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如今,冬至已經不再單純的是一個節氣了,也被我們民間視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到了冬至這天,人們會吃餃子、祭先祖等等。
我們老祖宗對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正因為有如此多的極至,所以才被稱之為是冬至。在民間人們還有依據冬至日出現的時間,來推斷冷暖。比如說,老祖宗就有“冬至月頭,凍死老牛;冬至月中,單衣過冬;冬至月尾,無爐要悔。”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按照老祖宗的推測,今年冬天會冷嗎?
這句“冬至月頭,凍死老牛;冬至月中,單衣過冬;冬至月尾,無爐要悔”的俗語,其實是老祖宗依據冬至到來的時間,來判斷往後天氣冷暖的一種經驗。
在古代,老祖宗所流傳的很多智慧,其實都是一種經驗智慧,是老祖宗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總結。二十四節氣,便是這樣的經驗文化,而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自然更是老祖宗依據天時所總結的經驗。
這句二十四節氣俗諺,以節氣為根,以民間老祖宗觀察總結為幹,逐漸發展為枝繁葉茂的節氣俗語。這些俗語,直到現在還依然影響着我們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這句俗語中的“冬至月頭,凍死老牛”,是在說,如果冬至這天是在農曆冬月的月初,那麼天氣将會十分寒冷,老祖宗誇張地将之稱為是“凍死老牛”!
接下來的這句“冬至月中,單衣過冬”則與前一句相反,這句話則說的是,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也就是冬月的月中,那麼就表明天氣會比較暖和,老祖宗誇張地稱之為是“單衣過冬”。
而後面這句“冬至月尾,無爐要悔”的說法,同樣是在說,如果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的月尾,那麼就表明接下來的冬天會比較寒冷,如果家中沒有安置火爐,那便隻有後悔的份兒了!
今年的冬至是在公曆的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三十日。依據老祖宗的這句“冬至月頭,凍死老牛;冬至月中,單衣過冬;冬至月尾,無爐要悔”的俗語,今年的冬至在月尾,那麼便是印證了“無爐要悔”的俗語推測!也就是說,今年的冬天,按照老祖宗的預測是比較冷的。
那麼,老祖宗的推測是否準确呢?
有數據表明,2021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全國的平均氣溫是-0.25℃,較常年同期偏高0.8℃。而這一年(2020年)冬至是在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日,也就是在月初!
而在2020年的冬季(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2.2℃,較常年同期偏高1.2℃。而這一年(2019年)的冬至是在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七日,為月末。
而2019年的冬季,平均氣溫是-3.1℃,這一年的冬至則是在十一月十六日,是月中。
依此來看,老祖宗的這句“冬至月頭,凍死老牛;冬至月中,單衣過冬;冬至月尾,無爐要悔”的俗語,似乎不太準确。但畢竟,老祖宗的俗語依據的是多年來口口相傳的感官經驗,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而數據則是比較客觀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