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不管多麼口渴,也不要吃地上長出來的西瓜。
因為原本還有生還希望的,吃一口之後就徹底無望了,試試就逝世。
為什麼同樣是西瓜,在沙漠中看見之後就不能吃呢?
這還要從西瓜的前世今生開始講起,我們今天吃的香甜西瓜,遠古時期,可是非常難吃的。
人見人愛的西瓜
西瓜的前身西瓜這種含水量非常豐富的水果它竟然喜歡長在幹旱的地區,越是沙地種出來的西瓜就越好吃。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為什麼西瓜的喜好這麼特别?
這是因為,西瓜的祖先,就是一種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們有一個名字,叫做“藥葫蘆”、“藥西瓜”。
這名字一看就不是等閑之輩,俗話說得好,沙漠之中能活下來的生物,那都是有點本事的!
體型小巧的藥西瓜
藥西瓜整體看起來比西瓜要小很多,而且切開之後是白色的瓤,看起來水分并不充足。
實際上,藥西瓜的瓤不是沙瓤也不是脆瓤,而是像棉絮一樣的質感。
藥西瓜的籽也不像西瓜那樣小小的,相反它非常大顆,密密麻麻塞滿了本就不多的果肉裡面。
如果隻是難吃也就算了,但是藥西瓜不僅難吃,而且還有毒。
藥西瓜切開之後
新鮮的藥西瓜含有各種生物堿以及醛類物質,有些藥西瓜因為所處地區的水源地有重金屬,因此還存在重金屬超标的問題。
隻有當藥西瓜被曬幹後,毒性才會減弱,這個時候它已經沒有多少果肉了,隻剩下那些瓜籽。
藥西瓜之所以呈現毒性,是因為它必須要在自己沒有成熟前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種子不會被提前吃掉。
在沙漠中,藥西瓜依靠沙漠中少有的幾種動物傳播種子,由于沙漠缺少食物,動物們幾乎看到什麼都吃。
沙漠裡的駱駝
如果藥西瓜的籽兒沒有成熟就被吃掉,那麼就算被拉到其他地方也無法正常生根發芽。
藥西瓜通過毒性來保護自己還在成長期的種子,等徹底成熟之後,褪掉身上大部分的毒性物質。
新鮮的藥西瓜有毒,但是曬幹之後的藥西瓜可以作為一味中藥使用,這也是它的名字藥西瓜的來曆。
所以在沙漠中,看見遍地的藥西瓜也不要吃,吃完之後人就會中毒,出現嘔吐、腹瀉,這無異于加劇身體的水分流失,讓原本就缺水的身體雪上加霜。
有經驗的沙漠探險家或者居住在沙漠中的當地人,都不會吃這種野西瓜,因為随便試試,就有可能直接逝世。
既然西瓜的祖先是有毒植物,那它是怎麼成為人類最喜歡的水果的呢?
