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頂部鋪滿太陽能闆 秀洲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嘉興11月12日電(張雨滴)2021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13家規上光伏産業企業實現工業産值173.3億元,同比增長273.6%;2021年,秀洲光伏産業規上工業産值對規上工業産值增長貢獻為50%;2022年1月至9月,秀洲光伏新能源産業實現産值213億元,同比增長73.5%……
當下,面對“雙碳”風口下蘊含的新機遇,秀洲光伏産業已形成“行業龍頭企業 企業研究院 産業鍊上下遊配套企業”為一體的光伏新能源全産業鍊生态圈。10年來,秀洲光伏産業如何走出困境、扶搖直上?當前産業發展有哪些亮點,又面臨哪些挑戰?近日,記者走進秀洲,一探光伏産業發展背後的故事。
光伏生産車間 秀洲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短闆到長處
10年前,光伏行業主要價值鍊掌握在西方手中,彼時,秀洲區被列為浙江省光伏“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10年後,光伏産業鍊上的各項環節幾乎被中國廠商承包,秀洲區實現“電池片 光伏玻璃 配套産品 組件 儲能 智能制造”的全産業鍊産能。
從“卡脖子”短闆到優勢産業,秀洲靠什麼?
在秀洲光伏産業親曆者、秀洲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斌看來,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2012年浙江省光伏産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落地秀洲。”李斌介紹,試點旨在着力突破市場瓶頸、要素瓶頸、技術瓶頸、體制瓶頸,走出一條以應用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新路徑。
秀洲戶用模式的成熟和完善,牽引着光伏發電應用以各種方式進村入戶。農村屋頂建起“發電站”,成為農戶增收的新渠道、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方式。
2016年1月,光伏小鎮入選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李斌成為光伏小鎮的第一任“鎮長”。
“在同步推進光伏應用的同時,我們也面向全國各地開展招商引資,着力引進了一批創新研發型、技術運維型企業。”李斌表示,秀洲專門邀請業界權威專家為本地“把脈會診”,初步拟定了發展方向。
2018年5月的國際光伏前沿技術高峰論壇,彙聚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光伏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研讨光伏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及發展方向。
李斌認為,10年來在秀洲召開的一個又一個行業論壇,搭建了與前沿技術碰撞的平台,讓秀洲光伏産業發展始終站在“風口”。
同時,秀洲光伏技術變革的能量也在積蓄。如福萊特特種玻璃研究院2.0超薄光伏玻璃面闆産品批量生産透光率達到94.6%;阿特斯嘉興研究院率先研發出代表業内最高轉換效率水平的半片式異質結電池産品。
2019年9月,浙江省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名單公布,秀洲光伏小鎮成功邁入浙江省“第一梯隊”,這裡産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體制“新而活”。
光伏小鎮 秀洲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量變到質變
10年來,秀洲緊緊圍繞打造千億級光伏産業集群目标,全産業鍊産能鑄就,以産業鍊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大批光伏産業龍頭企業集聚。
走進位于秀洲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嘉興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的無塵車間内,自動化流水線設備正在運送貨料,一片片深藍色的太陽能電池片經過多道工序,組裝成為藍色海洋的締造者——高效單晶太陽能組件。
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上海、江蘇淮安、安徽滁州等衆多光伏産業聚集的城市之間,嘉興秀洲的區位優勢吸引了全球最大的單晶太陽能光伏産品制造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這裡布局重點産能。
