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7:28:25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書中内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1

曲禮上

【原文】

《曲禮》曰:毋不敬,俨(yǎn)①若思,安定②辭,安民哉。志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③而能遷。臨财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④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注釋】

①俨(yǎn):通“嚴”,莊重。

②安定:指和氣,美滿。

③安安:滿足于平安的境遇。

④很:通“狠”,争論,争執的意思。

【翻譯】

《曲禮》說:待人必須恭敬嚴謹,神态莊重,若有所思,說話語氣和氣,表達謹慎,這樣就可以讓民衆美滿生活了。不能讓傲氣滋長,不能讓欲望放縱,志向不可以自滿,不要追求極緻的享樂。親近有德行的人,并要尊敬、敬畏和愛慕他。了解所愛的人的短處,要看到自己所憎恨的人的長處。在積聚财富的同時能向他人布施,既能安于習慣了的生活而又能适應環境改變之後的生活。不要貪戀能随便獲取的财物,不要逃避危難。與人争執不要求赢,分配财物的時候不要貪多,有疑問的事情謹慎判斷,正确時也不要驕傲自滿。

【原文】

若夫坐如屍①,立如齊②,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别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于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注釋】

①屍:古代祭祀時用以代替神鬼受祭的人。

②齊:通“齋”,指古人祭祀前的齋戒。

【翻譯】

如果坐着,一定要像代替神靈受祭的人那樣,站着一定要像齋戒時那樣,禮儀要符合時宜,出使他國要遵從他國的禮儀風俗。禮可以确定親疏、判斷嫌疑、區别同異和辨明是非。禮,要求人不要胡亂說話,不去随便讨好人,不說多餘的話。禮,不超越日常節度,不侵犯侮辱他人,更不能顯得輕佻親狎。能修養自身,還能說話算數,叫做善行。一個人行為有修養,言談有理有據,這是禮的實質。隻聽說學禮者要上門向他人求教,沒聽說授禮者跑上門去傳授他人的。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2

【原文】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争辨訟①,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②事師,非禮不親。班朝③治軍,莅④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節⑤退讓以明禮。鹦鹉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ōu)⑥。是故聖人作⑦,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别于禽獸。

【注釋】

①辯訟:辯論,争論。辨,通“辯”。

②宦學:謂學習仕宦所需的各種知識。

③班朝:謂整肅朝班。④莅:到職;居官。

⑤撙(zǔn)節:抑制、節制。

⑥麀(yōu):母鹿。泛指母獸。

⑦作:興起。

【翻譯】

品德仁義,沒有禮是不可能的;教導訓誡人民端正風俗,缺乏禮就不能完備;論辯争執,缺乏禮貌就不能解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缺乏禮就不能确定;為學習仕宦所需的知識而服侍師長,缺乏禮就不能親密融洽;整肅朝班治理軍隊,官員到位執行法令,缺乏禮就沒有官威;臨時的祭祀和定期的祭祀,供奉神靈,缺乏禮就不會顯得虔誠和莊重。因此君子以恭敬、節制、退讓來彰顯禮。鹦鹉能說話,始終是飛鳥;猩猩會說話,也始終是禽獸。現在作為人而缺乏禮貌,即使能說話,不也是禽獸的心态嗎?隻因禽獸無禮,所以父子才共一雌獸。因此聖人興起,制定禮來教育人,使人們有禮,知道将自己與禽獸區别開來。

【原文】

太上①貴德,其次務施報②。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③。

【注釋】

①太上:指猶太古,上古。

②施報:謂有所施與,則有所報答。

③懾:指膽怯,困惑。

【翻譯】

上古時以德為貴,後世才講究施惠和報答。禮崇尚有往有來。施惠于人而人不來報答,這不符合禮;别人施恩惠而我不去報答,這也不符合禮。人們有了禮社會就會安定,缺乏禮社會就會危險,所以說:“禮是不能不學的。”所謂禮,就是要自我謙卑而尊重别人,即使是挑着擔子做買賣的人,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品德,更何況富貴的人呢?富貴而懂得喜好禮,就不會驕橫淫逸,貧賤而懂得喜好禮,那麼内心就不會害怕和困惑。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3

