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無聲無息中?時光在歲月裡成長,愛在思念裡成長關于“爺爺”的稱呼,已然丢失多年,但爺爺的音容笑貌和有關爺爺的記憶卻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珍藏着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那些深藏在腦海裡的記憶,都以一種最溫暖的方式存在着,成長着每每思念起爺爺,那些熟悉的場景就如電影一般,一幕幕的浮現了出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愛在無聲無息中?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時光在歲月裡成長,愛在思念裡成長。關于“爺爺”的稱呼,已然丢失多年,但爺爺的音容笑貌和有關爺爺的記憶卻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珍藏着。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那些深藏在腦海裡的記憶,都以一種最溫暖的方式存在着,成長着。每每思念起爺爺,那些熟悉的場景就如電影一般,一幕幕的浮現了出來。
『一』
爺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排行最小,曾祖父和曾祖母對他嬌生慣養,寵愛有加。這讓爺爺從小養成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閑的壞習慣。18歲與奶奶成親後,爺爺的一些惡習雖收斂了些,但懶惰的習慣卻絲毫沒有改變。聽奶奶說,姑媽出生時,爺爺正在鎮上的茶館裡喝茶聽評書。鄰居喊他回家,他卻回了句“我又不會接生,喊我回去有什麼用?”鄰居搖了搖頭走開了。父親出生時,奶奶懷的是雙胞胎。因為營養不良,瘦弱的奶奶已經拼盡了全身的氣力,可還是生不下來,曾祖母和接生婆急得滿頭大汗。正在這時,爺爺被鄰居喊了回來。奶奶看到爺爺回來,臉上浮出了欣慰的微笑,仿佛渾身又有了力氣。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幾番努力後,奶奶艱難地産下了父親和叔叔。看到平安降生的一對孿生兒子,爺爺高興極了。當即就給他們取了名字,大的叫“轉”,小的叫“細”。因為爺爺沒有文化,在他的淺意識裡,大點的身子就粗點,小點的身子就細點。因當時“粗”的諧音是“轉”,所以父親的名字上就有了這個“轉”字。因為“轉”是多音字,後來父親這個名字還鬧出許多笑話,常常被别人念成“轉”(zhuàn)。
在叔叔八個月時不幸染上風寒,幾經治療後還是夭折了。因為家庭的貧困,再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剛滿11歲的姑媽就被爺爺送給了姑父家做童養媳,受盡了寄人籬下的屈辱。在她14歲那年,就被強迫與大她十歲的姑父成親了。14歲,還隻是未成年的孩子,可想姑媽曾經飽受了多少苦難和痛苦。所以,姑媽心裡對爺爺有着深深的怨恨。直到爺爺中風卧床不起,姑媽都不願意來照顧他。或許,姑媽對爺爺的怨恨已經成了難以化解的心結。爺爺也曾經在我面前提起過有關姑媽的往事,他說并不是他心狠,而是那時家裡實在是太窮了,把姑媽送人做童養媳也是生活所迫。每當提起姑媽凄苦的童年,爺爺的眼裡總會飽含淚水。雖然,爺爺不曾過多的表露他所經曆的滄桑。但從他飽經風霜的臉上,我仿佛看到了爺爺被貧困生活所逼迫時的無奈和辛酸。不知為什麼,我就是能理解爺爺。他所說的每句話,我都相信;他所做的每件事,我都理解。
