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炙熱,室外溫度已經接近30度,董豔紅在近10米高的天吊上小心操作,超過50度的環境維度,讓董豔紅滿臉通紅,汗如雨下,她手中靈活操作橋式起重機(俗稱為天吊),三十斤的重物穩穩接觸固定在地面的雞蛋上,兩物接觸,雞蛋完整無破碎。董豔紅操作行雲流水,毫無破綻,地面上的圍觀同事不約而同鼓掌呐喊……
淩晨五點,49歲的董豔紅已經到達工作崗位。作為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機務段檢修車間天吊組工長,董豔紅擁有三個特殊的身份,是老師、是榜樣,更是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特殊”職業、“特殊”崗位的從業者,董豔紅帶領職工苦練操作技能,用新穎的方式練就高超的“絕技”,雞蛋上“頂”30斤重物保持雞蛋完整,董豔紅書寫着“天吊空姐”的傳奇故事。
她是好老師 雞蛋上“頂”重物練精準
同事陳文超告訴記者,牡丹江機務段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一個重要的鐵路機車檢修基地,董豔紅每天操縱着巨大的橋式起重機(俗稱為天吊),給檢修機車的工人們往複吊運小到幾十公斤、重到幾十噸的機車配件。由于她每天都工作在離地面近10米高的天吊上,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天吊空姐”,她的執着和對工作的較真,令大家啧啧稱贊。
董豔紅告訴記者 ,鐵路機車的内部結構複雜、空間狹小,大大小小的配件吊起吊落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損壞部件甚至危及檢修人員的安全。由于天吊司機遠離地面并且吊鈎位于駕駛室的左側,所以在天吊司機的視線裡,部件不但很小而且始終是斜着的。為了有效提高大家的操縱技能和學習興趣,董豔紅琢磨出來很多有趣且高效的訓練方式。
圖由本人提供
她在地面上用線和鐵樁布上彎道,通過“走迷宮”的方式訓練大家吊運時的穩定性。她在橡膠墩上立住六個雞蛋,用30多斤的重物吊放在雞蛋上而不許碎的方式是訓練大家精準的手感。她還用吊鈎點火把、落靶心等方式訓練大家的空間感,硬生生地把别人眼裡的“絕望”訓練成了“絕技”。2020年5月8日,董豔紅苦練絕技保證複工複産的事迹登上中央電視台的新聞欄目,并被經濟日報、光明網等中央媒體和網站廣泛報道。2021年3月24日,黑龍江衛視采編制作了時長超過42分鐘的《鐵路空姐闖難關》電視專題片,更是讓董豔紅和天吊司機這個崗位自此“名聲大振”。
她是好榜樣 零下30℃室外工作近4小時
董豔紅說,天吊司機這個崗位不但作業難度大,而且工作條件艱苦。作業繁忙時,董豔紅從早上6點要一直幹到晚上7點多,中間除了下來吃飯和上廁所,全天都要呆在駕駛室裡,“冬季時,室外溫度達到零下30℃,我在室外的天吊上一幹就是近4個小時,套着的兩層棉襖被風一下子就打透了。我在身上貼滿熱貼,等到作業完畢後,身上到處都是燒灼的紅點。”夏季時,熱空氣懸浮在檢修庫房的上方,比地面溫度要高出近10℃,天吊司機正好完全被包裹在熱空氣中。
董豔紅作為天吊組的工長,每到夏季她都會主動承擔起了最為艱苦的配件清洗吊運工作。清洗設備産生的蒸汽讓本已酷熱難耐的檢修庫房變得更加悶熱潮濕。天吊作業的環境溫度基本都在50℃以上,而且蒸汽中含有高濃度的火堿和化學清洗劑,讓人的嗓子、眼睛、鼻腔都會很難受,“蒸汽在頭發和皮膚上凝結成水珠,風幹後還會導緻皮膚瘙癢、頭發幹澀,但我每天都在操縱着天吊往複穿梭在‘雲霧’之中。”為了盡快讓董豔紅完成吊運作業,工友們總會提前把準備工作都做好,并加快工作的速度,好讓董豔紅能夠早一點離開蒸汽最濃的地方。
她是好大姐 心理醫生練就察言觀色技能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天吊組是一個女工“紮堆”的地方。天天在一起,時間長了難免有拌嘴、鬥氣的時候。為了不讓班組職工帶着情緒和壓力上崗,董豔紅練就了一套察言觀色的技能。每天開工前,都要逐一觀察班組職工的臉色和舉止,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就私下裡找她們單獨談或側面了解。了解到實情後,有思想包袱的和鬧别扭的,就做通她們的思想工作;有困難的,就組織大家一起幫助解決。
“團隊有時候在共同工作的時候,有人偷懶了,有人沒有盡責,我一般會把工作分工細緻,職責分清,這樣避免大家在工作中有盲區,以此,團結大家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在董豔紅的感召和帶動下,不管男職工還是女職工,都把她當做自己最好的“閨蜜”,整個班組團結得像一家人似的。不管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困難,隻要董豔紅吩咐一聲,從沒有人推诿,從沒有人報怨,也沒有人講條件、講報酬,大家凝聚成了一個團結互助、真誠友愛的大家庭,“對于未來,我希望能将自己的技藝能夠傳授給更多的人,較真工作,不負職責。”
記者:李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