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聶海勝返回

聶海勝返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16:25:58

神舟12号9月中旬就要返回地球,由聶海勝、湯洪波、劉伯明組成的“太空出差3人組”,過不了多久就要回家了。而後繼的神舟13号也傳出了消息:根據航天文昌科普基地公衆号發布的“少年航天員選拔訓練營”活動行程,神舟13号的發射日期似乎就是10月3日。另外在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揭牌活動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透露,9月和10月将分别發射天舟3号和神舟13号飛船。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1

長征2号F火箭發射神舟飛船

綜合以上消息,神舟13号應該就是在10月發射,當然航天發射的影響因素多,存在推遲的可能性,不過神舟13号和神舟12号“完美錯過”是闆上釘釘的事。很多朋友都關心一個問題:為什麼兩批航天員不在空間站上搞交接班,而是一定要讓空間站空上一段時間呢?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2

航天文昌科普基地公衆号發布的活動信息

像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每次新的宇航員乘坐載人飛船上天,在上面已經呆了許久的“前輩”會跟随這艘飛船返回地球,兩批人會同時在空間站裡呆上一段時間,即“在軌輪換”。例如2021年4月24日,美國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通過Crew-2任務将4名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此時空間站上還停靠着另外一艘龍飛船,即Crew-1,此時在軌的宇航員總數達到了11人。

到了5月2日,Crew-1飛船帶着4名回程的宇航員返航,濺落在墨西哥灣,國際空間站也恢複到了7人的長期駐留狀态。宇航員在軌交接的好處顯而易見:空間站沒有空置期,能夠保持有人照料的狀态,并且當面交接工作無疑更加簡單有效。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3

天宮空間站雖然比國際空間站的體量小,但技術水平并不差,能供載人飛船使用的對接口較多。例如,天和核心艙的小柱段前端有個節點艙,擁有4個對接口,而在大柱段後端還有一個大直徑對接口,總共5個對接口可用。即使将來被問天号和夢天号實驗艙占去兩個,依然有能力同時對接兩艘神舟載人飛船和1艘天舟貨運飛船。相比之下,由于存在接口形式問題,龍飛船去國際空間站則隻能使用其8個對接口中的2個。

因此,以天宮空間站的配置和初衷,肯定是按照長期有人照料,航天員在軌輪換來設計的。那為什麼神舟12号和神舟13号偏要擦肩而過呢?原來,這并不是常态,而是空間站建設初期的必然現象,這裡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4

天宮空間站的軸向和側向對接口

首先第一點就是房間數量不夠!現在的空間站主體部分還隻有一個核心艙,也就是說隻有一套房,這套房子裡有三個獨立的睡眠區,每個睡眠區可容納1名航天員休息。而與之對接的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都不具備讓航天員長期生活的能力。如果神舟12号和神舟13号共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僅靠“3室2廳1衛”的核心艙是無法滿足要求的。所以隻能是上一撥航天員先返程,把房間騰出來,下一撥航天員才能入住。

這是不是意味着天和核心艙的“裝人”能力不如國際空間站呢?那倒也不是,同樣是20噸級的國際空間站星辰号服務艙,隻有兩個睡眠區,還不如天和。目前空間站人數少的主要原因是它仍處于“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各大艙室還沒有完全配齊,而且神舟12号任務也隻在軌停留3個月。這種情況在問天号和夢天号實驗艙上天後,将會大為改觀。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5

天和核心艙的睡眠區

問天号和夢天号實驗艙主要承擔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任務,但也提供了航天員的工作生活場所。它們發射并安裝就位後,我國空間站将擁有6個床位,額定在軌人數仍為3人,但可以實現航天員在軌輪換,屆時最高可容納6人。此時與空間站對接的神舟14和15号飛船,将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的盛況。

估計會有網友說:空間站處于微重力環境,要找個地方睡覺還不簡單?随便在哪兒固定一個睡袋不就完了?站着睡、躺着睡、倒立着睡,感覺都是一樣的,當然必須得固定着,否則航天員的呼吸會産生推力,讓他們飄來飄去。

理論上這樣确實也行,應急的時候可以湊合湊合,但這種湊合睡的舒适程度,與睡眠區獨立而私密的個人空間無法相比,不僅無法保留隐私,而且由于航天員是輪流休息的,在同伴工作時也很難不被打擾,不利于航天員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精力。此外核心艙隻有1個廁所,給包括女航天員在内的6個人使用也有點兒不足。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6

未來女航天員會很常見

除了生活空間的問題外,還有一個比較重大的制約因素,就是出現故障後應急返回地球的問題。在神舟12号發射之後,地面上的神舟13号其實就已經處于整裝待發的狀态。如果天上的神舟12号出現嚴重故障,無法帶航天員離開空間站的話,神舟13号就會緊急發射,把他們帶回來,這是對航天員生命安全的必要保障。

假如在神舟12号還沒有回來的情況下,強行發射神舟13号,再送3名航天員上天,如果其中一艘或兩艘飛船出現故障,而地面上又沒有将他們接回來的手段,那航天員們将面臨巨大的危險。關乎航天英雄的生命,這種碰運氣的事情當然不能幹。

而在神舟12号帶着聶海勝等3人返回之後,再發射神舟13号,還能産生一個額外的好處:對接比較方便。雖然目前在節點艙有4個對接口可用,但隻有軸向對接口是最穩妥可靠的。因為當前及以後的空間站重心都基本位于軸線上,從軸線方向對接,對空間站造成的沖擊最小。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7

軸向對接最穩妥可靠

即使将來同時對接兩艘神舟飛船時,也是先從軸向對接一艘,然後将它用轉位對接的方向移到側向對接口,再利用空出來的軸向對接口對接另一艘。現在神舟12與神舟13在軌時不交叉,就省去了轉位對接的麻煩,降低了任務的複雜程度。

前面說到當兩個實驗艙上天後,空間站就可以裝6個人了,這會是天宮的極限嗎?并不是,未來的天宮空間站有可能進一步擴展,一種方案就是發射天和二号核心艙,與現在的天和一号對接,然後再發射兩個實驗艙。這樣天宮的可用對接口數量可由3個增至4個,可同時對接3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空間站額定在軌人數将增至6人,輪換期間最大人數将達到9人,接近國際空間上的規模。

聶海勝返回(聶海勝等3人9月回家)8

空間站二期拓展方案之一

此外,現在最大容納3人的神舟飛船已經略顯局促,未來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随長五B首飛過),一次可運送6至7名航天員,功能強大,甚至可以用來登月。當新飛船投入使用後,空間站的天地往返能力将再上一個新台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