因受伯母娘家人的挑唆,伯母與伯父結婚後,就與爺爺結下了怨,不久他們就搬出家自立門戶,不再與爺爺往來。按當時農村的贍養規定,長子撫養父親,次子撫養母親。可自私的伯母卻堅決要撫養身體健康且還能在生産隊掙公分的奶奶,而把身體不好且不會幹活的爺爺推給了父親。可爺爺從不在我面前埋怨他們的一句不是。他說,就是伯父主動贍養他,他也不會搬到伯母家去住的。爺爺最常唠叨的就是沒給父親繼續念書,他說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那時我父親的學習成績非常得好,就是因為交不起2.5元的學費而被迫辍學了。為此父親的班主任還親自上門做爺爺的思想工作,讓爺爺想辦法繼續讓父親念書。2.5元,對那個年代的貧困家庭來說,真的是拿不出。為了成全大伯父,懂事的父親主動提出了放棄學業,下生産隊去做工了。每每提到這些,爺爺總是長歎不已,眼裡還會閃出淚花。這個時候,我總是默默地拉着爺爺的手。我明白,他其實是想讓父親繼續讀書的,隻是迫于現實生活的壓力,爺爺不得不委屈了父親。
從我記事起,耳邊聽到的都是有關爺爺好吃懶做的種種不是,可我從來都不相信,甚至還會為爺爺抱不平。因為在我的心目中,爺爺是我最愛的人。不管别人怎麼看他,但他對我的疼愛是最多的。用奶奶的話說,隻有對我,爺爺才是這般的疼愛;用媽媽的話說,隻有我才能吃到爺爺的東西;用父親的話說,隻有我的話爺爺才能聽的進。或許,我是他的長孫女,又或許我與他有緣。我一生下來,他就疼愛有加,百般呵護。為給我起乳名,他還與父親發生過争執。當時,爺爺給我起了乳名叫“玉蘭”,寓意我長大後能如玉蘭般冰清玉潔,高貴典雅。可父親說起這個名字不好,在新時代聽起來有點俗了。爺爺一聽就不高興了,最終,父親還是沒拗過爺爺。盡管,後來父親為我重起了名字,但“玉蘭”這個乳名,一直被爺爺叫着,直到他臨終。
『二』
爺爺沒有文化,也沒有手藝特長,他不願意去生産隊憑苦力掙公分,就長期閑在家裡無所事事。直到我出生後,才開始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并主動承擔起照顧我的責任。與妹妹相比,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聽媽媽說,我一生下來,爺爺倍加喜歡。或許,我是她的長孫女,又或許我與他是同一個屬相。在我滿月後不久,媽媽就去生産隊掙公分了。每天,就是爺爺帶着我,從喂飯到洗尿布,爺爺忙得不亦樂乎,舍不得讓我受一丁點兒的委屈。爺爺從接手帶我的第一天就對父母親說:“我隻管這一個孩子,以後不管你們生男生女,我都不會再管了。”果然,随着妹妹的出生,爺爺表現得很冷漠,抱都不抱一下。可憐的妹妹,不到兩個月就被母親關在房間裡,躺在一個四周用木條圍着的搖窩裡動彈不得。任憑妹妹哭啞了嗓子,全身都被汗水和尿液浸濕,爺爺也不聞不問。直到中午,母親才會急急趕回來給她喂奶、換尿布。在妹妹學步前,就一直睡在小搖窩裡。因為長期的被關在房間裡,不與外界溝通,妹妹到兩歲多才會走路,五歲多才會說話。為此,母親對爺爺積怨很深,常常在父親面前抱怨說,妹妹是抱養來的孩子。對于爺爺的自私和狠心,忠厚的父親也無可奈何。
