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06:36:45

“女子無才便是德”最早是誰說的?前半句是說男人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前半句也很紮心

封建時代的女性過得都很憋屈,除了少有的幾名女強人外,在老公面前大家都得作小鳥依人狀,不能讀太多書,不能比男人更優秀,不能遮擋了男人的光芒,這就是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女子無才便是德)1

這裡的“德”,指的是婦德。古之婦有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鄭玄注:“婦德,貞順也。”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對此的解釋更為明确:“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一個好的女人,隻需下廚為公婆夫婿洗手做羹湯,閑時來點女工,再浪漫點的,良人夜讀時,紅袖添香,足矣。

那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最早是出自何人之口呢?據現有可考的史料,最早見諸文字的,當屬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他在《公祭祁夫人文》中說:“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女子無才便是德)2

女子無才便是德,用現代語言來表述就是,“婦女無須有才能,隻需順從丈夫就行”。這是非常封建的流毒了,它表現的不僅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還包含了父權制文化下對男女兩性的雙重價值标準和雙重道德标準。更重要的是,他們以“德”之名,剝奪了女性受教育的權利,這才是最惡毒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對女性的貶抑,而“男人有才便是德”,則是對男人的禁锢。在封建時代,男人受教育權雖然沒被剝奪,但是,他們所受的也是奴化教育,這裡所謂的有才,也是有“德”之才,是在“仁義禮智信”的規範下的有限思考。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女子無才便是德)3

“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并不是張岱老師的發明,他也是引用别人的,因為文前的一句“眉公曰”就道出了其出處。這裡的眉公是明朝文學家、書畫家的陳繼儒,陳先生曾有一番高論,是為“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在陳先生看來,做為女子,不能天天隻顧低頭刷朋友圈,天天沉浸在那些毒雞湯與小黃文中,那樣遲早是要出事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正确還是錯誤(女子無才便是德)4

其實,張岱老師引用此語,并不是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肯定,而是質疑,所以,他才說:“此語殊為未确。愚謂大丈夫有德而見其德,方為大才;女子有才而不露其才,方為大德。”但是,在封建時代,能如張岱老師一樣的明白人是少之又少的,關鍵是,這種謬論也正契合了統治者的需要因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流毒才廣為流傳的。

在那些道學家看來:“女子無才為的是維護夫權,利于家庭團結;男子有德為的是維護君權,利于國家穩定。”諸君以為然否?

(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