【原文】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②,服官政③;六十曰耆④,指使;七十曰老,而傳⑤;八十九十曰耄(mào)⑥,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注釋】

①冠:冠禮,舉行加冠的儀式,表示已成年。

②艾:衰老,指發色蒼白如老艾草。

③官政:指國家的政事。

④耆: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

⑤傳:謂傳重,指把宗廟主的地位傳給嫡長子。

⑥耄(mào):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

【翻譯】

人一生中,十歲叫作幼,開始學習知識技能;二十歲叫作弱,這時要行冠禮;三十歲叫作壯,這時正當娶妻成家;四十歲叫作強,可以進入仕途做官;五十歲叫作艾,就有能力可以處理國家的政事了;六十歲叫作耆,可以指使别人了;七十歲叫作老,可以将主持宗廟祭祀的事傳給嫡長子;八十歲、九十歲叫作耄,七歲叫作悼。幼年和幼年齡段的人,即使有罪,也不施加刑罰。百歲叫作期,由人贍養,頤養天年。

【原文】

大夫七十而緻事①。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②,行役以婦人。适四方,乘安車③。自稱曰老夫,于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注釋】

①緻事:猶緻仕。辭官。

②幾杖:坐幾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

③安車: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

【翻譯】

大夫到了七十歲就要辭官退休,如果不同意他辭官,就一定要賜給他坐幾和手杖,出外辦事要派人照顧,出使四方要乘坐安車,他可以自稱為老夫,但在自己國家時還是稱名。他國使者來訪,一定要将本國的制度向他們講清楚。隻要是向年紀大的人請教,一定要拿着坐幾和手杖跟随着他。長者問話,不用謙讓的态度回答,這是不符合禮儀的。

【原文】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①,昏定而晨省,在醜夷②不争。夫為人子者,三賜③不及車馬。故州闾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④也,執友⑤稱其仁也,交友稱其信也。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

【注釋】

①清:涼,清涼。

②醜夷:指同輩,同類的人。

③三賜:指三命之賜。

④弟:同“悌”,孝悌。

⑤摯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譯】

作為子女的禮儀,冬天要讓父母感到溫暖,而夏天要使父母感到涼爽,傍晚要為父母鋪好枕席,而早晨要向父母問安,不和同輩人發生争執。做兒子的,要做到三命之賜而不接受車馬,因此州、闾、鄉、黨的人都會稱贊他孝順,兄弟親戚也會稱贊他慈愛,一起做官的人都稱贊他孝悌,志同道合的朋友會稱贊他仁愛,和他有交往的人都稱贊他講誠信。見到和父親志同道合的朋友,别人不說上前就不會輕易上前,不說退下就不會退下,不發問就不敢随便回答。這些都是孝子的行為。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4

【原文】

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①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随②之。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為人子者,居不主奧③,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飨④不為概⑤,祭祀不為屍。聽于無聲,視于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zī)⑥,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懼辱親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财。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孤子當室,冠衣不純采。