印象最深刻的是爺爺和母親吵架。有次,因為生産隊趕任務加班,父母急匆匆地回到家時已經天黑了。還沒進門就聽到妹妹嘶啞的哭叫聲。母親急忙打開房門,發現妹妹正坐在床上哭得嗓子都啞了。她的全身都濕透了,分不清是淚水、口水、汗水還是尿液。再一看妹妹臉上、身上布滿了被蚊子咬後留下的紅斑點。母親再一擡頭,蚊帳裡黑壓壓歇息了幾百個喝飽妹妹血的蚊子。母親心疼的心都碎了,她緊緊把妹妹抱在懷裡,放聲大哭。父親關上蚊賬,拼命拍打着一個個蚊子,那一抹抹鮮豔的血染紅了父親的手心,也刺痛了父親的心。安頓好妹妹,母親沖到爺爺的房間,看到爺爺正消遙地坐在床上,一邊哼着黃梅調子,一邊給熟睡中的我扇扇子。母親大聲質問爺爺為什麼聽不見妹妹的哭聲。爺爺冷冷地回了句“沒聽見”。把母親氣得指着爺爺就大罵起來。爺爺氣得脹紅了臉,一邊回罵着,一邊拿起術邊的小闆凳準備向母親砸去。被驚醒的我吓得死死地抱住爺爺,哭着乞求爺爺放下手裡的闆凳。爺爺一看我滿臉的淚水,立即就心軟了,放下了手裡的闆凳。這時父親連忙将母親拉回了房間,一場即将發生的公媳惡戰在我乞求的哭聲中平息了。此後,爺爺和媽媽不再說話,而爺爺對我卻更加疼愛了。
爺爺會做幾個拿手菜,最拿手的就是陶罐焖肉,當然也是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那時,爺爺隔幾天就要上街賣一次雞蛋,每次回來都要買兩根油條和一塊五花肉。油條,是給我放學後當點心的;五花肉,則是爺爺和我午餐的一道美食。爺爺把五花肉洗淨後,切成薄薄的片放進陶罐,然後加好作料後放入竈塘裡用小火焖熟。那個撲鼻的香味啊,站在屋外都能聞到。每當看到我垂涎欲滴的樣子,爺爺總是點着我的小鼻子說“小饞貓”。五花肉那肥而不膩的美味,滑溜溜的入嘴即化的感覺,至今還回味無窮。
在村後有一個叫陶梅的中年女人,因為突然死了丈夫而精神崩潰一下子就急瘋了。她每天污頭垢面的到處亂竄,嘴裡還不住地喃喃自語。每每遇上她,孩子們都會吓得躲得遠遠的。隻要哪家孩子不聽話,一句“陶梅來了”,孩子立刻就會老實了。所以,“陶梅”,成了當時精神病的代名詞,也成了大人用來吓唬孩子的專用詞。可爺爺卻從來沒有用“陶梅來了”吓過我。他告訴我,陶梅是一個苦命的女人,雖然她瘋了,但她内心還是善良的。隻要不去招惹她,她是不會輕易傷害人的。為了打消我的顧慮,爺爺還帶着我在陶梅的面前轉了幾圈。果然,陶梅對我沒有一點惡意,還會對我露出微笑。以後,遇上陶梅,我不再吓得跑開了。我的膽小,也是從那次被爺爺慢慢改變過來的。
别看爺爺寵着我,慣着我,但在生活細節方面卻嚴格要求我,并給我制定了許多規距。比如吃飯前,一定要洗手;吃飯時,左手一定要扶碗,手拿筷子的姿勢要端正,咀嚼時嘴巴不能發出聲響,飯粒不能灑在桌子上。筷子夾菜時夾哪就是哪,不許挑更不許翻;吃完飯後,碗裡的飯粒要吃幹淨,筷子要整齊地放在碗的中央。有次,我不小心把飯粒灑在了桌上,我裝作沒看見,繼續吃飯。爺爺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節約糧食要從一粒米做起,快把飯粒拾起來吃了。”我乖乖地把飯粒拾起放在嘴裡。爺爺常說,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端莊賢淑,吃要有吃相,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姿,說話要有禮貌,不能大聲,笑不能露齒,做事要細心,不能丢頭忘尾等。總之,爺爺把我當成了大家閨秀來調教了。
