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差低溫多肉?今天是2月2日大年初二,很多人家的飯菜仍然很好,很多美味可以和當年的高溫肉比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大溫差低溫多肉?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今天是2月2日大年初二,很多人家的飯菜仍然很好,很多美味可以和當年的高溫肉比拼。
高溫肉是特殊年代的産物。直到70年代中後期,考慮到扔掉銷毀可惜,國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允許将痘豬肉通過高壓高溫(115至120度)處理進行售賣。
高溫肉價格低,無須憑票購買。高溫肉軟爛,口感極佳。
那麼,吃過高溫肉的人當時知道高溫肉是痘豬肉嗎?一部分人知道,一部分人不知道。本人就是當時不知道那部分人之一,很多年以後才知道高溫肉是痘豬肉,原來自己吃過很多次痘豬肉。
痘豬肉又叫米豬肉,學名囊蟲豬肉。痘豬肉中含有豬縧蟲的幼蟲。經過高壓高溫處理,豬縧蟲幼蟲不但死亡,而且成為了熟透的高蛋白,食用後當然無害。盡管如此,從70年代後期開始,國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再允許高溫肉的存在,人們再也吃不到高溫肉這種美味了。
痘豬肉中的“痘”和蠶蛹、蝗蟲、楊剌罐中的楊剌子、扁擔鈎、蝲蝲蛄、老憋(龍虱)、撲了蛾子等等沒有本質區别,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但是現在本人隻敢吃上述幾種中的蠶蛹(小時候敢吃楊剌子),而且隻是敢吃而已,并不覺得是什麼美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