【注釋】

①恒:平常。

②肩随:指并行而稍退後。

③主奧:坐于尊位。奧,屋内西南角,平時為尊者所坐之處。

④食飨:謂以酒食宴請賓客或祭祀宗廟。

⑤概:刮平量器的木棒。指限量。

⑥訾(zī):毀謗,非議。

【翻譯】

做兒子的,外出一定要告訴父母,回家後一定要面告父母;出遊一定要有規律,所學的一定是正業,平常說話不稱自己年老。比自己年長一倍的人,就像父親一樣服侍他;比自己年長十歲的人,就像兄長一樣服侍他;比自己年長五歲的人,就可以與他并行而稍後一些。五個人聚坐在一起,則一定要為年長者另外設立坐席。做兒子的,起居不能占據室中西南角的位置,坐不能坐在席的正中,走路不能走在路的中間,站立不能站在門的中央。宴請賓客時不能擅自做主決定限量,祭祀時不充當代替神靈受祭的人。能在無聲中聽到自己應該聽到的,能在無形中看到自己應該看到的。不攀登高處,不靠近深淵,不随便非議,不随便嬉笑。孝子不在暗中做事,不登臨危險的地方,擔心使父母受辱。父母在世時,不能對朋友以死相許,不能私存錢财。做兒子的,父母在世時,帽子和衣服不能鑲白邊。孤子主持家事,帽子和衣服不能繡彩邊。

【原文】

幼子常視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傾聽。長者與之提攜①,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èr)②诏之,則掩口而對。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向長者所視。

【注釋】

①提攜:牽扶,攜帶。

②辟咡(èr):謂交談時側着頭,不使口氣觸及對方,以示尊敬。

【翻譯】

對小孩子要經常拿正确的思想來教育他,而不能用欺騙的方式教育他。小孩子不穿皮裘和裙裳,站立時要端正,側耳傾聽不歪頭。長者牽着小孩子行走時,小孩子應該用雙手捧着長者的手。小孩子在長者身後,或在長者身旁,長者傾頭與小孩子說話,而小孩子要用手掩住口來回答。跟随先生走路,不能走到前面與别人說話。在路上遇見老師,應快步前進,站直身體向老師拱手緻敬。老師與你說話就回答,不與你說話就快步退下。跟随長者登上丘陵時,一定要面向長者所看的方向。

【原文】

凡與客入者,每門讓于客。客至于寝門①,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②而入。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客若降等,則就主人之階。主人固辭,然後客複就西階。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③聚足,連步以上。上于東階則先右足,上于西階則先左足。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堂上接武④,堂下布武⑤,室中不翔⑥。并坐不橫肱⑦。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注釋】

①寝門:古禮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大夫二門。最内之門曰寝門,即路門。後泛指内室之門。

②肅客:迎進來客。

③拾級:逐級登階。

④接武:步履相接。謂小步前進。

⑤布武:足迹分散不重疊。謂疾走。

⑥翔:指走路時張開雙臂。

⑦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翻譯】

凡是主人與來客一起進門,每經過一個門,主人都要讓來客先進。當來客走到寝門前時,主人要先入内鋪設坐席,然後再出來迎客人。來客一再推辭後,主人就引導來客進門。主人進門向右走,來客進門向左走。主人來到東階前,來客來到西階前。來客的地位如果低于主人,就要到主人的階前,主人一再推辭,然後來客再回到西階前。登階之前主人與來客謙讓一番,然後主人先登階,來客跟随而登,登階時是前腳登上而後腳随之并立,兩腳連步相随向上。登東階就先邁右腳;登西階就先邁左腳。在帳幔和簾子的外邊不要小步快走,在廳堂上不要小步快走,拿着美玉不小步快走。在廳堂上行走要小步前進,堂下可以快速行走,在室内不可以張開手臂行走。一起坐的時候不要橫着胳膊。把東西交給站着的人不用下跪,把東西交給坐着的人不能站着。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5

【原文】

西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若非飲食之客,則布席,席間函丈①。主人跪正席,客人跪負席而辭。客徹②重席③,主人固辭。客踐席,乃坐。主人不問,客人不先舉。将即席,容毋怍④。兩手摳衣去齊⑤尺,衣毋撥,足毋蹶。

