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涼州脫貧攻堅方案

涼州脫貧攻堅方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0:34:52

涼州脫貧攻堅方案?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光明日報通訊員 高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涼州脫貧攻堅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涼州脫貧攻堅方案(攻堅拔寨斷窮根)1

涼州脫貧攻堅方案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光明日報通訊員 高朱

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在革命戰争年代,耀州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淬煉成“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創新勇氣;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衆的工作作風”的照金精神。而今,耀州人民不斷汲取照金精神所蘊含的紅色能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拔掉窮根奔小康,正在向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标奮力沖刺。

聚力推進脫貧攻堅“十大扶貧工程”全面發力

2016年,耀州區有貧困村58個,其中深度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79戶21877人,貧困發生率12.4%。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耀州區認真落實中央、陝西省、銅川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一号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舉全區之力,以“八個一批”和“雙十行動”為統攬,以創新“八星勵志”活動為動力,夯基壘台,攻堅拔寨,奮力書寫新時代脫貧攻堅新答卷。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後,我們堅持三級書記抓脫貧,建立了脫貧攻堅11個專項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和11個區級領導包抓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隊的‘雙11’領導機制;28名區級領導包抓58個貧困村,定期蹲點‘解剖麻雀’,開展區委常委‘駐村夜話’;常态化推行部門包村、幹部聯戶等制度,構建了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持續強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産業扶貧路徑;總結推廣‘八星勵志’扶貧扶志經驗,使貧困戶脫貧有産業、有志氣、有信心。”說起區裡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和做法,耀州區區委書記楊宏偉如數家珍。

近日,記者來到耀州區小丘鎮移村四組采訪。今年29歲的村民趙建,小時候因意外導緻左手殘疾,他的弟弟也因為遭遇不測而全身癱瘓,父親打工時因頭部受傷,留下後遺症,母親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就這樣,一個原本極度困難的家庭因意外傷害和疾病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2015年,精準扶貧的陽光終于照進了這個極度困難家庭,區上不但為他們辦理了低保,還給趙建安排了公益性崗位,給他的弟弟送來了輪椅……方方面面的關懷和照顧,讓趙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2016年他開始嘗試養雞,如今養殖規模已擴大到1500隻,年銷售收入10萬元以上。在一次“八星勵志”扶貧扶志表彰大會上,趙建激動地說:“是黨的好政策讓我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和未來。今後,我會更加努力,示範帶動更多的困難家庭早日脫貧。”

“住上了好房子,還能在家門口上班,這個月領了1800多元工資,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移民搬遷到關莊社區的貧困群衆王潤蓮開心地說。

王潤蓮上班的關莊社區扶貧工廠,為英國最大的戶外運動品牌TRESPASS生産外貿背包,今年5月底第一批産品已漂洋過海運到英國等歐洲國家。

關莊社區扶貧工廠是耀州區實施“十大扶貧工程”的一個縮影。在脫貧攻堅中,耀州區為了讓群衆搬得出、住得下、能發展,堅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大力實施的“十大扶貧工程”,成為全區貧困戶脫貧有力抓手。

比如區域經濟發展工程,就是圍繞“2342”工程,重點推進區級十大扶貧産業園和鎮級50個扶貧産業園建設,帶動就業1萬人左右,夯實了富民強區基礎;産業發展增收工程,使全區特色産業初具規模,貧困群衆實現了人均至少1畝蘋果或3畝幹雜果目标;就業扶貧工程,使全區292名貧困群衆享受創業扶持,2605名貧困群衆得到了免費技能培訓,2663名貧困群衆實現就業;安全住房工程,使全區9個集中安置區和11個集中安置點初步建成,292戶群衆危房得到改造提升;深度貧困攻堅工程,總投資2.2億元建成134個項目,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等等。

截至2018年年底,耀州區已有4769戶16408人脫貧,41個貧困村退出。2019年,1449戶4141人實現脫貧,17個村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7%,全區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五個一”産業格局夯實深度貧困村脫貧基礎

“廠子建在家門口,不用出遠門,每個月就有2400元的收入,老人孩子都能照看,這樣的生活我很滿足。”馮耀林本是照金鎮高爾原村貧困戶,家裡6口人,兒子、兒媳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照顧老母親和小孫子。去年,他把自家10多畝土地流轉給照金潤澤源中醫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種植艾草,自己也成了廠子裡的工人。

聚焦深度貧困,以非常之策,解非常之困。銅川市7個深度貧困村全部在耀州區照金革命老區核心片區,共有貧困戶890戶2916人。面對這塊難啃的硬骨頭,耀州區大力弘揚照金精神,因地制宜,對7個深度貧困村提出了“五個一”産業發展模式,即建成一座光伏電站、建設一個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一個規範化種植示範區、建設一個标準化設施蔬菜基地、建成一個社區扶貧工廠。

在7個深度貧困村規劃建成的光伏電站,帶動806戶貧困戶實現年均增收3000餘元,村集體年均增收3萬元的目标,為打赢脫貧攻堅戰增添了新動力;建成的規範化種植示範園,使7個深度貧困村發展幹雜果和高原蘋果4300畝,種植中藥材3000畝,為深度貧困村産業提質增效,貧困群衆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建成的養殖小區,采用“資産變股金”的模式,以養殖場入股,吸引企業、合作社落戶,實現養殖企業和貧困戶雙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深度貧困村發展蔬菜大棚80多個,目前賈曲河村的30座蔬菜大棚已經投入使用,共帶動193戶貧困戶實現每戶年均增收800元。其餘深度貧困村通過先建後租的方式,引進企業、合作社或個人參與大棚蔬菜種植,帶動了貧困戶增收脫貧。

截至2018年年底,耀州區7個深度貧困村達标退出537戶2045人。2019年7個深度貧困村将全部實現整村退出。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25日 01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