“公司需要的一些主要輔材,就在光伏小鎮周邊,可以實現整個産業的上下遊配套。”嘉興隆基财務部經理王佳表示。
依托于嘉興港、上海港等港口,嘉興隆基産品出口便利。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海運受阻,嘉興隆基還與相關部門合作開通了“中歐班列”,縮短了物流時間,保障了客戶交付。
“多年來,光伏産業的技術進步已快到超過人們預期,拿成本來說,2008年光伏組件要30多元每瓦,現在已經約1.8元每瓦,随着技術的進步,未來成本還會繼續降低。”王佳說。
持續實施“強鍊、補鍊、延鍊”行動的秀洲,培育本地龍頭企業福萊特成為嘉興市首家A H股上市企業;引入了隆基、阿特斯等國際行業巨頭,截至目前,秀洲已集聚光伏上下遊企業250多家。
産業鍊企業的集聚,使得協同發展更加高效、快速。
在光伏“朋友圈”的磁吸效應下,2018年,緻力于太陽能電池制絨添加劑研發、生産的高科技企業——嘉興市小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辰光伏”)入駐光伏科創園。
雖是初創企業,但是小辰光伏的研發技術團隊十分強大。公司依托中國科學院電工所、理化所優秀技術團隊和先進設備,在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生産了系列制絨添加劑産品。
小辰光伏總經理吳家陽介紹,他們研究的快速單晶矽制絨添加劑K01,在國内屬首家,一舉打破德國RENA産品的獨家壟斷。
“原先沒有添加劑,市場上制絨後的矽片對于模拟太陽光線的反射率在13%-15%,用了添加劑以後,反射率降至9%-10%,對應的電池片反射率也就更低。電池片對于太陽光反射越少,光電的轉化效率就越高。”吳家陽說。
打破國外壟斷後,中國國内光伏添加劑産品的成本降低了80%左右,為整個光伏行業降本增效做出貢獻。
從鍊接到閉環
如今,秀洲光伏産業鍊各環節配套企業發展迅速,上下遊聯動的光伏産業生态圈已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光伏發電商業創新“秀洲模式”逐步完善。
在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上,秀洲注重發揮民營光伏發電運維服務在嘉興的先行優勢,對區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實施統一運維,以智慧運用服務鍊推動産業鍊高質量發展。
走進新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耀能源光伏雲平台顯示屏赫然入目,一個個光伏電站在地圖上密布排列,一串串數據清晰明了。
“打開任意一家光伏電站,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數據情況,比如某個時間段的實時功率、當日發電量、當月發電量等。”新耀能源負責人覃建航介紹。
除了數據統計,平台還可以準确監測電站的設備運營情況,如有異常及時發送警報并準确“派單”到附近維修人員手中。
“分布式光伏項目布局分散,需要一張可以呈現全縣域範圍規劃情況、建設情況、運行情況的全景圖。”覃建航說。
基于上述需求,2015年,新耀能源光伏雲平台正式上線,目前已經累計接入全國企業3000餘家,光伏電站25000餘個,容量逾15吉瓦。數據整合優勢為平台帶來了更高效益,也大大降低了電站運維成本。
在整個光伏産業鍊條中,産品也有生命周期。光伏回收作為光伏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光伏整個綠色供應鍊的“最後一公裡”。
2022年4月,光伏回收産業發展合作中心在秀洲成立。“成立光伏回收産業發展合作中心首要任務,就是摸清家底。”中國綠色供應鍊聯盟光伏專委會(ECOPV)秘書長、光伏回收産業發展合作中心秘書長呂芳說。
在呂芳看來,在光伏回收領域中國并不落後,而是處于“并跑”階段,未來實現光伏回收從“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十分有可能。
而将光伏回收産業發展合作中心放到秀洲,呂芳坦言,也是為秀洲這一擁有産業集群優勢、靠近應用市場的新興光伏制造基地增添又一亮點。
“目前,我們正在編制2022年的中國光伏回收領域白皮書,會在今年年底出版,希望以後可以成為中國國内乃至國際方面風向标式的一本指南讀物。”呂芳說。
10年來,秀洲區搶抓“雙碳”風口,追“光”前行。“秀洲區将通過努力,力争到2025年,實現光伏組件規模70吉瓦、産值超1000億元、全産業鍊産值超1200億元,開創秀洲光伏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秀洲區相關負責人說。(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