【注釋】

①函杖:亦作“函杖”。原謂講學者與聽講者坐席之間相距一丈。後用以指講學的坐席。

②撤:撤去,撤除。

③重席:為了表示尊敬,主人給來客鋪兩重坐席。

④怍(zuò):變臉色。

⑤齊(zī):衣裳的下邊。

【翻譯】

席子如果是面朝南或朝北,那麼西方為尊;面朝東或朝西,那麼南方為尊。如果不是來飲酒而是吃飯的來客,就要為他鋪設坐席,席與席間隔一丈遠。主人跪下将席子擺正,來客要跪下用手按着席子表示感謝。來客要求撤去重席,主人則一再推辭。來客上席之後,主人才坐下。主人不發問,來客不先主動說話。來客将就席時,臉色要端莊,要用兩手提起衣裳,使衣裳的下邊離地一尺,衣裳不能擺動,行走的腳步不要急促。

【原文】

虛坐①盡後,實坐②盡前。坐必安,執爾顔。長者不及,毋儳(chán)言③。正爾容,聽必恭。毋剿說④,毋雷同。必則古昔⑤,稱先王。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則起,請益則起。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侍坐于所尊,敬無餘席。見同等不起。燭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燭不見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讓食不唾。

【注釋】

①虛坐:謂非進餐時的坐法。相對于“食坐”而言。

②食坐:指進餐時的座位。

③儳(chán)言:謂别人說話未完便插話,打斷别人的話題。

④剿說:抄襲别人的言論為己說。

⑤古昔:往昔;古時。

【翻譯】

不飲酒吃飯要盡量靠席後坐,飲酒吃飯就要盡量靠席前坐。坐必須安穩,要保持你的容顔。長者沒有同你談話,就不要插話。要端正你的儀容,聽講必須恭敬。不要抄襲别人的學說,也不要與别人雷同,必須效法古代的正道,稱引先王的教誨。在老師跟前陪坐,老師提問,要等老師把話說完了再回答。向老師請教問題要站起身,一遍聽不懂,請老師再講一遍也要起立。父親召喚不要答應“諾”,老師召喚不要答應“諾”,要用“唯”回答同時起身行動。在所尊敬的人跟前陪坐,要恭敬地坐在席端距離尊者最近的地方而不使自己的前面留有餘席。見同輩的人進來不用起立。到天黑時,有人點了火燭送來要起立。到吃飯時,有人把飯送來要起立。有尊貴的來客到來要起立。火燭不要等到燒到根部再換。在尊貴的來客面前不要呵斥狗。向來客讓食的時候不要吐唾沫。

【原文】

毋側聽,毋噭應①,毋淫視②,毋怠荒③。遊毋倨④,立毋跛⑤,坐毋箕⑥,寝毋伏。斂發毋髢(dí)⑦,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qiān)⑧裳。侍坐于長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當階。就屦,跪而舉之,屏于側。向長者而屦,跪而遷屦,俯而納屦。

【注釋】

①噭應:高聲急應。

②淫視:流轉眼珠斜看。

③怠荒:懶惰放蕩。

④倨:傲慢。

⑤跛:單足踏地。

⑥箕:臀部着地,兩腿前伸。

⑦髢(dí):假發。

⑧褰(qiān):揭起。

【翻譯】

聽别人說話時不要側着耳朵,應答時不要大嗓門,不要轉動眼珠斜看,不要懶惰放蕩。走路的姿态不能太傲慢,站立時身體不要偏斜,坐時不要伸開兩條腿,睡覺不要趴着身子,頭發不要披散下垂要束好,帽子不要摘下,勞作的時候身體不要裸露在外,天熱時不要揭起衣服。在長者身邊陪坐,不要将鞋子穿上堂,也不能在台階上解鞋帶。穿鞋時,要跪着取鞋,取完後到一旁穿上。為長者穿鞋要面向長者,先雙膝跪地将鞋取出,再彎下身子為長輩穿上。

【原文】

離坐離立,毋往參焉。離立者,不出中間。男女不雜坐,不同椸(yí)枷①;不同巾栉②。不親授。嫂叔不通問,諸母③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親。故日月以告君,齊戒④以告鬼神,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買妾不知其姓則蔔之。寡婦之子,非有見焉,弗與為友。

