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很短,短的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就已經身處遲暮。
時光,你看不見,年輪,卻一圈圈增長,别去等永遠,若懂,請惜。
《又和見喜病間》
宋·楊萬裡
初病楊花猶亂飛,即今梅子已黃稀。
卧驚節物遽如許,起得沉綿更解肥。
雲寺耶溪招布襪,斜風細雨欠蓑衣。
半生不結脩門夢,隻夢家山喚早歸。
雖久病初愈,但目之所見不再是當時楊花亂飛時,而是綿綿細雨。
卸下半生行囊,把人世風塵關在門外,簡約活着,溫暖相依。
《步虛》
唐·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
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
鸾鶴飛低拂寶爐。
無論是為人父母,或是身為子女,煙花再絢爛,也有垂落之時,多陪伴親近之人,莫悔恨。
《貴卿》
宋·文天祥
天高并地迥,與子獨牢愁。
初作燕齊客,今為淮海遊。
半生誰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視君年長,相看比惠州。
一如文天祥,閱盡艱難生活的沉沉浮浮,仍保有赤子之心,即使入得牢獄,也能發出“半生誰俯仰,一死共沉浮”這般的豪情壯語。
《落日》
唐·齊己
晚照背高台,殘鐘殘角催。
能銷幾度落,已是半生來。
吹葉陰風發,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變盡塵埃。
風吹葉動、殘鐘嘶鳴、暮色昏昏、夕陽将落,轉眼間,人生竟已過了大半。
《和黃魯直燒香二首》
宋·蘇轼
萬卷明窗小字,
眼花隻有斓斑。
一炷煙消火冷,
半生身老心閑。
蘇轼也感慨半生光陰,仿若一炷香不過幾刻便煙消火冷,隻落得年邁體衰、兩眼昏花,對生命流逝的無奈之感,全滋生在那白發裡。
《寄窦處士》
唐·杜荀鶴
漳水醉中别,今來猶未醒。
半生因酒廢,大國幾時甯。
海畔将軍柳,天邊處士星。
遊人不可見,春入亂山青。
時光荏苒,光華已逝。
如今雖不如杜荀鶴因國家破敗、滿目蒼夷而内無安甯,但也時常迷茫于生活。
《朝中措》
宋·李之儀
臘窮天際傍危欄,
密雪舞初殘。
表裡江山如畫,
分明不似人間。
功名何在,文章漫與,
空歎流年。
獨恨歸來已晚,
半生孤負漁竿。
正如李之儀登欄倚望,看到江山如畫,慨歎自己少時追名逐利、遍寫文章後,反而想不如垂竿獨釣,享半生清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