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漓江生态文明建設?“山青青來水清清,美麗漓江入畫屏”漓江之上,壯族漢子韋海鋒撐着竹筏,唱着自己作詞的山歌,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廣西桂林漓江生态文明建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青青來水清清,美麗漓江入畫屏。”漓江之上,壯族漢子韋海鋒撐着竹筏,唱着自己作詞的山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十年來生态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使韋海鋒和鄉親們愈發感覺到:“要想一直過好日子,必須守護好這片山水。”
這幾天,陽朔縣興坪鎮的幹部群衆正忙着修複漓江岸線植被。随着烏桕等濱水植物陸續栽種完畢,原本草木稀疏的江岸逐漸變得翠綠。這是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的一項内容。工程以漓江幹流及9條支流為脈絡,以南嶺山、架橋嶺等主要山脈為骨架,以貓兒山自然保護區等12個自然保護地為生态關鍵點,共安排8類修複工程、83個子項目,今年8月9日正式開工,總投資約54.91億元。
“這是廣西首個被納入國家‘十四五’期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的項目。”桂林市市長李楚說,“我們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質量推進工程項目實施,切實把漓江治理好。”
今年以來,廣西着力厚植生态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今年上半年,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與修複試點工程總體完成率達到98.94%、驗收率達到97.53%;7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财政廳聯合印發實施方案,支持市縣實施一批國土空間生态修複重大工程,對每個項目給予800萬到6000萬元的财政資金支持……
南甯市以“治水、建城、為民”為主線,深入實施城市内河流域綜合治理,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态宜居家園。在那考河濕地公園,平靜的河面下是随水搖曳的“水底森林”。工人們駕駛沉水植物收割船,清理生長過盛的沉水植物。
“經過多年的系統治理,那考河如今處處清流,常有白鹭等野生動物栖息。”南甯市興甯區那考河城區級副河長符煜中說,對現有的一些生态環境脆弱點,還要繼續治理提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自然生态保護修複、紮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廣西着力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今年1至8月,廣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7.3%、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2%以上,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94.1%。
“廣西生态優勢金不換。”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廣西廣大幹部群衆将認真貫徹落實生态文明思想,築牢我國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構建生态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态文明強區,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人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