【注釋】

①椸(yí)枷:二者均指衣架。枷,通“架”。

②巾栉: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

③祖母:庶母。

④齊戒: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絕嗜欲,使身心潔淨,以示虔敬。

【翻譯】

看到兩個人坐在一起,或者是兩個人站在一起,就不要再往那擠了。看到兩個人站在一起,就不要從他們中間穿過。男女不要混雜坐在一起,晾挂衣服不共用一個衣架,不共用毛巾和梳篦,不親手給對方東西。嫂子和小叔子見面不相互問候。不可讓庶母為自己洗衣服。男人在外面的職事不要說給家中的婦女,家中婦女們的職事也不要拿來煩擾男人。女子答應結婚,就要系纓,不是因為重大變故則不能進入她的屋門。姑姑、姐妹、女兒出嫁後回到家裡,兄弟不與她們同席而坐,也不能與她們共用一個餐具吃飯。父親與女兒也不能同席而坐。男女之間不通過媒人,相互之間不得知道姓名;沒有接受聘禮,雙方不交往相親。因此将結婚的日期報告給君王,雙方都要沐浴更衣,戒絕嗜欲以祭告神靈,準備酒食招待鄉親、同事、朋友,用來強調這之間的分别。娶妻不娶同姓的女子,因此買妾如果不知道姓氏就要用占蔔來決定吉兇。寡婦的兒子,如果不是有見識,就不要和他交朋友。

【原文】

賀取妻者,曰:“某子使某,聞子有客,使某羞。”貧者不以貨财為禮,老者不以筋力①為禮。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隐疾②,不以山川。男女異長,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

【注釋】

①筋力:指體力。

②隐疾:指位于體表而不暴露于衣外的某些疾患。

【翻譯】

祝賀娶妻的人說:“某人派我前來,聽說您有來客,派我将禮物進獻給您。”貧窮的人不必以财物作為禮物,年老的人不以體力為禮。給兒子取名不用國家的名稱,不用日月的名稱,不用身體隐蔽處的疾病的名稱,不用山川的名稱。男女分别按長幼排行。男子到了二十歲的時候,要為他舉行冠禮,并為他取字,但在父親面前凡兄弟都互相稱名,在君王面前凡臣僚也都互相稱名。女子答應結婚後,要為她舉行婚禮,并為她取字。

【原文】

毋抟飯①,毋放飯,毋流歠(chuò)②,毋咤食③,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④,毋揚飯⑤。飯黍毋以箸。毋嚃(tà)羹⑥,毋絮羹⑦,毋刺齒,毋歠醢(hǎi)⑧。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窭”(jù)⑨。濡肉⑩齒決,幹肉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于客,然後客坐。

【注釋】

①抟飯:捏飯成團。

②流歠(chuò):大口喝湯。歠:喝,飲。

③咤食:進食時口中作聲。

④固獲:謂獨占和争取食物。

⑤揚飯:揚去飯的熱氣。

⑥嚃(tà)羹:謂飲羹不加咀嚼而連菜吞下。

⑦絮羹:加鹽、梅于羹中以調味。

⑧醢(hǎi):用肉、魚等制成的醬。

⑨窭(jù):貧窮,貧寒。

⑩濡肉:煮爛的肉。

【翻譯】

不要将食物捏成團狀去吃,不要将手中的飯放回食器。不要大口喝湯。吃飯時口中不要發出聲音,不要啃嚼骨頭,不要将拿起的魚肉再放入食器中,不要将骨頭扔給狗,不要獨占和争取某一食物,不要為使飯快點涼而揚去飯的熱氣。吃黃米飯不要用筷子,喝羹湯不要不加咀嚼而連菜吞下。不要自己往羹湯中加調料。不要在吃飯時剔牙。不要像喝羹湯一樣喝醬。來客往羹湯中添加調料,主人就要以家人不善于烹饪來道歉。來客有喝醬的,主人就要以家貧以緻禮不周來道歉。煮爛的肉要用牙咬開來吃,幹肉不用牙咬,而要用手撕開吃。吃烤肉不要大口吃。吃完飯以後,來客要向席前跪下,收拾剩下的食物交給服侍的仆人。主人站起來,對來客親自收拾飯菜加以推辭,然後來客才坐回座位。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6

