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漢字的藝術特點

漢字的藝術特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7:31:15


印刷體的漢字不是藝術,即便是美術字也不是藝術,漢字成為藝術的前提就是以某種造型形象存在,那就是書法。書法,就是軟筆漢字書寫。書法藝術,就是漢字書寫的藝術。硬筆書寫也可稱為書法,但一定要說“硬筆書法”,隻有毛筆能夠寫出千變萬化的漢字。藝術都是具有審美性的,書法藝術亦有美。書法藝術美就是以漢字書寫進行生動的形象創造的美。古人早已認識到。


漢字的藝術特點(漢字怎麼就成了藝術)1

石鼓文後勁本《吾車》與《秦公簋》拓片


南朝齊人王僧虔《筆意贊》中就明确指出: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

這個意思,宋人蘇轼也有相同的表述:

“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為成書也。”(蘇轼《論書》)

書法從寫字上升到藝術,作為藝術,講求美的效果,就要借筆墨形式所創生動的形象,進行這種形象創造就能顯示的書寫者的技能功力、精神修養等問題。

漢字的藝術特點(漢字怎麼就成了藝術)2

蘇轼書法


漢字書寫之所以能成藝術,産生審美效果,首先是漢字有可作藝術形象創造的形體基礎。它據漢語的一音一義立形、單個獨立,每個字的筆畫結構雖各不相同,但在構成上卻完全符合一切能運動的生命形體構成的共同原理。而一個個字的具體結構又豐富多樣。這是世上一切文字所沒有的,唯有漢字具有這樣的特征。

書法,以漢字為據,寫成以後,形态也是靜止的。但是它們得以完成的筆畫,由于是以有力、有勢、有節律的運動完成,這種效果,在作品完成後,永遠留在所寫的形迹上,與有生命形體意味的形構結合,使每個字都有了俨若神氣骨肉血的意味。

不過,書法形象有個特點:它的生命形象感,在于似而不是、不是又似,即隻是一種意味。

王羲之多贊美“有意”,“大有意”具有這種效果的書法,王僧虔《筆意贊》一文還專門論述這種效果,而且正是這種效果啟發了中國寫意畫的誕生。因此書法作為藝術,人們直觀的是“象”,而欣賞書法卻是以這種特殊形象傳達的精神。書寫書法是以書立“象”,以象顯“意”,欣賞者見象生“意”,以“意”賞象。書法之美,一定是二者統一。

漢字的藝術特點(漢字怎麼就成了藝術)3


晉唐人書法的技法經驗,引領了以後的書寫,确也讓書法越來越成為嚴謹的藝術形式,但事實又讓人們發現,絕對化的法度變為書寫程式時,又給書法帶來風格面目的拘束,使書法藝術效果得以獲得的“意”,卻幾乎喪失殆盡。到了宋代,“書心”、“寫意”的書法精神寫字。蘇轼也說“我書意造本無法”《東坡題跋》。他們明确把寫“意”作為書法藝術追求。在蘇轼書中産生的審美效果,黃庭堅概括為“學問文章之氣”,因為在那個時代,人們把個人精神修養的獲取都歸結為多讀聖賢書所緻。他們對書中所推崇的“意”,已不僅僅是南朝人認為的“生命形象”之意,而更是書家的襟懷氣度,認為這是由于多讀書、脫盡了俗氣才能達到的境界書卷氣。

書法發展到宋代,人們已明确,書法之為藝術,有審美意義與價值,已不隻在其特有的結構特征,還有特有的書寫方式,以深厚的精神修養和技能功力,漢字才成為這世上絕無僅有的藝術形式和它的審美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