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隻過三次生日?現在的人聽起來可能有點莫名其妙,如今的小孩子過生日,儀式感滿滿,十歲以前算是小孩,就要過十個生日。為什麼說小孩子隻過三個生日呢?其實這種說法,是過去農村家庭的一種做法,與現在有了很大的差别。
1、小孩要過三次生
在我家鄉,“小孩要過三次生”又被說成是“小伢要過三次生”,“小伢”通常來說,指的是男孩子,而“小孩”就包括了男孩子和女孩子。這主要是由于過去農村,人們普遍存在輕男重女的傳統觀念,男孩子過生日,要比女孩子過生日更能引起父母的重視。但是,在我家鄉“小伢”與“小丫”的聲音相差無幾,因此,“小伢”既指男孩子,也指女孩子。
事實上,過去農村家庭孩子比較多,通常情況是,在男孩子和女孩子兩者之中,數量多的不受重視,數量少的會得到格外關注,這也就是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吧。比如,如果家裡隻有一個男孩子,他的生日肯定會受到全家人的重視,如果家裡有四五個男孩子,除了對大兒子和小兒子的生日比較重視外,其他兒子的生日,父母比較講究的,生日那天給煮一兩個雞蛋,父母不太講究,就與平時日子沒有區别,沒有生日這回事。還有的父母因孩子太多,連孩子是哪年哪日生的都給忘記了,當然,有的忘了年份,有的忘了日子,一般來說,父母對月份(季節)和時辰的記憶深刻,倒是記得比較清楚。當孩子要讀書時,要登記出生的年月日,或者娶妻時要與女方對生辰八字,也要出生的年月日,就隻好估摸着随便定個年份和日子。家裡的女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家裡隻有一個女孩子,其他孩子都是男孩子,那女孩子就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格外受到寵愛,她的生日也就受到格外重視,如果家裡女孩子多了,也就沒有人重視了。
在過去農村,即便生日是在家裡受到重視的孩子,通常來說也隻有三個生日,這就是農村所說的“小孩要過三次生”。那麼,農村所說的“小孩要過三次生”,到底是指哪三個生日呢?這“三次生”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
一是指三朝、周年和十歲
在過去農村,有“三朝洗澡,一歲抓周”和“十歲過童關,走路心也安”的說法。過去農村習俗,小孩子生下來後的第三天,要給小孩子和産婦洗澡(産婦用植物熬藥洗澡,小孩子洗吉祥澡);一歲抓周,為我國民間傳統習俗,小孩周歲時,各種物品(筆、墨、紙、硯、算盤、錢币、書籍等)擺放于小孩面前,任由其自己抓取,以此來預蔔嬰兒前途;十歲過童關,十歲通常來說是逢十的大生日,也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個逢十的大生日。舊時代的農村,由于醫療條件比較差,醫學不發達,幼童的夭折率比較高,尤其以十歲以下的幼童,因為抵抗力比較差,夭折率也就比較高,十歲以上的幼童抵抗力增強了,夭折率也就比較低。因此,民間認為小孩子十歲時是一道“關口”,滿了十歲的小孩子也就讓父母松了口氣,他們做什麼事情,或身體有一些小毛病也不用擔心了,即“走路心也安”。
也就是因為如此,過去農村,孩子在滿三朝、周歲、十歲時,如果是頭胎(不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或家不是頭胎的男孩子,家裡要舉辦酒席請客慶賀。有的地方,最小的兒子滿三朝、周歲、十歲時也同樣如此。家裡其他的小孩子滿三朝、周歲、十歲時,不一定要舉辦酒席請客,但是,自家人還是做點好菜慶賀一下。
二是指周歲、十歲和二十歲
在一些農村,人們認為,既然是過生日,三朝是孩子出生的重要節點,但并不是生日,隻能歲數才能算是生日。按照我國自古以來的說法,未成年的人都算是小孩子。因此,小孩子最重要的三個生日是周歲、十歲、二十歲(女孩子在舊時為十五歲,新社會以後也是二十歲)。
