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和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團隊采用環境DNA(eDNA)來記錄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上的高寒生物多樣性的廣度。這個重要的項目是開創性的2019年國家地理和勞力士永恒星球珠穆朗瑪峰探險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曆史上對該山峰最大的一次科學探險。
科學家們在14763英尺(4500米)和18044英尺(5500米)之間的10個池塘和溪流中收集了為期四周的水樣eDNA,并在《i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這些地點包括風化帶的區域,風化帶延伸到生物圈最頂端的開花植物和灌木範圍之上,以及高山區,它存在于樹線之上,有各種開花植物和灌木物種。
在短短的20升水中,科學家們發現了187個分類目中的物種,即16.3%,占生命樹(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家族樹)中所有已知分類目的六分之一。
eDNA搜索生物和野生動物留下的微量遺傳物質,為提高評估水生環境中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能力提供了一種更方便、快速和全面的方法。研究人員在采集樣本時使用一個密封的盒式過濾器,它可以捕捉遺傳物質,然後在實驗室使用DNA元編碼和其他測序方法進行分析。世界自然基金會一直在使用eDNA檢測稀有和受威脅的物種,從座頭鲸到史溫侯斑鼈,地球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
盡管珠穆朗瑪峰研究的重點是在目一級的識别,但該團隊能夠将許多生物體識别到屬或種一級。
例如,研究小組确認了輪蟲和緩步動物,這兩種微小的動物生物已知出現在最惡劣和最極端的環境中,并被認為是地球上已知的最有彈性的動物之一。此外,他們還發現了在薩加瑪塔國家公園發現的藏雪雞,并驚訝地發現了家犬和雞等物種,代表了人類活動是如何影響景觀的。
他們還發現了松樹,這些松樹隻有在他們取樣的地方的山下才有,這說明風吹的花粉可以進入這些流域的高處。他們從幾個地點發現的另一種生物是蜉蝣,這是已知的環境變化的指标物種。
eDNA清單将有助于未來的高喜馬拉雅山生物監測和回顧性分子研究,以評估随着氣候驅動的變暖、冰川融化和人類造成的影響,這個迅速轉變的世界知名生态系統的變化。
珠穆朗瑪峰生物學領域團隊的共同負責人、世界自然基金會動物學健康項目的Tracie Seimon博士說:“通常被認為是不毛之地和大部分沒有生命的高山和風蝕環境,事實上,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内的高山環境應該被認為是對高山分類群進行持續長期生物多樣性監測的目标,以補充生物氣候監測和氣候變化影響評估。”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Marisa Lim博士說:“我們去尋找世界屋脊上的生命。這就是我們所發現的。然而,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還有更多的東西有待發現,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有助于為未來的探索提供參考。”
實地研究的共同負責人、國家地理探險家、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研究副教授Anton Seimon博士說:“一個世紀前,當被問及‘為什麼要去珠穆朗瑪峰’時,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的回答很有名,‘因為山在那裡’。我們的2019年團隊有一個相當不同的觀點:我們去珠穆朗瑪峰是因為它的信息量大,它可以教我們關于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東西。”
通過向研究界提供這個開源數據集,作者希望為繼續努力建立分子資源以研究和跟蹤地球最高山峰的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做出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