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世界腦膜炎日,你或許還很陌生。早在2011年,腦膜炎組織聯盟已經将每年的4月24日定為“世界腦膜炎日”。
53歲的柳先生家住長沙望城,前陣子在池塘割傷手,自認為小傷口并未在意,又連續幾天在池塘髒水裡幹活。不料,10多天後出現前額部及頭頂部持續性緊箍樣脹疼。開始以為是普通感冒,在當地診所輸液,然而頭痛不見好轉,并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及發熱,被确診細菌性腦膜炎。
據悉,腦膜炎是常見的顱内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種嚴重的緻死性疾病,目前全球每年仍有500萬人罹患各種腦膜炎,是第6大緻死性感染性疾病。如何及早預防和早期判斷,尤為重要。
小傷口也可以引發大感染,常被誤以為是“感冒”
53歲的柳先生(化名)家住長沙望城,是一位勤勤懇懇農民。前陣子在池塘割傷手,自認為小傷口并未在意,又連續幾天在池塘髒水裡幹活。不料,10多天後出現前額部及頭頂部持續性緊箍樣脹疼。
柳先生以為是普通感冒,在當地診所輸液,然而頭痛不見好轉,并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及發熱,家屬連忙送往湖南省腦科醫院腦血管病神經内二區,最終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
該院腦血管病神經内二區醫師何雲解釋,化膿性腦膜炎,即細菌性腦膜炎,它指的是細菌感染造成的腦膜炎,或者少部分會有腦實質的損害。緻病菌一般通過心肺或血液系統以及其他髒器感染,擴散至腦脊膜。緻病細菌通過血液循環侵入蛛網膜下腔後,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防禦功能,大量的細菌在腦組織繁殖,引發炎性。其主要的臨床症狀是:顱内壓增高、發熱、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為主要表現,嚴重的話還可以出現抽搐昏迷。
“由于化膿性腦炎疾病在發病初期的時候,常表現為發熱、寒戰或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臨床症狀表現和感冒很相似,容易誤診。”何雲解釋,患者當時手割傷了還一直在污水裡幹農活,給細菌可趁之機,細菌經血液循環到腦部,引起化膿性腦膜炎。目前,經強效抗炎等對症治療,患者症狀明顯好轉。
近三年收治252例患者,最小患者1歲最大82歲
15歲的文文(化名)是湖南常德的一名學生。前不久因感冒,出現了嗓子疼,流鼻涕,咳嗽等症狀。到藥店自行買了感冒藥,服用四五天後,病情不僅沒有好轉,甚至開始出現發燒,抽搐等症狀。家人趕緊将她送往湖南省腦科醫院,診斷為病毒性腦膜腦炎。
該院神經内科四病區向光紅主任介紹,腦膜炎是腦和脊髓的保護膜發生的炎性病變,多發于冬春季節。根據病原體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病毒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腦膜炎。該病可以累及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等免疫力較弱或有免疫缺陷的人患病的風險更大。
據統計,近三年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收治的腦膜炎住院患者共計252人,男女比例約為6:4,主要集中在61-70歲人群,最小患者為1歲,最大為82歲。
專家表示,腦膜炎發病初期多表現為發熱、頭痛、疲倦、肌肉酸痛及皮疹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很容易會被誤以為是“感冒”或一般的問題來自行處理,往往就耽誤了治療。随着疾病的進展,腦膜炎的特殊症狀才會逐漸出現:頭疼程度會加劇,并伴随着脖子發僵,劇烈的噴射性嘔吐;意識模糊,谵妄,甚至昏迷狀态;一些病人還會出現癫痫發作、精神行為異常、癱瘓等問題。
腦膜炎早期診斷很重要,接種疫苗預防的主要途徑
“腦膜炎病情進展快,其症狀出現的第一個24小時,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可導緻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向光紅教授表示,其後遺症包括記憶力喪失、耳聾、失明、癫痫、癱瘓和大腦損傷,可持續影響患者一生。因此對腦膜炎的早診斷,準确識别緻病菌,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尤其重要。
專家表示,腦膜炎診斷主要通過血液檢查、腰椎穿刺與顱腦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可以評估全身的感染和炎症情況,并找到緻病菌的蛛絲馬迹;腰椎穿刺可獲取腦脊液進行檢測,來評估腦膜炎症的具體情況;顱腦影像學可以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腦膜和腦組織遭受感染或損傷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腦膜炎?專家表示,建議市民按要求接種針對各種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乙腦疫苗等),這是預防相關病毒所緻腦膜炎的主要途徑。此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勤開窗通氣,保持室内空氣新鮮;飯前便後要洗手;均衡飲食, 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遠離貓、狗等小動物;在疾病流行季節,盡可能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減少在擁擠、封閉環境中的時間。
專家提醒,在流行季節提高警惕,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甚至抽搐等症狀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潇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石榮 曹波 實習生周丹丹 丁新
【來源:潇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