也更快了。”李亮今年指導碩士畢業論文,為了嚴謹,他更多采用文檔批注的功能。“一般是使用Word的修改批注功能,簡單提醒用微信,說不清時也會有電話溝通。”

邵渤涵表示,和平時線下指導相比,線上學習、溝通要求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她坦言,每次和導師溝通前都會把問題梳理好,列出一個清單,盡可能讓提問目标更明确。“這樣自己的邏輯也會更清晰,導師也能迅速理解我面臨的具體問題。另外線下更要求學生及時反饋,每次交流後都會盡快寫一個文字稿反饋給導師,确認自己的理解正确與否。”

“以前同學們可能會邊做實驗邊看文獻,現在正好有大量的時間閱讀了,要他們做好案頭工作、看文獻,加強理論儲備、實驗方法、技術的掌握,回校後就能很快上手。”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高麗紅表示,自己會通過微信、zoom會議等和學生定期交流,開一些線上的組會,讓學生彙報論文寫作進展、閱讀文獻的收獲等,盡量讓學生保持在學在研的狀态。

審核、答辯更靈活,讓畢業生更從容

除了寫作和導師指導,“嚴論文”更體現在評審、答辯流程的“全環節”上,所以自己的論文“走流程”也是每位畢業生“必經”的體驗。中期檢查能否順利?送審、答辯如何進行?在特殊時期,這些問題更引起畢業生的關注。

記者注意到,《通知》提出要合理調整優化學位論文送審、答辯和學位授予工作的時間、方式與流程,努力保障符合條件的研究生按期獲得學位;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成學位論文的,培養單位可适當順延培養和學位授予時間,并視情增開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此外,培養單位可通過在線審議等方式召開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組織開展遠程視頻答辯,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不記名投票,保證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及時獲得學位。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也出台了“順延畢業”的辦法,如北京市教委提出,因疫情影響确實無法按時畢業的學生,可适當延長畢業期限。

“我認為對于碩士博士生,學校可以出台延遲答辯時間、提交論文時間的措施,也可以多組織幾次畢業答辯,或者遠程答辯的方式,如果真有一部分畢業生實驗未來得及完成,可以在暑假期間安排答辯時間,并适當靈活照顧個别學生的需要。”花陽表示。

對于可以延期答辯的政策,邵渤涵表示,因為不太清楚如果延期對自己的入職是否會産生影響,還是期待能夠趕上進度,在6月按時畢業。“接下來的規劃是在這個月能把目前能寫的部分寫完,這樣就更加清楚自己的實驗要做哪些部分了,回校加緊做實驗就可以了。”邵渤涵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6日10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