【原文】

侍飲于長者,酒進則起,拜受于尊所①。長者辭,少者反席而飲。長者舉未釂(jiào)②,少者不敢飲。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賜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懷其核。禦食③于君,君賜餘,器之溉(gài)④者不寫,其餘皆寫。馂(jùn)⑤餘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

【注釋】

①尊所:陳列酒的場所。

②釂(jiào):飲盡杯中酒。

③禦食:謂君長進食時在一旁侍候。

④溉(gài):洗滌。

⑤馂(jùn):指吃剩下的食物。

【翻譯】

陪年紀大的人飲酒,年紀大的人遞酒給晚輩,晚輩就要站起來,到陳放酒的地方去向長輩行拜禮而後接受酒。年紀大的人對晚輩向自己行拜禮表示謙讓,而後晚輩返回到席位上飲酒,長者隻舉杯而沒有飲盡杯中的酒時,晚輩就不能喝。年紀大的人賜給食物,晚輩或身份低下的人不敢推辭。如果在君王面前接受君王所賜的果品,其中有核的則要把果核放進懷裡。服侍君王吃飯,君王将剩下的食物賜給你,如果食物是盛在可以洗滌的器具中,就不要倒在别的器具中;其餘盛在不可洗滌的器具中的食物,都要倒在可以洗滌的器具中再吃。吃剩下的食物不能用以祭祀,父親吃剩下的飯不能用來祭奠兒子,丈夫吃剩的飯不能用來祭奠妻子。

【原文】

禦同①于長者,雖貳②不辭,偶坐③不辭。羹之有菜者用梜(jiā)④。其無菜者不用梜。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绤。為大夫累⑤之,士疐(dì)⑥之,庶人龁(hé)⑦之。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⑧,琴瑟不禦。食肉不至變味,飲酒不至變貌,笑不至矧(shěn)⑨,怒不至詈⑩。疾止複故。有憂者側席而坐,有喪者專席而坐。

【注釋】

①陪同:陪同長者參加别人宴請長者的宴飲。

②貳:增添。

③獨坐:陪坐。

④梜(jiā):筷子。

⑤累:裸露,意謂不用巾覆蓋。

⑥疐(dì):古通“蒂”,瓜果的蒂。

⑦龁(hé):咬。

⑧不惰:戲笑輕慢之言。

⑨矧(shěn):齒龈。

⑩詈:罵,責罵。

【翻譯】

受邀陪侍年長者用餐,待遇與年長者相同,雖然主人進上雙份食物也不推辭;作為陪客與主客并坐而食,也不推辭主人所進上的食物。羹湯中有菜的,就用筷子吃;那些沒有菜的羹湯,就不用筷子吃。為天子削瓜,去皮後要切作四瓣,再從中間橫切開來,以細葛布覆蓋。為君王削瓜,去皮後切成兩瓣,再從中間橫切開來,以粗葛布覆蓋。為大夫削瓜,削皮後切成兩瓣而不覆巾;為士削瓜,削皮後隻要橫切一刀,去除瓜蒂。熟人隻要去除瓜蒂就啃着吃。父母生病時,做兒子的戴帽子會顧不上梳頭,走路顧不上注意姿勢,說話顧不上講究辭藻,琴瑟也不彈奏了,吃肉少到不能改變食物的滋味,飲酒少到不緻改變臉上的顔色,笑不露出齒龈,怒不指責罵人。等父母的病好了,才恢複原來的常态。心中有憂患的人自己獨席而坐。為父母服喪的人隻坐單席。

