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首播兩個多月後,聚焦抗疫題材的電視劇《在一起》近日走出國門,其蒙文譯制片陸續登陸蒙古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TV5電視台等,受到外國觀衆的關注。在國内,這部時代報告劇以豆瓣8.7的高分好評收官,印證現實題材創作的火熱。
無獨有偶,改編自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裝台》近日以8.4高分結束首播,古城西安的“裝台人”伴随着濃郁的地方味道走上台前。
如果說,兩部劇有着相同的高分“秘訣”,那定然是以一種鞭辟入裡的姿态寫出了真實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一起》走出國門
回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成為所有人無法規避的事實。這一事件也同時成為藝術創作的時代命題。去年2月,抗疫劇《在一起》啟動策劃,10個單元故事意味着10種叙事,也意味着10組主創同時開啟集體創作。本劇共集結了14位導演、19位編劇、50多位演員,主創團隊堪稱“中國影視夢之隊”。去年3月各單元劇本已陸續完成,4月相繼開拍,到8月最終殺青,《在一起》當年制作、當年記錄、當年播出,幾乎刷新了電視劇制播紀錄。
親曆者用“時代報告劇”來定義這一劇集的底色——“以真實的故事為原型,紀實的風格以及較快的拍攝速度”。翻開每單元的劇名,無論是《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還是《決戰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幾乎無一例外,寫的都是疫情中,平凡人所帶來的感動。
《在一起》在蒙古國播出時,有外國觀衆留言感慨“電視劇深入現實生活”。語言不通,擋不住電視劇跨越國界帶來的感動。這不難理解。早在創作之初,“真實”就是被主創反複提及的詞彙。《在一起》描摹疫情下的群像,有逆行的醫護、有外賣小哥、有無私的社區工作者,也有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劇外,幾乎每個角色都能在去年年初的新聞報道裡找到原型。
進組前,《方艙》單元的主演靳東找到人物原型——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胡偉國,兩人長談了一下午。除了聊方艙裡醫療隊領隊的心态,靳東更關注獨處時的情緒。“我特别問院長,抛開面對病人、醫護人員時的穩重笃定,獨自回到房間是不是也有長籲短歎?他特别大聲說,每天都大歎。”人物性格、細節的反複揣摩,将方艙如實再現。
《武漢人》單元的編劇周萌、王瑩菲則用“毛細血管”形容筆下的武漢社區工作者。在搜集創作素材時,兩人常被細節打動。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要接打200個左右的電話,手機無時無刻都插在充電寶上,大到給病患安排床位,小到解決居民的吃喝拉撒、買藥遛狗、換燈泡、疏通馬桶,都由他們完成。這些鮮活的細節後來成為熒屏畫面的一部分。用兩人的話來說:“醫護工作者是大動脈,不起眼的社區工作者則是那些毛細血管,所有的人組合在一起,就是怦怦跳動的大武漢。”
在文藝評論家仲呈祥看來,《在一起》的創作其實是自覺承擔起了“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使命。“這部劇集結了國内優秀的編導演陣容,保證了它的水準是一流的,相信今後它會成為研究這段曆史時不可不看的影像。”
小人物的百态人生
《在一起》的《生命的拐點》單元,演員張嘉益飾演的張漢清院長,因患有漸凍症,走路時略微跛着腳,他的背影曾讓無數電視機前的觀衆動容。同樣是張嘉益,在電視劇《裝台》裡卻搖身一變成為從事舞台演出裝台工作的刁大順。小人物在幕後搭台、架燈、布光、裝箱的同時,生活的苦辣酸甜、鮮活熱鬧也一并浮現在了觀衆眼前。
《裝台》帶着一個陌生的詞彙而來,騎在三輪車上的裝台人既市井又貼切。主演張嘉益、闫妮都是西安人,更為這出西安城裡的生活百态添了份真實。《裝台》是原著作者陳彥攢了20年要寫的故事。當時,他曾任職的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幾乎每晚都有演出,裝台工人十分辛苦,要連夜搭建舞台。晨跑時,陳彥每天能都看到疲憊的裝台工人滿院卧躺着休息,也能聽到他們聊天,互相開着玩笑,講着家事。“刁大順”(原著為刁順子)也就出現在這群人中間。
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摸爬滾打成為《裝台》的母題。劇中,有小人物遭遇的苦難與生活的不易,更有他們做人做事的責任與擔當。餐館裡的一碗油潑面,或是手擀面,這些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食物,與操着陝西口音的裝台人一道,成為陝西風味的共同注腳。
如果說,《在一起》讓觀衆記住的是疫情下湧現的平凡英雄;《裝台》則讓人回味小人物的百态人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說,這部電視劇讓“裝台”這個陌生冷僻的詞變“熱”了。“該劇在保持文學性之餘,還充分吸納了戲劇的元素。它并非在完全重複小說,而是将‘邊緣人’搬到了中心,讓其主角化,流露出了人物樂觀的價值觀。”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來源:作者:張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