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正常的止血機制發生障礙,引起自發性出血或輕微損傷後出血不止的一組疾病。臨床上,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就是血小闆減少,血小闆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當數值減少時,止血功能受到影響,就容易發生出血。
除了血小闆減少,還有哪些是出血性疾病?
其實,在血液科容易發生出血症狀的不止血小闆減少,根據發病原理,出血性疾病可分為六大類:
1、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
(1)先天性血管壁異常:如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
(2)獲得性血管壁結構、功能異常:如過敏性紫癜、感染性紫癜等。
2、血小闆異常引起的出血
(1)血小闆數量異常:如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血小闆增多症。
(2)血小闆功能異常:先天性血小闆功能缺陷(如血小闆無力症);獲得性血小闆功能缺陷(尿毒症等)。
3、凝血因子異常引起的出血
(1)遺傳性:如血友病、纖維蛋白原缺乏症等。
(2)獲得性:如肝病所緻的凝血因子缺乏、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缺乏等。
4、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所緻的出血
(1)先天性和遺傳性纖溶亢進。
(1)獲得性纖溶亢進。
5、病理性循環抗凝物質所緻的出血
①凝血因子抑制物。②肝素樣抗凝物。③狼瘡抗凝物。
6、綜合因素所緻的出血
如彌散性血管内凝血。
由此可見,僅靠出血症狀并不能判斷出疾病類型。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出血現象,應該及時就診,通過檢查診斷确定具體的病因及疾病類型, 再進行适合的治療。
關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