『三』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便是聽爺爺講故事。不僅是因為爺爺講得精彩動聽,更多的是我能從爺爺講的故事中得到智慧的啟發和心靈的成長,悟出許多人生的道理。星光燦爛的晚上,我就喜歡和爺爺坐在院子裡欣賞夜景,纏着爺爺給我講故事。别看爺爺沒上過學,可對一些曆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說起來卻滔滔不絕。什麼《八仙過海》、《牛郎織女》、《白蛇傳》等神話故事,爺爺說起來繪聲繪色,時不時爺爺還會唱上一段,說到精彩處,爺爺還會故意放慢腔調讓我着急。這個時候我就拉着爺爺的手,連着嗲聲地喊着“爺爺接着說啊”。然後爺爺笑着點頭後,繼續聲情并茂地說着。我聽得簡直是入了迷。最記憶深刻的是爺爺給我講過的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仙人想點化一個凡人成仙,于是,他就喬扮成一位白發蒼蒼,衣衫褴褛的老者,在路邊賣芋糖的老者。同樣的芋糖,大的一文錢六個,小的一文錢三個。這樣,人們争着買大的芋糖,而小芋糖一直無人問津。可這位仙人依然撫着胡須笑迎每一位顧客。幾天後,來了一位六七歲的男童,他遞給仙人一文錢說:“老爺爺,我買小芋糖。”“孩子,小芋糖比大芋糖貴,但口味是一樣的,你還是買大芋糖劃算。”“老爺爺,我就是看你太辛苦了,所以才要買你的小芋糖,我少吃三顆芋糖,卻能讓你多掙一文錢,我願意啊。”就這樣,小男孩每天都來買一文錢的小芋糖,可他每次總要留一個,說是省給老爺爺吃。通過多次的認真觀察,仙人看重了小男孩的人品,并認定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選。于是,一個月後,這個小男孩被仙人點化成了仙。“這個小男孩子成仙後幹嘛了?”我對這個故事的結局并不滿意,當即就對爺爺刨根問底了。“當了神仙後,當然就是拯救百姓疾苦,造福人類了。”爺爺的答案讓我很滿意。那段時間,我做夢都想成為仙女。多年後的我,仍然對着那滿天燦爛的星鬥念念不忘。那裡有美麗的神話故事,也有我美好的夢想,更有我難以忘懷的快樂童年。
爺爺對我的疼愛,不僅是寵愛更多的是袒護。有次夏日的傍晚,我陪奶奶在菜地裡種菜,手上沾了一些泥。我和奶奶打了個招呼,便跑去靠菜地旁邊的小河去洗手。手一接觸到清涼的河水,頓覺渾身舒暢。我幹脆坐在河堤上,把雙腳伸進水裡撲騰起來。正當我準備站起來時,鄰居陳爺爺來挑着兩隻木桶來擔水。一聲“陳爺爺”還沒喊出口,就被他一隻晃動的木桶撞到了。瘦弱的我經不過木桶晃動的慣性,我一下就跌落了河中。陳爺爺吓壞了,連忙跳下河把我救上了岸。然後,抱着我把我送回了家。爺爺看着渾身濕漉漉的我,就知道我落水了。他一邊從陳爺爺手裡接過我,一邊向陳爺爺連聲道謝,還從裡屋裡拿出8個雞蛋表示謝意。陳爺爺也沒推辭,接過雞蛋就走了。這時,奶奶聞聲趕回來,還沒進門就遭到爺爺的破口大罵,拿起一根棍子就想打奶奶。看到爺爺對奶奶這樣兇,驚吓過度的我大哭起來。爺爺看我哭出聲了,連忙放下了手裡的棍子。奶奶沒有理會爺爺,一邊給我換衣服,一邊默默地念叨着“小乖乖,不要怕。”經過兩天的調整,我走出了落水受驚吓的陰影,恢複了往日的活潑。于是,我告訴爺爺,當時是陳爺爺不小心把我碰下水的。”爺爺一聽火冒三丈,“這個死老頭,把我孫女撞下水了,還來冒充救人英雄。不行,我得把那8個雞蛋要回來。”奶奶說:“算了,給就給了,哪有再要回來的道理。再說人家也沒說是他救的,是你主動給他雞蛋的。”爺爺瞪了一眼奶奶後,就急匆匆趕往陳爺爺家。至于8個雞蛋是怎麼要回來的,我不得而知,但從此爺爺又多了個“老賴”的壞名。每當聽到小夥伴背後說爺爺是“老賴”時,我總是氣得與他們争辯,然後回來告訴爺爺。而爺爺不但不生氣,還笑呵呵地說:“隻要我孫女喜歡就行了,再說你爺爺本來就是個老賴……”
