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 佳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這樣的動人景象,早在千餘年前就出現于中國大江南北。
眼下春光明媚,草長莺飛,正是放飛風筝的好時節。
風筝,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也是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發明。關于風筝的起源,有人認為始于春秋,也有人認為肇于秦漢,而可查證的信史則出自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
早期有關風筝的記載多與軍事相關,到唐代,風筝開始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宋代以後,風筝逐漸演變成一種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時節放風筝也開始成為一項穩定而普及的民俗活動。明代以來,風筝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就曾把風筝列為中華民族向歐洲傳播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
自上世紀60年代建館之初,中國美術館就緻力于民間美術的收藏、研究與展示工作,收藏有北京、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四川郫縣等地的風筝精品近600件,絕大多數出自著名風筝藝人之手。這些作品工藝精湛,彩繪華美,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審美理想、文化内涵和浪漫超脫的藝術氣質。
龍頭蜈蚣(風筝)郝德立作
五世同堂(風筝)哈亦琦作
蝴 蝶(風筝)孟 原作
伎樂飛天(風筝)冷世祥作
(圖片均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
方寸間繪就美好心願
最初的風筝制作十分簡單,用竹篾做骨架,貼上素絹或白紙,結好線繩,便可放于空中。宋代畫家蘇漢臣筆下的《百子嬉春圖》中就有嬰孩手牽一隻素色方形風筝,柔和的色彩、簡約的造型襯托出“玩具”的本質,惹人喜愛。
随着時間的推移,風筝的制作技藝日臻成熟,樣式也逐漸豐富起來,從動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應有盡有。能工巧匠們在滿足“放飛”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風筝造型的美觀和諧與畫面的吉祥寓意,極大地增強了風筝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
“沙燕”是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風筝樣式,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一“妮妮”,就是根據沙燕風筝所設計的。北京哈氏家族制作的“大沙燕”自清末便譽滿京城。哈氏沙燕的造型頗具拟人化效果,肥燕雄壯,象征男性;瘦燕纖細,象征女性;雛燕酷似豐腴稚拙的兒童;比翼燕則代表恩愛的夫妻。每一式沙燕上都布滿蝙蝠、蝴蝶、牡丹、貓、魚等吉祥圖案,賦予風筝美好的寓意。
哈氏風筝第四代傳人哈亦琦的《雲鶴》将翩翩飛舞的仙鶴繪于祥雲之上,布滿風筝的全身,象征濃濃春意;他的另一件作品《五世同堂》,則畫有五隻火紅的獅子,取“獅”與“世”的諧音,寓示家庭和諧興旺。沙燕風筝腰部通常裝飾有回紋、蕉葉紋、雲紋、萬字紋、團壽紋等多層吉祥紋樣,并以“退暈”的技法進行繪制,增加其放飛後的立體感。
除沙燕外,哈氏家族還擅制各色硬翅、軟翅、拍子風筝,如《和合二仙》《福在眼前》《龍鳳呈祥》《鐘馗》《雙喜字》等,設色豔麗,裝飾意味極強。1915年,哈氏風筝第二代傳承者哈長英憑借《蝴蝶》《蜻蜓》《仙鶴》《花鳳》4件風筝,摘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銀獎,“風筝哈”的名聲更加響亮。
哈亦琦不僅是哈氏風筝第四代傳人,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風筝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他利用5年時間整理、複制傳統哈氏風筝數百種,并以圖譜的形式記錄下來。2015年,哈亦琦将200份珍貴的風筝圖譜,連同其父哈魁明在上世紀50年代制作的《五魚燕》《彩蝶》等多件原作,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使承載着美好心願的風筝樣式永存後世。
結構中盡顯高超技藝
一隻風筝若想飛得高、放得遠,關鍵在于結構的設計。藝人們需要掌握各類風筝的結構比例、平弧變化以及材質的性能,在滿足複雜造型的同時,要盡量減輕風筝重量,使其易于騰空飛行。
中國美術館所藏風筝中,體量最大的一件是郝德立所做的《龍頭蜈蚣》。此風筝由一隻立體的龍頭和30餘節象征身軀的“蜈蚣桄”構成,總長達10餘米。蜈蚣桄為圓片狀,中間橫貫一根細竹條。竹條長度為圓片的四五倍,兩端還紮有雞毛以保持平衡。每隻蜈蚣桄的質量既要保持左右均衡一緻,還要依次遞減,放飛時才能呈現“塌腰翹尾”的姿态,紮制難度之高可見一斑。
而北京的孟原所做的一組微型仿生風筝,雖不足手掌大小,但比例結構一絲不苟,用極細的絲線牽動,同樣能夠騰飛。制作這樣一隻絕巧的風筝,不僅要求作者擁有娴熟的技藝,還需要有極大的耐心,絲毫的差池,都會導緻重頭再來。
冷世祥的作品《伎樂飛天》,将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形象繪制于傳統瘦沙燕的造型上,使内容與形式達到高度契合。仔細端詳這件風筝,你會發現,其左右結構并不對稱。如此大膽的創新,體現出作者非凡的藝術智慧。
裝置上蘊含無限巧思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将别調中。”唐人高骈的這首詩《風筝(一作題風筝寄意)》,描述了裝有琴弦的紙鸢在夜風吹拂下,響起了猶如古筝的悅耳之聲,“風筝”之名由此得來。
為了增強風筝在放飛過程中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各地的手工藝人們不斷探索創新,為風筝設計安裝各種聲響裝置。天津風筝以造型簡潔明快、色彩豔麗、裝置精巧獨特而聞名。著名藝人唐錦琨所制的《鑼鼓燕》不僅可以拆卸折疊,還在骨架上安裝帶有風輪的鑼鼓架。當風筝放飛于空中時,風輪旋轉帶動撥片撥動鼓槌,擊響鑼鼓。悅耳之聲自天而降,精妙之極。
江蘇南通的“闆鹞”風筝,最獨特的魅力在于通體安裝笛哨。“闆鹞”也叫“闆筝”,為平面結構,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多角形等。笛哨自上而下,由小漸大排布于闆鹞正面迎風處,少則數十個,多則成百上千。小型笛哨多用雞蛋殼、野栗殼、蠶繭、白果核等制作,音色脆亮,綁縛于闆鹞的上部和中部;最大的哨子被稱為“嗡聲”,用葫蘆制成,形如木桶,音色低沉渾厚,用線網懸于闆鹞下部。放飛時,百哨齊鳴,宛若空中交響樂。
藏于中國美術館的《十八羅漢》闆鹞,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郭承毅于2007年制作并捐贈。它高1.5米,裝有大小各異的笛哨102隻,鹞面上繪有體态各異的十八羅漢像。可以想見,這樣一件精美而頗有“分量”的風筝,在一飛沖天之時所帶來的宏偉氣勢。
過去,人們常将放風筝作為一項驅病除疾的民俗活動。清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中稱:“放風筝,最能清目。”眼下,我們不妨趁着春風,尋一處空地,仰頭牽起一隻精美的風筝,在時跑時行、一張一弛間舒活筋骨,放飛心情。
(作者為中國美術館民間美術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