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三分之一的北京根基和三分之一的羊肉情結,我的心早就從了巴蜀人的胃。版圖很大,巴蜀終究成了丈量半徑,我左手握着唯怡豆奶,右手卻在追尋着你。
今兒個探訪—八筒老竈火鍋
喝茶打麻将,掏耳公園逛,這麼溫和的生活,沒有火鍋真是不得勁。北京的天氣多幹燥,怕是四川火鍋更對胃,川渝的辣椒以香辣為主,加之香油中和了大多辣味,吃起來也就不那麼燥了。
想當初可是歧視白鍋的人,吃了那麼多味道,還是不如辣鍋涮出一鍋好菜,盡管點了鴛鴦鍋,還是不自覺地填滿了辣鍋。
大年初四吃黃門,差了一口小酥肉,惦記的長度差一點長過了執念。都說八筒家現炸酥肉好吃,果然拇指粗的大小,肥油裹着瘦肉,均勻撒滿椒鹽零星看到花椒的酥肉越嚼越香,等着起火鍋沸的功夫,白嘴已消滅了多半盤,哪裡舍得下水呀。
吃火鍋上我是個很保守的人,大多人愛吃的鴨腸鴨血、骨髓鵝腸,我隻有咂摸咂摸滋味的念頭,不貪不饞。反倒麻辣牛肉、耗兒魚、苕粉成了我的下酒菜。
四川火鍋下牛肉好比老北京火鍋涮羊肉,沒有規矩自成方圓,真來吃辣鍋,就甩掉身上一席的嬌羞,沒想象中辣,川火鍋氣性柔,哪怕是空腹接招也傷不着。
都說魚兒清蒸最鮮美,那是不知道辣鍋子的厲害。倘若遇上性子更寒涼的黃辣丁,用辣子中和便再合适不過了。
還有幾樣也是叫賣的好菜品。
老饕們說腦花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花(給我點時間吐一下),禁止撲通扔下鍋,不然找回來的好比隕石損落的殘渣。放在漏勺裡,煮的滑嫩鮮香,倘若有一丁點的腥味那便是底料不夠好。這法則也同樣适用于肥腸,它可再不是鹵煮裡的專利。
一個不小心把毛肚點成了千層肚,區别于毛肚的脆彈,千層肚又脆又綿又粑調料,燙一下紅裡透白的閃着油光,我有白酒你有故事嗎?
川火鍋向來不講究下菜順序,哪有時間喝湯墊肚,下肉才是正經事兒,代替牛羊肉的除了嫩牛肉便是這香菜豬肉丸子了,手打的豬肉餡好過一百倍的澱粉丸。
我在吃上向來墨守成規,但你的選擇不局限于這些個規規矩矩的涮品,牛仔骨、牛小排等是店裡增添的高品質牛肉,價格不貴。
想起企鵝君說“娘炮不可恥,點鴛鴦鍋可恥”,辣的開門見山、吃的蕩氣回腸、麻的滿口生香才是川火鍋的真谛吧。嗜辣者,來這兒就對了。
--八筒老竈火鍋--
慈雲寺住邦2000四号樓101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