『四』
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跌跌撞撞。在我六歲那年,大舅家蓋房子,父親和母親一起去幫忙,把我也帶去了。看着大人們在忙碌着,幼小的我在好奇地看着,還适時地幫大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當我端着一杯水準備去給媽媽喝的時候,沒注意一隻腳正踏在裝滿石塊的大筐繩索裡。我剛邁開腳步,腳就被繩索絆住了。随着“啪”的一聲響,我重重一場摔在地上,左額頭正好磕在一塊磚頭上。頓時,血流如注。我疼得大哭起來。聽到我的哭喊聲,大人們都跑了過來。此時的我已經疼得昏厥了。我隻是隐約記得被一雙大手抱起飛快向醫院跑去。除了能聽到媽媽的哭聲,我什麼都不記得了……突然,我被一陣刺痛驚醒,原來我已經躺在醫院的搶救室裡。醫生正在給我額頭上的傷口縫針。“爺爺,我好疼啊!”我一邊喊着爺爺,一邊掙紮着。“乖孩子,不要動,勇敢點,一會就好了。”一個慈祥的聲音從我耳邊響起,一股熟悉的煙草味鑽入我的鼻子。這不是爺爺嗎?我睜開模糊的雙眼,發現原來抱着我的正是爺爺。立刻,我仿佛忘記了頭上的疼痛,再也不掙紮了。在場的人都奇怪,這個小丫頭,怎麼一開口喊的就是她爺爺。後來,我才知道,在我被送往醫院的路上,正好遇上爺爺來接我回家。于是,爺爺就跟随着來到了醫院。
爺爺的脾氣很壞,但對我從來舍不得發脾氣。就算我做錯事了,爺爺總是耐心地教導我。但有件事,卻讓爺爺真的發脾氣了。在我七歲的那年,一個夏日的午後,太陽火辣辣的,酷暑難挨。經不住鄰居家三個小夥伴的引誘,我和他們偷偷跑到村後的一個池塘裡去學遊泳。看着清澈的池塘,摸着清涼的塘水,一陣涼爽穿透全身。我們興奮極了,脫下鞋子,四個人并排坐在河岸上用腳撲騰着水花,濺起的水珠灑在身上,真是無比的涼爽。漸漸地我們膽子大了,手拉手小心翼翼地往深水處走去,然後模仿着大人的樣子學起了挖泳。可還沒撲騰幾下,身體就要往下沉,吓得我們連忙往岸邊走。這時,遠處傳來了爺爺呼喚我的聲音。我擡頭一看,爺爺正拿着一根木棍向池塘的方向走來。我吓得趕緊上岸,鞋子也顧不上穿就向爺爺相反的方向逃去。三個小夥伴一看也趕緊四處逃竄。爺爺一邊對我大聲呼喊着站住,一邊追趕着我。我知道自己犯了錯誤,被爺爺抓住肯定要挨棍子的。于是,我拼命地往前跑。結果爺爺跑得氣喘籲籲也沒能追上我,看着爺爺在遠處拿着棍子指着我無可奈何的樣子,我突然害怕了。逃過爺爺這關,也逃不過父親這一關的。與其讓爺爺生氣,還不如主動向他承認錯誤,大不了挨一頓打。再說,爺爺這麼疼我,他不會舍得打我的。想到這兒,我主動跑到爺爺面前。還沒等我開口,爺爺就如抓小雞似的一把拎起我。我以為爺爺要打我,吓得如殺豬一般嚎叫起來。就這樣被爺爺一路拎回了家。到家後,爺爺把我扔在竈台前,厲聲說:“跪下,看你下次還敢去私自跑出去遊泳了!”我撲通跪在竈台前,連聲說“爺爺,我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盡管我一再地認錯,爺爺還是拿起一個竹條在我屁股上抽了幾下。盡管很疼,我卻沒敢哭出聲來。爺爺說:“這是我第一次打你,就是給你一個教訓,但願也是最後一次打你。”這是爺爺第一次對我發火,也是我第一次在竈老爺前忏悔。結果晚上父母下班回來,爺爺并沒有在他們面前提起我下河遊泳的事。要不肯定還要挨一頓闆子和批評的。後來想想幸虧爺爺及時來找我,要不然我們幾個小孩子在水裡嬉戲久了肯定要出事的。從此,我再也沒有與小夥伴們下河學遊泳了。