野生的藥西瓜
西瓜的今生在中文裡,凡是帶“西”、“番”、“胡”等字樣的食物,都是外來的,比如番茄、番薯、胡瓜(黃瓜的曾用名)。
西瓜也是外來水果,在大約4、5世紀的時候,從西域傳到我國的。
最早的西瓜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埃及,它們将沙漠中的藥西瓜進行培育,選擇毒性小、水量多的個體進行一代一代地培養,最後得到了水分含量多的西瓜。
番茄是國外傳來的
根據17世紀西方關于西瓜的油畫可以看出,在200多年前,西瓜的模樣和今天依舊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有科學家認為,西域傳來的西瓜,很有可能不是我們今天的紅壤多汁。
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植物最開始的用途都不是為了吃,比如辣椒最開始它是一種觀賞植物被引入我國。
西瓜最開始或許也不是作為水果,而是一種中藥材。
早期油畫中的西瓜
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各樣的西瓜是起源于最近100年,通過系統性的培育挑選,甚至動用化學藥物,如秋水仙素,得到人類要求的一些特征,比如無籽西瓜、薄皮西瓜、黃瓤西瓜等。
西瓜雖然已經被人類馴化了4000多年的時間,但是它依舊沒有抛棄自己原本最适合的生長環境。
西瓜喜歡生活在炎熱、幹旱的地區,尤其是沙土地上,當氣溫低于24℃時,西瓜很有可能就不會發育。
由于祖先來自沙漠,所以西瓜特别喜歡陽光,想要種植出西瓜就必須有足夠的日照時間。
西瓜喜歡日照
我國南方地區雖然氣候炎熱、水量充足,但是在日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南方種出來的西瓜普遍沒有幹旱地區的沙地西瓜好吃。
目前所種植的西瓜分為食用和籽用。
食用西瓜就是主要吃果肉,西瓜籽能小就小,最好沒有。而籽用西瓜是專門用挑西瓜子的,它更貼近于自己的祖先藥西瓜,籽飽滿大個,相反肉很少,而且不好吃。
炒西瓜籽
市面上的西瓜品種有20種以上,并且每年還在研究新的品種。
西瓜屆的内卷非常嚴重,很有可能今年流行的品種,第二年就被别的品種取代了。
西瓜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每年因為過量吃西瓜引發的腸胃疾病貫穿了整個夏季,而且西瓜含糖量非常高,這對于血糖偏高和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來說,不是很友好。
吃瓜雖好,但還是要注意量,不然吃瓜吃壞了肚子,就不好了。
小孩子吃西瓜
沙漠中的可食用植物既然沙漠中的西瓜不能吃,那麼沙漠中有什麼可以吃的植物呢?
首先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仙人掌,這是沙漠中的明星植物,也是沙漠動物們的口糧。
好消息是仙人掌的果肉是沒有毒的,可以放心吃;壞消息是,有些仙人掌的刺有毒,被刺傷後,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的會化膿、感染。
如果在沙漠中實在餓得不行了,可以試着吃仙人掌,一定要注意它的刺。
仙人掌可以吃
此外仙人掌也是會結果的,結出的仙人掌果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可以食用,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還被當作水果銷售。
其次就是沙漠中的蘆葦,可以抽取它的根莖部位食用。
沙漠中經常看見一些水塘,但是它的水不一定可以喝,不過水邊的蘆葦可以吃。
蘆葦在根莖處非常鮮嫩,含有水分和營養物質,可以直接食用。
沙漠中的蘆葦
市面上有一種叫做茭白的菜,又叫高筍,就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根莖。茭白是禾本科的植物,蘆葦也是,因此它們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沙漠中也能生活着一些水果,比如沙棘、沙棗等,它們雖然不會生活在沙漠腹地,但是會出現在一些鹽堿地、荒漠化的土地上,在饑餓的時候,可以用它們果腹。
沙漠中還有一種叫做沙蓋的草,長得像低矮的艾草,可以食用,但是味道不怎樣,如果不嫌棄,可以在餓了的情況下吃草。
沙漠中的草
沙漠注意事項除了上面說的植物除了能填飽肚子,還能為人體提供水分,但僅憑這些水分,人類很難堅持走出沙漠。
因此進入沙漠之前,還是應該攜帶足夠的水。如果不幸水被耗盡了,可以使用一些辦法自己尋找水。
在沙漠中遇見的水,不能第一時間就喝下去,最好攜帶那種快速檢驗水質的試紙,可以馬上檢測出水裡面是否含有緻命毒素。
沙漠中的水别随便喝
如果想要喝更安全的水,那麼可以在傍晚來臨之前,挖一個深坑,然後在坑底放一個容器,用塑料薄膜封好坑的口,可以在塑料薄膜的正中心放置一個重物,讓薄膜凹下去。
經過一個晚上的等待,可以在第二天清晨收獲一杯或者一碗水。
這其實就是利用沙漠晝夜溫差大,讓地層的水蒸氣在薄膜上液化,然後滴落到下方的容器内。
沙漠中的水井
不過這個方法不是哪裡都可以,首先是地層要有一定的水分,其次是坑要挖得足夠深,不然找個幹燥的地方,挖再深的坑也沒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