【原文】

博聞強識而讓①,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禮曰:“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為君屍者,大夫士見之,則下之。君知所以為屍者,則自下之。屍必式,乘必以幾。

【注釋】

①讓:謙讓。

【翻譯】

有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而又謙虛,厚道、品行良好又不懈怠,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君子。君子不求人喜歡自己,也不求人忠于自己,以使交情得以保持下去。《禮》書上說:“君子抱孫不抱子。”這是說孫子可以在祭祀時充當祖父的屍,兒子則不可以充當父親的屍。代表君主受祭的人,大夫、士見了,就要下車給他行禮。君王知道了充當先君屍的人,就要親自下車行禮。屍必須在車上扶着扶手行禮,屍上車時必須用幾墊腳。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7

【原文】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四郊多壘①,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廣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臨祭不惰。祭服敝則焚之,祭器敝則埋之,龜敝則埋之,牲死則埋之。凡祭于公②者,必自徹③其俎(zǔ)④。

【注釋】

①四郊多壘: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受到敵軍侵擾。形容外敵入侵,國家多難。

②祭于公:幫助君王祭祀。

③徹:同“撤”,撤去。

④俎(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翻譯】

對于父親的仇人,不能與他共同生存于天地之間;對于兄弟的仇人,要随時攜帶兵器準備去殺死對方;對于朋友的仇人,不要和他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國都的四周有很多壁壘,說明國家不是很太平,甚至是多難,這是當臣子的恥辱;土地廣大,卻荒廢而得不到治理,這是士的恥辱。參加祭祀時不可怠惰。祭服壞了就燒掉,祭器壞了就埋掉,蔔筮用的龜甲和蓍草壞了就埋掉,祭祀用的牲畜死了就埋掉。凡是幫助君王祭祀的,祭後一定親自撤去祭祀的禮器。

【原文】

卒哭①乃諱。禮:不諱嫌名②;二名不偏袒。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詩》《書》不諱,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③、小功④不諱。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注釋】

①卒哭:古代葬禮,百日祭後,止無時之哭,變為朝夕一哭,名為卒哭。

②嫌名:與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

③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喪服,比“齊衰”稍細,比“小功”稍粗。“功”同“工”,意思是做工很粗,故稱“大功”。這種喪服要穿九個月。比如,為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等服喪,已婚女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喪,都要穿這種喪服。

④小功: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喪服,比“大功”稍細,故稱“小功”。這種喪服要穿五個月。比如,為本宗的曾祖父母、堂姑母、已出嫁的堂姊妹等服喪,為母系一支中的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喪,都要穿這種喪服。

【翻譯】

早晚為死者痛哭的忌諱。按照禮的規定:不避諱同音的名字。兩個字的名不必同時都避諱。得以服侍過父母的,就要避諱祖父母的名字。如果沒有來得及服侍父母的,就不必避諱祖父母的名字。在君王的住所不用避私人的忌諱,在大夫面前要避君王的名諱。讀《詩》《書》時可以不避諱;寫文章時可以不避諱,在廟中祝告時可以不避諱。君王夫人的家諱,即使當着君王的面,臣也可以不避諱,這是因為婦人的家諱不出家門的緣故;服大功、小功期間可以不避死者的忌諱。進入他國的國境要先了解這個國家有什麼禁忌。進入他國的都城要先打聽當地的風俗。進入别人的家門要先問明這家的忌諱。

【原文】

君車将駕,則仆執策立于馬前。已駕,仆展軨(líng)①效駕②,奮衣由右上取貳綏③,跪乘,執策分辔,驅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車,則仆并辔授綏。左右攘辟,車驅而驺。至于大門,君撫仆之手,而顧命車右④就車。門闾、溝渠必步。凡仆人之禮,必授人綏。若仆者降等則受,不然則否。若仆者降等,則撫仆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客車不入大門。婦人不立乘。犬馬不上于堂。