『五』
爺爺常對我說,人要知足常樂。他常指着明亮的電燈對我說,你看燈泡多亮啊,有了它就能照亮黑夜,做什麼事都方便。在他們的那個年代,白天能頂着藍天白雲幹活,一天三餐能吃飽肚皮,晚上看着月亮星星,躺進溫暖的被窩就是莫大的幸福了。爺爺還常對我,人要懂得感恩。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會做人不如會感恩。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心懷愛心,熱愛生活。從大事小情的叮咛,到無微不至的關愛,都讓我感悟到爺爺對我的深厚之愛。那時的我就暗下決心,将來一定好好孝順爺爺,報答爺爺對我的撫養之恩。隻是,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爺爺沒等到我長大,沒等到我掙錢孝順他,他就永遠地走了。
小時候,總覺得爺爺是世界上身體最強悍的人。因為他從不吃藥,也從不打針。可到他73歲那年,一次不小心的摔倒,左半身突然麻痹,爺爺就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經醫生診斷是左半身中風。從此,陪伴他的就是一個拐杖和一個藥罐。盡管藥罐裡的草藥總是不斷地變換,卻無法治愈爺爺左半身的僵硬。
爺爺中風後,左半身失去了知覺,每天隻能在床上靠奶奶來伺候。每天上學前放學後,我總是習慣地來到爺爺的床邊,陪他說上幾句話。每每看到我,爺爺總是笑容滿面。那時,父親開了一家雜貨店。父親負責每天供應爺爺兩包香煙和一袋面包,而這個送達的任務就由我來完成。有時,我會趁父親不注意,偷偷拿上另外幾樣零食。看着爺爺美滋滋地品嘗着,我打心裡高興。隻到爺爺去世後,父親才告訴我,他早就發現了我多拿東西給爺爺,隻是他并沒有制止,因為他理解我對爺爺的一片孝心。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真切體會到了孝順爺爺的快樂,懂得感恩的幸福。
長期的卧床不起,讓爺爺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盡管奶奶盡心盡力地照顧着他,可他還是雞蛋裡挑骨頭。常常對着奶奶發着無名火,動辄就對奶奶惡語相加。一會說奶奶做的飯不熟了,菜的味道鹹了,一會又說奶奶故意在他的床褥下放了樹枝不讓他安睡,還經常會把奶奶端給他的飯菜掀翻。面對爺爺的惡言惡語和無端猜疑,善良的奶奶選擇了隐忍,隻能躲在一邊默默地抹眼淚。每每看到爺爺對奶奶脾氣,我都要走上前去勸阻。看到我來了,爺爺立即不作聲了。看到爺爺那衰弱無助的目光,我讀懂了一個長期卧床不起的老人的痛苦和無奈,所以我隻能背後勸慰奶奶不要往心裡去。
有一天,趁奶奶不在,爺爺突然從枕頭下拿出一個小布袋遞給我說:“這是我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了,你留着吧,記住不要讓你奶奶知道。”我輕輕打開布包,裡面還裹着一層布,再打開,裡面是兩張疊得整齊的十元紙币和一張舊得泛黃的紙條。我打開紙條一看,原來是一張5市斤的油條(那時,農民的食用油都是寄存鎮上的油坊裡,油條就是一種取油的憑據)。再一看日期,已經過期好幾個月了。隻是,我沒有說出來。我明白,這二十元和一張油條,是爺爺一生的所有積蓄。第二天,我就把這二十元錢交給了奶奶,而那張泛黃的油條被我悄悄收藏了起來。
