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老羅50多歲了,已經在隔壁鎮當了近10年的副鎮長,每天工作兢兢業業,在群衆中有極好的口碑,按理說下一任鎮長非他莫屬。
有一次回村裡跟他一起吃飯,我們都建議他把握好這次機會,在退休之前争取當一次鎮長。他說前幾年換屆時他呼聲最高,市領導也很重視他,可老羅後來還是堅持繼續擔任他的副鎮長。
老羅不想當鎮長的公開理由是讓年輕人多鍛煉,對國家培養人才大有好處,私下的理由是一直做副鎮長也挺好,工作輕車熟路了做得也安心,隻要工作對人民有用,當什麼都一樣。
這讓我想到了《易經》乾卦九四爻的爻辭:「或躍在淵,無咎。」從老羅的人生軌迹來看,他目前正處于九四的位置,往上走一步并沒有什麼風險,還在原來的位置也沒什麼問題,都不會有什麼後遺症,進可攻,退可守。
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在面對各種人生抉擇時,很少有機會像老羅一樣進可攻,退可守。有的人一輩子不敢前進一步,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而有的人比較冒進,即使準備充足也有失敗的可能,爬得越高摔得越疼。那麼我們如何做得到進可攻,退可守呢?
我們先看《易經》乾卦的這句爻辭的意思,它說的是一個人或者騰躍上進,或者退守原來的地方,都不會有什麼過錯。至于前進還是退守,就得看你的選擇是什麼,以及你做好了什麼樣的思想準備,不管你怎麼選擇,對你都不會造成傷害。
假如你想更進一步,不想一直平平凡凡做個部門主管,打算在公司裡競争一個更高的職位,比如公司副總,就做好準備去競争。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隻要你能接受最後的結果,對你而言就沒有任何傷害,不至于競争不過别人就失業,你還是一樣可以勝任目前的主管職位。
萬一你競争成功了呢,職業生涯就更上一層樓了。當然,乾卦的九四爻處于一個卦六個爻的第四位,接近于九五之位了。這個九五不是特指皇帝的九五之尊,而是指每一個人努力之後達到的高度。比如有些人在看得到的未來某一階段隻能做到鎮長,鎮長就是他的九五之位,有人能做到部長,部長便是他的九五之位。
既然你都看到自己經過努力之後,就有可能更上一層樓,達到另一個高度,為什麼不去試一試呢?話雖如此,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之所以一輩子碌碌無為,不是他們能力差,而是在面對人生選擇時,不敢往前一步或高高躍起。
不過你有能力跳躍,或者有往前一步的決心,也不要輕易行動,而是小心謹慎地觀察形勢。因為九四是多懼之地,它是陽爻卻在四這個陰位上,在不當之位。好在陽代表進,陰代表退,陽在陰位,說明能夠随時進退,前提是看清形勢。
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成湯三聘伊尹。伊尹面對成湯的第一次邀請,他選擇了拒絕,原因是他母親尚在需要他盡孝,而盡忠盡孝不能兩全,此時不适合出門。如果伊尹不顧八旬老母死活,一想輔佐成湯,就被人唾罵,此時伊尹就處不當位。
第二次伊尹同樣拒絕了成湯的聘請,因為母親死後三年服制未滿,還是不當。到了第三次才和成湯一同坐車入朝,成為宰相。
其實伊尹前兩次拒絕的理由,雖然與母親之事有關,但他還有另一層原因,即試探成湯的誠意再待價而沽。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處在九四的君子,準備輔佐國君,伴君如伴虎,謹慎一些總不是壞事。
當然,假如你認為目前的生活很好,不想努力了,維持現狀就可以,沒什麼問題。即使你明知道再努力一把有可能改變命運,你也懶得去改變,也「無咎」。這也是大多數人一直挂在嘴邊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實生活中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情,也沒有你不做了就進入萬劫不複之地的工作,而是有一定的彈性,允許你有足夠的進退空間。比如你不想被提拔當領導,而是安心做一名好員工,也不會餓死,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老羅一樣,他享受當下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是什麼過錯。
或者說你很有上進心,努力去提升自己,一有機會就想着升職加薪,也是一種選擇。至于你的上進和不服輸,必然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失敗,隻要你早有心理準備,并且能夠接受,那麼你往前跳躍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所以說,當你了解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去參透《易經》裡的這句爻辭的含義,就能讓自己的人生進可攻,退可守,而不會背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