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書點亮生活方法

讀書點亮生活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16:30:19

讀書點亮生活方法(簡單讀書世界觀)1

作者介紹:

理查德·德威特,美國費爾菲爾德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除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外,他的研究領域還包括了數學、哲學邏輯等。他在深刻理解科學發展本質的同時,還能夠以明白曉暢的語言讓艱深的科學問題不再令人生畏。

本書内容:

1、什麼是世界觀?

答:世界觀是一整套關于世界的看法和信念體系。它不是一套各自獨立、毫無關聯的信念大雜燴,而是一套各種信念絲絲入扣,完整一緻的思想整體。

舉個例子,比如亞裡士多德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靜止的,地球是不轉的,行星,月亮,太陽圍繞着地球轉,大約24小時一公轉。

你看這個說法其實跟我們日常的觀察體會是一緻的,而且相互之間存在着邏輯關系,而且這不僅僅是個看法,更是一種信念,因為直到今天雖然我們可以證明亞裡士多德是錯的,但是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說明亞裡士多德的地心說是錯的,你拍照片吧,隻是一個相對關系,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你也沒辦法去拍個視頻。因此亞裡士多德可以通過這幾條信念,可以推導出成千上萬條關于世界的解釋和信念。而如果你要推翻他,那麼你就要提出以整套的完整的理論和假說,而不單單是一個日心說還是地心說的問題,而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麼如果這種世界觀裡面,有一項核心觀點是錯誤的,那麼這個世界觀就有可能全軍覆沒,導緻人的信念崩塌,因此判斷信念是否是真理,就非常重要。

2、什麼是真理?

答:判斷真理,首先這個真理要是科學通過眼前的事實來創造出來的,其次它要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真理符合論,一個是真理連續論。符合論就是要跟現實符合,而連續論則是指真理要是連貫的,從一個符合現實的邏輯推出另一個符合現實的邏輯。

3、哥白尼為什麼要提出日心說?

答:主要是對上帝的崇拜,因為哥白尼深受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所謂新柏拉圖主義就是把柏拉圖哲學合并進基督教的哲學觀念。這套哲學體系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太陽代表上帝。因此哥白尼努力證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構建了相關天文體系的原因,其核心動力就是他信仰上帝。

但是他的這個體系不是很好用,并沒有托勒密的地心說天文體系好用,但是在某些方面有又還行,因此大家就把他的這套體系當做一個工具使用,大學裡面還教課,但是沒人相信這是一個現實。

4、教會為什麼要審判伽利略?

答: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就是教會愚昧的單純迫害,實際上并非如此,教會其實并不愚蠢,教會裡面也有很多科學家,當時的紅衣主教自己本身就是天文學家,還跟其他科學家一起重複了伽利略的實驗,認為數據很棒,伽利略自己也跟他們一樣,既是虔誠的教徒,也是科學家。除了這些,紅衣主教和伽利略都承認《聖經》的權威性,也同時都承認望遠鏡所發現的事實與《聖經》相反。紅衣主教跟伽利略的主要的分歧在于,他認為伽利略的數據還不夠充分,還不足以推翻地心說,而伽利略則認為完全夠了。

結果呢,伽利略很高調,到處宣揚,得罪了很多當時很有影響力的人,再加上當時17世紀,教會面臨着之前新教的改革壓力,寬容度也就沒那麼強了,因此就把伽利略判刑軟禁了起來。

5、哲學和宗教是如何促進科學進步的?

答:伽利略,哥白尼,包括牛頓,包括亞裡士多德,其實很長時間都是在宗教和哲學的框架中進行的,科學家本人往往也都是宗教和哲學觀念的信徒,在這個過程中,哲學的信念,宗教的信仰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牛頓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對上帝的緻敬。

個人哲思:

這裡面的關鍵詞其實是信念,不是每個人都是亞裡士多德,自己找到自己的信念,然後告訴世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隻能首先選擇一個自己所相信的信念,然後推導到世界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學習叔本華哲學,那麼主客一體首先就是一個基本的信念,這個信念讓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把世界當做一個對象去探究,世界也不會存在一個額外的什麼諸如上帝的東西在某處等着我們,我們隻有我們自己,而我們自己與整個世界又是渾然一體,與自己相處,就是與世界相處,因此看問題我們也不能孤立,并且保持開放的心态,因為世界的樣子完全取決于你的樣子,主客是一體的,除了信念之外,最好還有一個信仰,因為信仰可以讓你堅定不移的去達成目标,比如共産主義就是一個很好的信仰,極大的物質豐富需要極先進的生産力,這裡面不僅僅是科技的發展,還有組織形式的變革,它讓我們有具體的願景可以去追求,因而可以保持持續源源不斷的不竭動力,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充實而快樂的度過這一生。

木心說,要先有世界觀,才有人生觀,才有價值觀。然而人在小時候所接受的大多是價值觀,慢慢是人生觀,絕大多數人沒有世界觀,這是因為到了一定年齡,缺乏引導和自省,又未受重大挫折,因此就沒有機會進行觀念的革新,沒有去思考過這些問題,一生就這樣度過了。而世界觀的革新必定會導緻你之前的價值觀,人生觀全部崩塌,崩塌以後,用新的世界觀重新建立人生觀,價值觀,人在這個過程得以完成,再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豐富,最終建立起完整的個人生活。

西方有個上帝,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大家都削減了腦袋,反而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了科技,神學研究上帝說的話,發展宗教體系,哲學則通過思辨論證上帝的存在,科學則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研究來進一步找出上帝存在的實證,所有人都圍着上帝轉,叔本華不相信上帝,自然被排出了主流哲學以外,整個西方幾乎都相信上帝是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這種統治力真的讓人驚歎。

而中國呢,從來不真正的相信鬼神,中國相信的聖賢,都是古時候存在但是已經過世的人,中國的天道就是自然,就是尋常可見之物和那些難以捉摸的自然規律,中國人更講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相處,中國人沒有那麼執着,要去拼了命的尋找一個上帝,中國人隻想吃飽肚子。

西方的世界觀在不停的變革,有神學的,有哲學的,有科學的,中國倒好五千年來就變了一次,結果一步到位,集體跑步沖進現代社會中來了,想想作為個人,自己世界觀崩塌重建的痛苦和迷茫,再想想整個中國的痛苦和迷茫,這何止是脫胎換骨,移經換髓,幾乎等于回爐重造,在這樣的視角之下,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就,是否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呢?很多人世界觀崩塌了,直接就扛不住死了,更别說激烈的崩塌,又激烈的建立起來了,身體扛不住,中國好歹是抗住了,還活的很好,不知為何我想起《功夫》裡周星馳被包裹起來的樣子,最終化繭成蝶一飛沖天。這可不是必然呀,大概率是會死掉的,成不了繭的。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經曆了這樣的過程,都值得人愛。

加缪說,談論你所愛的事物,最好是輕輕說起它。今日之中國,怎麼能不輕輕的講呢,這樣的辛苦又這樣的堅定,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