爺爺在床上躺了三年,因為長期的不運動,爺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臨終前幾天,他似乎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了。他緊緊地抓住我的手,眼裡閃動着淚花,久久地不願松開。我知道,爺爺對這個世界有着太多的不舍,對我更是如此。在他的心目中,我一直是他生命裡的希望。他曾經說過,要等到我上大學,等我工作,等我結婚生子,他還說希望能為我的孩子起乳名。他的夢想是美好的,隻是生命太脆弱了。病魔一天又一天在折磨着他的身體,消耗着他的能量。在他含淚的目光裡,我讀出了爺爺對生命的無奈,和對親人的不舍。
臘月的嚴寒,侵蝕着爺爺僵硬的身體,讓久病卧床的爺爺不堪忍受。盡管奶奶給他身上和身下各加了一床厚被褥,可爺爺還是不斷地喊冷。看着爺爺日漸消瘦的面容,我除了安慰就是心疼。奶奶把我拉到一邊,歎了口氣說:“你爺爺是燈枯油盡了,看來挺不過這個年了……”果然,兩天後的午後,爺爺突然呼吸微弱。等我飛奔着趕到爺爺床前時,爺爺已經停止了呼吸,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當我哭着想撲在爺爺身上時,奶奶一把拉住了我。奶奶流着淚告訴我,爺爺在臨終前一直呼喚着我的乳名……
『六』
爺爺離開我的那一年,我才剛滿15歲。自從爺爺去世後,我的笑容少了,心中的光亮也減了一半。雖然每晚與奶奶相伴,但我總覺得屋裡沒了爺爺的氣息,一切都變得沉寂起來。我開始害怕黑暗,隻要一關燈我的眼前就會出現爺爺的身影。回想與爺爺一起相伴,一起成長的日日夜夜,我就會躲在被子裡哭泣。每每看見我傷心落淚,奶奶總是陪着我落淚。她輕輕撫摸着我的頭說:“不要再悲傷了,讓我們一起為他祈禱吧,用我們的禱告祝他在天堂裡一切安好。”“嗯”,我倚在奶奶的懷裡點着答應着。我知道,一直寵愛我的爺爺,是不願意看到我如此悲傷的。
爺爺走後,我和爺爺的這段祖孫情畫上了句号,但我對爺爺的思念,卻成了我一輩子的事情,那般深,那樣濃,永遠沒有句點。回憶起爺爺,懷念與爺爺在一起相處的日日夜夜。爺爺那樸實的愛,那厚重的希望,都已化作汩汩清泉,在我心中流淌。
每次回娘家和父母團聚,看着一家人相親相愛的場景,再看看父親那慈祥的笑容,聞着父親身上的煙草味道,淡淡的,暖暖的,我仿佛看到了爺爺的影子。如果,爺爺現在還活着,那他正好是一百歲了,那他将是多麼的幸福啊!
今年是爺爺誕辰100周年。每每思念爺爺,我常常仰望天空,遙望故鄉的雲彩。朦胧間我仿佛看到了爺爺佝偻着身子站在老屋前向我微笑。爺爺的臉依舊是那般的慈祥,眼神依舊是那般的安祥,笑容依舊是那麼的親切……
“爺爺……”我禁不住對着天空深情地呼喚。我相信,一直深愛我的爺爺,在天堂裡一定會聽到的;我相信,我一直思念的爺爺,在天堂裡一定會快樂的。
時光在歲月裡成長,愛在思念裡成長。抹不去的成長記憶,忘不掉的成長畫面,時時,在我腦中浮現,在我心間蕩漾。
爺爺的音容笑貌,歲月成長的足迹,都定格成了我記憶裡的永遠。所有童年的歡笑,所有記憶的流光,所有珍藏的過往,早已随着流逝的歲月消失在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爺爺的命運如一隻裝着半杯水的杯子,一輩子也沒填滿過。而他卻用他獨有的愛溫暖了我的童年,照亮了我成長的道路,讓我感動一生,銘記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