【注釋】

①展軨(líng):察看車輛,表示對乘坐者的尊敬。

②效駕:試車。

③貳綏:副繩。供登車人拉手用繩,有正副兩條,仆執貳綏而登。

④車右:随行衛士。

【翻譯】

君王的車将套馬出行,駕車的人就要拿着馬鞭站在馬前。馬車套好後,駕車的人要察看車輛試車,然後抖落衣服上的灰塵,拉住副繩從車的右邊登車,跪乘在車上,雙手分别握住缰繩與馬鞭,驅車試行五步之後再站起來。君王出來走到車前時,駕車的人要把馬缰繩合并于一手而用另一隻手将繩交給君王。左右群臣都退讓避開,車前進時群臣都快步緊跟,一直到大門,君王按住駕車人的手,而回頭命随行衛士上車。凡經過門、溝渠時,随行衛士一定要下車步行。凡駕車仆人之禮,一定要把繩遞給乘車的人。如果駕車人的身份比乘車人的身份低,乘車的人就接受他所交給的繩,否則就不要接受。如果駕車人的身份比乘車人的身份低,乘車的人就按住他的手再接受,否則乘車的人要從駕車人的手下面取過繩。來客的車不能駛入主人家的大門。婦女不站着乘車。狗和馬不能牽到堂去的。

【原文】

故君子式黃發①,下卿位,入國不馳,入裡必式。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禦之。介者不拜,為其拜而蓌(cuò)②拜。祥車③曠左,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左必式。仆禦婦人,則進左手,後右手。禦國君,則進右手,後左手而俯。國君不乘奇車。車上不廣欬(kài)④,不妄指。立視五雟(guī)⑤,式視馬尾,顧不過毂。國中以策彗恤勿驅,塵不出軌。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載鞭策⑥,不敢授綏,左必式。步路馬,必中道。以足蹙路馬刍有誅,齒路馬有誅。

【注釋】

①黃發:指年老;亦指老人。

②蓌(cuò):半跪半蹲。

③祥車:死者生前所乘之車,葬時用為魂車。

④欬(kài):咳嗽。

⑤雟(guī):規,車輪周長。

⑥鞭策:馬鞭子。

【翻譯】

所以君王乘車遇見老人要憑轼行禮,經過卿的朝位要下車,進入國都以後不能趕馬快速奔跑,進入裡巷一定憑轼緻敬。君主傳召臣子,即便來傳達诏令的人地位低下,大夫、士也必須要親自相迎。穿铠甲的人不便行跪拜之禮,因舉止不便、動作失調反而會顯得失禮。送葬時的婚車要空着左邊的位子。臣乘君車不要将左邊的位子空着,在車子左邊就一定要俯身憑轼。為婦人駕車時,仆人應把左手放在身前,右手放身後。仆人為君王駕車,将右手放在前面,左手放在後面并微俯身以示恭敬。君王不乘奇邪不正的車。在車中不大聲咳嗽,不指手畫腳。立乘在車上隻能看到車輪轉五周的距離,憑轼行禮時要看着馬尾,回頭看時目光不得超過車輪中心的圓木。在都城中用竹掃帚搔摩馬身以驅趕馬,車經過時的塵土不能飛出車轍。君王經過宗廟要下車,看到祭祀用的犧牲要憑轼行禮。大夫、士經過君王門前要下車,看見君王的車馬要憑轼行禮。乘坐君王的車馬,一定要穿朝服,馬鞭放在車上,不能接受别人送給的拉手,在左邊必須依附着車轼。牽着君王的馬行走,一定要走到路的中間。用腳踐踏了君王的馬的草料要受罰,探問君王的馬的年齡的人要受到責罰。

禮記全文及譯文txt(禮記原文譯文一)8

喜歡的話請轉發點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素材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同時文章僅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