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受訪者供圖
最近鄭州氣溫低迷,讓人直呼“凍手凍腳”,隻想躲在屋内,抱着暖氣片不撒開。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來了,“你家暖氣熱不熱”成為大家見面的開場白。但是,在沒有空調、暖氣的古代,古人們又是如何取暖的?
有花椒做的“暖房”,有顔值逆天的“暖寶寶”,還有“吃貨”必備的取暖火鍋……河南商報記者采訪到鄭州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郜向平以及博物館相關負責人,為大家揭秘古人的“花式取暖神器”。
(在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展示的灰陶汽鍋)
【用花椒和泥,制成溫暖的“空調房”】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内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等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鹹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壁爐裡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并且将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
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内側,與竈相連通,火道直通睡覺的炕床下面,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古人睡覺,最重要的取暖神器就是火炕。火炕在南方比較少見,因為古代的南方沒有北方這麼冷。火道把床暖得熱乎乎的,可以睡個暖和覺。
在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發現仰韶時期的幾個房基,牆壁是中空的,推測可能是上述的火牆。同時還發現了一些燒火的灰燼遺迹,推測這些炭灰可能是用來取暖和做飯的。
漢朝為了禦寒,古人又想出一個“怪招”,将花椒搗碎混合泥漿制作保溫層,名為“椒房”。
因為椒房殿設在未央宮,後來椒房逐漸成為後宮權力的象征。《漢書·車千秋傳》顔師古注:椒房殿名,皇後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大家是否還記得電視劇《甄嬛傳》中“椒房之寵”的橋段?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那麼,花椒為什麼能夠保溫?可能與花椒獨特的物性有關,比如《本草綱目》中就多次提到了“椒,純陽之物”“其氣溫以熱”等。
除此之外,花椒籽粒繁多且生命頑強,寓意祈求多子多福、生命強健,又散發着一定的香氣,還具有保健、養顔、殺菌的作用,多重功效讓古人青睐用花椒做房子。
如果你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椒房殿”遺存,可以去古都西安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遊覽。
【古人也用“暖寶寶”,顔值逆天又便攜】
為了保暖,現代人會使用暖寶寶,而古人也早就用起各種各樣的“暖寶寶”了。
宋朝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又稱“錫夫人”、“湯媪(ǎo)”、“腳婆”,類似于熱水袋。一般是由錫或者銅制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裡灌進去熱水,臨睡前放在被子裡。
還有手爐,不容易燙到手,形狀像一個手提保溫盒。早期的手爐多為陶爐,到了唐代,人們開始用銅制成手爐,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電視劇《琅琊榜》中的梅長蘇,手裡面經常拿的就是手爐。
明代時期,手爐的樣式開始變得繁多,也更加小巧,可放在袖中。在手爐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還會放些香薰和藥材,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漸考究起來。
湯婆子不容易損壞,大多數百姓家都會有,婚嫁時還會作為送禮的物件,甚至有些湯婆子還會傳給幾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現代,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清 畫琺琅開光鳥獸圖海棠式手爐。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此外,還有一種專供室内使用的熏爐,是用陶土或銅鐵制成的貯火器具,可外加竹籠,稱為熏籠。唐代的白居易在《後宮詞》一詩中寫道:“紅顔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熏籠分為盆和籠兩個部分,制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籠達數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銅鎏金的,還有琺琅的,樣子十分華麗。
(清 掐絲琺琅雲蝠紋桃式熏爐。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冷到深處怎麼辦?“紙衣”上身來禦寒】
現代人可以穿羽絨服保暖,古時的人們寒冬裡會穿什麼?答案可能讓你大跌眼鏡,古人選擇穿“紙衣”。紙做的衣服怎麼取暖?其實,這對于當時一些貧苦人群來說也是無奈之舉。
紙,最早可能出現在戰國時期,到東晉時取代了簡帛,成為書畫的載體。到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制紙衣。唐宋時期,由于戰亂,加之官府橫行暴斂,人民缺衣少食,隻好以紙為衣,制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漸漸地,貧民用紙衣蔽體,僧隐用紙衣修身,士兵有用紙衣套穿甲胄的,就連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紙衣的。
唐代用麻紙,纖維強度高,抗老化、防蛀蟲。宋代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
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作“紙裘”,原料一般采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制而成,質地堅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商周時期已出現“火鍋”,絕對是“吃貨”取暖必備】
寒冷冬日,約三五好友吃火鍋,熱氣騰騰中,既喂飽了肚子,又獲得了溫暖,這可不是現代獨有的禦寒方式。在古代,火鍋不叫火鍋,叫“古董羹”,因為食物投入沸水中的“咕咚”響聲而得名。
(清 銀帶蓋火鍋。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火鍋的雛形,并且還是精緻的“單人小火鍋”,比如溫鼎。溫鼎是鼎的樣子,不過裡面有一個夾層,夾層将溫鼎分為兩部分,上層盛放湯羹肉類,下層放置炭火燃料,設有火門用來更換炭火。當時,這種精緻的“分餐”小火鍋,隻有王宮貴族才可以享用。
火鍋發展到唐宋時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美食。富人設家宴的時候,一般都會備有火鍋,唐朝的火鍋多是用陶燒成的,叫“暖鍋”。到了宋朝,出現了涮鍋的吃法,把食材切成薄片放在開水中燙熟,再加入蘸料開吃,這種吃法可以說是現代涮火鍋的“鼻祖”。
清朝時期,火鍋的魅力持續散發,已經成為全民皆愛的佳肴,還成為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禦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雞等野味,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沒想到一國之君也是小小火鍋的“忠實粉絲”。
(清 銀“甲子萬年”字元寶式火鍋。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清 光緒款銀鍍金壽字火鍋。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在鄭州的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陳列着兩千多年前的汽鍋,陶制品,類似火鍋,感興趣的“吃貨”朋友可以前去一睹千年前火鍋的風采。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熊子文 見習編輯 吳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