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鴻爪雪梨
策劃:武玥彤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世界各國普遍重視靶機的研制,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發展不同種類、性能先進的靶機,至今已有近30個國家的百餘家公司研制出300多種型号,裝備使用總量達幾萬架。特别是美國,靶機種類齊全,數量衆多,模拟逼真,已成為世界上靶機數量最多、性能最先進的國家。
美國在1937年開始研制靶機,特别是二次大戰以後美國大量發展防空導彈,有數十家公司投入了靶機和遙控飛行器的研制,是世界上生産靶機最多的國家。21世紀以來,美國對無人機系統(包括靶機)的投入急劇增長。2007年的投入已達到28億美元,而到2011-2015年的五年間,則累計耗資190億美元用于無人機系統的研究和采辦。近幾年大火的各種攻擊型、偵察型或察打一體的無人機,在技術源頭上與靶機同出一門,從技術積累的角度來看,起步較早的美國在靶機領域保持着技術領先與資金支持,是其空中無人系統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
AQM-37A是美國比奇公司研制的一種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的超音速靶機。系列。是美國第一款小型超音速空射消耗型(不可回收利用的)靶彈。該靶機在1961年首飛成功,全長3.83m,翼展1m,使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可到達3馬赫。發動機工作時間5min,射程超過180km,能從多種平台發射。在37A之後出現了多種改進型,如37C全長增至4.27m,飛行速度達到4馬赫,還配置無線電指控系統,可以在飛行中可改變路線,末段可做俯沖模拟攻擊。
圖1 AQM-37A(圖片來自網絡)
圖2 AQM-37C(圖片來自網絡)
QF-4系列則是美國現役全尺寸靶機的主要代表,該靶機由退役的F-4鬼怪式戰鬥機改裝而成,可以模拟飛機進行各種空中機動、發射空空導彈,用以保障航空兵進行近似實戰條件下的空戰訓練,并完成空空、艦空導彈武器的試驗與鑒定任務。QF-4靶機可全程由遠程控制計算機控制飛行,也可在起飛和降落時人工輔助飛行,而在作戰過程中自主飛行。
圖3 美國空軍QF-4靶機(圖片來自網絡)
2008年,最後一批QF-4靶機交付美國海軍後宣布停産。到目前該型靶機的數量目前已嚴重不足,波音公司已同美空軍簽署了将老舊F-16改裝為無人駕駛靶機的合同。即QF-16全尺寸靶機。QF-16靶機總長15m,翼展9.45m,起飛重量16100kg,最大飛行高度15km。
俄羅斯的靶機産品相比于美國較少,且起步時間較晚,但雖然在高大上的前沿技術方面可能沒有那麼顯眼,但仍圓滿的完成了靶機的使命,助力俄羅斯各類防空武器的研制定型。以E系列靶機為例。最早一款E-85靶機于1992亮相,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先進版本E17M靶機在2017的俄羅斯國際航展上推出。該靶機在飛行性能和設計特點方面都超越了俄羅斯現役同級别産品。E17M的飛行速度可達400公裡/小時,并能在沒有事先準備的石質場地上着陸。此外還保留了E系列前代靶機的所有優點,例如無需任何複雜工具即可組裝拆卸,便于操作維護。
我國航空靶機的發展走過了一條自力更生的道路,經過近50年的曆史,實體靶機、大型高速靶機、小型低空低速靶機、靶彈等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其中大型高速靶機有“長空号”和“靶五乙”等。80年代,我國還研制成功了Z-1、Z2兩種小型遙控直升機靶機。近些年,我國又改進研制了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小型靶機,如:總參60所的S系列靶機、浙大“沙錐”靶機等已大量供應部隊使用,有的已經出口,飛行性能有明顯提高,電子設備實現了集成化和計算機化,整機自動化程度提高,控制功能大為增強。
圖4 中國第一架靶機“長空一号”(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與世界頂尖水平相比,我們還有一定差距,體現在種類、高速高機動性能、成本等方面,且對F-22、F-35等五代戰機目标的高性能靶機仍處于研制階段,暫未裝備。
軍事小百科: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靶機研制的國家,且多年來持續投入和重點關注,帶動其靶機、無人機的技術飛速發展。其他軍事強國紛紛趕進。靶機的飛行性能、動力性能、目标模拟程度、機動性等随着戰機和防空武器的進步而同步發展。
來源: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