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c919大飛機年底交付

c919大飛機年底交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02:32

新華社上海2月18日電 題:十年磨砺 C919大飛機新春再出發

新華社記者賈遠琨、丁汀

春節來臨,故鄉傳來親人團圓的期盼。但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師們還在為項目的推進忙碌着。在他們背後,還有正在研發攻堅的飛機設計師和為民機事業奮鬥幾十年仍在默默付出的老專家。

c919大飛機年底交付(C919大飛機新春再出發)1

資料圖:C919大型客機。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國産大型客機C919于去年首飛成功,今年C919的102架機将投入适航取證試驗飛行。新年帶來新的目标,民機人的圓夢大飛機之路艱苦而堅定。

堅守:為了圓夢再苦再累都值!

臨近大年三十,在中國商飛公司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内,工程師們依然堅守一線,與C919大型客機102架機“并肩作戰”。

“3月份,C919的102架機就要交給試飛中心了,時間緊任務重,春節隻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C919機頭結構班組組長孟祺菁說。

去年5月5日,我國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飛機C919成功首飛。不過距離交付市場,還有一系列關鍵工作要完成。

“讓C919沖上雲霄的是無悔堅守的千千萬萬雙手。”孟祺菁說,“這段時間,我們的上班時間是早9點到晚9點,遇到加班就不回家了,第二天接着幹。”

孟祺菁所在的C919機頭結構班組負責C919的“大腦”工程,它讓飛機可以“耳聰目明”地翺翔藍天。這個班組共14人,大多數老家在外地,為了保障項目如期完成,他們的假期都“壓縮”了。“幾位同事都決定在公司過年。”孟祺菁說。

十年磨一劍,中國大飛機也磨了十年!從逐夢之始到首飛成功,幾度風雨,玉汝于成,國産大飛機項目的參與者甘苦自知。自2008年中國商飛公司成立起,十年來,加班加點已成常态,春節假期成為“特殊”的工作日。

“大家都習慣了,前兩年都是初三開始上班。今年3月份是重大節點,大家都自發加班,為了保證我們組不拖後腿。”孟祺菁說。

孟祺菁和妻子是“大飛機夫婦”,妻子在國産新支線客機ARJ21項目組工作。夫妻倆都在生産一線,5歲的女兒就交給父母照顧。“雖然辛苦,但爸媽都很理解,女兒也很自豪,總是跟班上的同學說我爸爸是造飛機的。”

“首飛時,大家雖然都30多歲了,但個個都開心得像個孩子,這份喜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再苦再累都值了!”孟祺菁說,中國民機人有一個心願,就是未來某天,讓國人不論走在世界上哪個機場,都能自豪地說:“看,這是我們中國制造的大飛機。”

傳承:我們要建起自己的“脊椎骨”!

88歲,這個年齡的人,很多都在頤養天年。但對于運十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來說,心心念念的還是大飛機。

作為C919項目的專家組成員,88歲的他大多數時間是在家裡工作,春節假期他仍不忘查找資料,幫助項目的推進。

“航空工業不是靠初級勞動的堆積,而是要靠科技實力,它就是科技創新的一大标志性産業,是科技人員智慧的結晶。”程不時說。

程不時的父親是留學德國的工程師,在父親的影響下,年幼時他就對機械産品産生了濃厚興趣。年少時,看到侵華日軍的飛機對祖國進行狂轟濫炸,程不時立志航空報國。和平年代,民用飛機迎來了發展機遇,程不時也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轉向民機。

“C919項目啟動,我們迎來了曆史機遇,幾代人的努力和智慧共同推動了這個項目逐步走向成功。”程不時說。

經過十年磨砺,在老專家的幫助和帶領下,一批又一批的年輕設計師、工程師成長起來,在雄厚的國家綜合實力保障和創新觀念的轉變下,我國的民機産業迎來了春天。

“過去我們提到科技創新,總希望别人能教教我們,我們自己做的工作總是從金字塔底開始。但現在,随着技術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我們已能自己設計飛機。”程不時說。

C919的名字裡帶有一個“C”。長期以來,全球的民航天空,基本上是由空客(Airbus)和波音(Boeing)兩大飛機巨頭壟斷。中國大飛機的成功首飛,意味着世界的天空将開啟由空客、波音和中國商飛構成的全球民機ABC新格局。

在這位一輩子從事飛機研制的老人眼中,飛機就是一個國家民族工業的“脊椎骨”。“我們曾被嘲笑是沒有翅膀的雄鷹,這個翅膀就是指民用飛機,現在我們可以挺起腰杆了。我們自主設計研發了大型客機,将來還會有更大成就。”程不時說。

在談到未來的計劃時,程不時說:“我年紀已很大了,能為民機事業做的工作有限,但我相信有航空報國的精神傳承,我們在很多方面都能走向世界前列。”

逐夢:風雨無阻,永遠前行

國産大型客機C919去年首飛成功,隻是邁向最終成功之路上的關鍵一步。當C919飛機飛向全世界,成為航空公司信賴、旅客喜愛的飛機時,才是真正的成功。

據悉,C919已進入适航取證階段。今年,C919将在閻良和東營兩地進行适航取證試驗飛行,中國商飛公司共将投入6架飛機進行試驗飛行。中國商飛公司力争在5年内完成适航取證工作。

除了C919項目之外,中國商飛研制的另外兩個機型也在穩步推進,即國産新支線客機ARJ21和中俄遠程寬體客機C929。

2017年6月29日,中國民航局對ARJ21新支線客機簽發了生産許可證(PC)。目前ARJ21飛機已累計安全載客超過4萬人次,持續推進商業運營。

由中國商飛公司和俄羅斯聯合制造集團聯合研制的中俄遠程寬體客機也穩步推進。2017年5月22日,雙方共同成立了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轉入産品定義開發階段。

今後5年,是我國民用航空工業關鍵的5年,是我國幹支線客機由“飛起來”向“用起來、壯大起來”全面轉變的5年。

沒有兩三個飛機型号的研制,培養不出優秀的民機設計師和工程師。如今,我國民用飛機研制已形成梯隊,并逐漸開始在商業運行中摸爬滾打,民機人才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一年之計在于春,中國民機人新的一段征程已經開始。盡管大飛機的圓夢之旅路途艱辛,但他們懷揣夢想始終在路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