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體檢
就有一大波人被查出“高尿酸”
痛風
這個以前隻有貴族因大吃大喝才會惹上的“富貴病”
現在已成為我國
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在大家的印象裡
痛風都是“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
對痛風患者來說
飲食控制确實極為重要!
那麼
痛風患者究竟該怎麼吃?
痛風真的不能吃肉嗎?
01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緻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洩減少所緻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
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甚至導緻尿毒症。常伴發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
02 痛風容易纏上哪些人?
除了遺傳因素外,痛風與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分不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01 長期飲酒
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痛風,啤酒最快,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産生尿酸,其代謝産物是乳酸。但恰恰是這個乳酸,會和尿酸在腎髒競争性抑制其排出。
02 暴飲暴食
大魚大肉吃的多,不僅會帶來肥胖問題,也會影響代謝。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就會轉化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洩能力,導緻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03 熬夜太多,壓力太大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壓力過大成為誘發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度勞累可使人體自主神經調節紊亂,易緻體表及内髒血管收縮,包括腎血管的收縮,從而引起尿酸排洩減少。
04 不愛運動
适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有利于身體廢物的排洩,其中就包括尿酸。
03 痛風為啥會“偏愛”男性?
相較于男性來講,女性确實得痛風的幾率小得多,男女比例是20:1。原因在于女性體内的雌激素水平比較高,雌激素可以促進尿酸排洩。當雌激素水平升高時,尿酸水平下降。
雌激素有周期性變化,所以尿酸水平還沒有達到發作痛風時,雌激素又開始起作用了。但是,絕經後的女性痛風概率會逐漸升高。
04 胖子為什麼比較容易得痛風?
主要與代謝功能紊亂有關。肥胖患者多數體内缺乏嘌呤代謝的一種酶。而且大部分肥胖人群有不好的飲食習慣,喜歡高嘌呤飲食,喜歡吃大魚大肉,喜歡喝啤酒,也容易導緻痛風。
05 痛風患者可以吃肉、海鮮嗎?
痛風患者不是說所有的肉都不能吃。痛風不等同于戒嘌呤,隻能叫控制高嘌呤的攝入,一味完全限制高嘌呤、蛋白質的攝入,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
01 不吃動物内髒,少吃紅肉
各種動物内髒,包括肝髒、腎髒、大腦、腸子等,都不要吃。
濃肉湯、魚湯、海鮮湯等,也不要吃。
各種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在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吃。
02 少吃海鮮類食物
長期吃大量高嘌呤海鮮,也是痛風的風險因素之一。
盡量不要吃,急性期絕對不能吃的有(高嘌呤):
貝類、牡蛎和螃蟹等帶甲殼的海産品
一些魚類,如鯉魚、鲫魚、黃魚等
痛風患者超全食譜表!
向左滑動更多食譜表
06 痛風有特效藥嗎?
痛風是沒有特效藥的,痛風的治療是綜合的,包括生活方式改善,終生控制尿酸,定期監測各個易受傷的靶器官。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多喝水
多飲水可以促進尿酸的排出,特别是炎熱、幹燥季節,更需要補充水分。一般成人每天飲水量應在 2000 mL 以上 ,足夠的尿液才能幫助尿酸排出。
适當運動
适當做些溫和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騎自行車等,能促進尿酸水平排出體外,降低體内尿酸水平,有效預防痛風急性發作,降低痛風患有率。每周4~6次,每次0.5-1小時,以不損傷關節、不感到疲勞為最大的原則。
劇烈運動是無氧運動,不僅大量生成尿酸,還會産生乳酸和尿酸競争排洩,使尿酸值大幅上升。
合理用藥
持續降尿酸治療比間斷服用更能有效預防痛風發作,因此建議痛風患者遵醫囑按療程服藥。
痛風與飲食雖然關系密切
但并非都是吃出來的
對高尿酸血症的發生
内源性代謝紊亂較外源性因素更為重要
而飲食常常是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誘因
由此可見
痛風雖然與飲食息息相關
但主要是由代謝紊亂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
痛風患者片面追求零嘌呤飲食是不可能的
也沒有必要~
綜合來源:湖北衛視《飲食養生彙》、武漢協和醫院
北京健康教育、人衛健康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資料來源網絡,且僅用于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