在過去農村,有的地方在小孩滿二十歲時,過生日的酒宴熱鬧程度和規模,可與老人做壽一樣。這種風俗與我國古代的冠禮和笄禮一脈相承。冠禮,就是男子滿二十歲時行冠禮,也就是“加冠”,表示男子已經成人,被族群承認。男子加冠後,可以娶妻。笄禮,女子滿十五歲時,如果已經許配給别人,就要舉行舉行笄禮(女子笄禮最遲為二十歲)。所謂笄禮,就是“将發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古代家裡給孩子舉行冠禮和笄禮時,都要舉行一定規模的儀式,擺酒宴招待來參加儀式的族人和親戚朋友。這種古俗從西周延續到明朝,之後就消失了,但是,男子和女子(有的十五歲)二十歲時,過大生日,擺酒宴招待客人的習俗則一直延續下來,直到現在,有的農村依然把小孩子 滿二十歲生日,是必須要舉辦的重要生日宴。
2、老人過生有三壽
壽,意思是人活得歲數大,也就是長命。通常來說,人要活到一定的歲數才能稱為壽。過去農村,因為地方經濟的差異,人們勞動強度差異,人的平均壽命也有差異,因此,不同的地方對“壽”的說法也不太一樣。有的農村滿五十歲就可稱為壽,而有的要到六十歲才能稱為壽。“老人過生有三壽”中的“壽”,在我國民間所指的歲數為六十歲。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話說:“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也就是說,沒有滿六十歲就死去的人,還不能算是長命,其年歲數不能稱為“壽”。
我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老人過生有三壽: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百歲為上壽。”這句話對老人“三壽”說得非常明白了,這裡也就不再贅言了。
3、除了“三壽”和“三次生”,過去農村普通人家如何過生日?過去農村,難道人過生日,小孩子真的隻過“三次生”,而老人隻做“三壽”嗎?其他人的生日又如何過呢?
舊時代的農村,因生活水平不高,物資匮乏,大多普通農村家庭,能夠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哪有條件像《紅樓夢》中賈府的老人和小孩,小生日也辦得風風光光,又是宴請,又是請戲班子唱戲,大多要折騰三天三夜才作罷。
過去農村流傳一些,反映當時農村普通人家是怎樣過生日的。比如:“小孩吃紅蛋,大人吃壽面”。這種情況應該說家庭條件還算過得去,比較講究,小孩子過生日時,父母給他們煮了雞蛋,還要把雞蛋殼染成紅色的,而大人過生日時,還可以吃到一碗壽面。對舊時代普遍貧窮的農村來說,這也算是很有儀式感了。
農村還有一句俗語說:“大人過生一碗湯,小孩過生芒槌夯”。這裡的意思是說,大人過生日時,還有人記得這個日子,雖然沒有好的東西可吃,但是至少還能喝上一碗特制的湯,湯内到底有哪些東西,就要根據家庭情況了,有的可能是肉湯,有的可能是清水湯。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記住他們的生日。最可憐的就是家裡的孩子了,他們也許記得住自己的生日,也可能向父母提出一些并不過分的要求,但是,他們的要求不但得不到滿足,反而得到一頓棍棒的抽打。當然,可能父母把孩子的生日忘記了,孩子自己也沒記住這天是他們的生日,就像平時的日子一樣,由于孩子搗蛋調皮,結果挨了父母的一頓棍棒狠揍。打過之後,父母突然想起,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家裡沒有什麼給他吃的,反而讓他吃了一頓棍棒,心裡極為難受,可為時已晚。
這種情況,其實在我們小時候,兄弟之間,或者村裡的小夥伴之間,經常有這種事發生。有的父母在用棍棒打過那天生日的孩子後,才恍惚記起是孩子的生日,于是就躲在沒有人的地方偷偷摸眼淚。
現在農村,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家裡人非常重視他人的生日,他們自也也非常在乎自己的生日。小孩不再隻過三次生日了,老人生日也不隻過三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