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知名的遊戲IP,除了《寶可夢》、《馬裡奧》這種全球聞名的大IP之外,還有一些雖然不算婦孺皆知,但是大部分遊戲玩家都了解的品牌,比如:《戰錘》系列。《戰錘(Warhammer)》,又稱中古戰錘,是一個由英國遊戲公司Games Workshop所制作的遊戲背景(IP)。基于這個背景,出現了許多《戰錘》桌遊以及電子遊戲。《戰錘》系列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粉絲,那就是“超人”亨利卡維爾,之前博士就介紹過。
近期,博士在手機平台上玩到了一款叫做《戰錘:銀塔(Warhammer Quest: Silver Tower)》的遊戲。這款手遊質量很一般,而且其運營成績也不理想,許多玩家給出了差評!我們發現:手機平台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戰錘》遊戲,質量都不怎麼好,莫非這些都是蹭IP、換皮的遊戲?
博士特意去查閱了一下資料,同時翻看了一下手機商城,發現類似于《戰錘:銀塔》這樣的小手遊其實獲得了Games Workshop的授權!這就衍生出了一個新問題“為什麼Games Workshop要授權發行那麼多款質量不怎麼樣,玩家評價也不怎麼好的遊戲呢”?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擁有IP的公司或個人對于“授權IP給遊戲公司”這件事還是非常審慎的。有時候除了要求遊戲品質之外,對于宣傳、推廣各個細節都是有要求的。因為如果授權的遊戲表現不好,很可能會損害IP的價值。不過,Games Workshop卻不這麼想。
這就要從Games Workshop之前的經曆說起。曾幾何時,Games Workshop也是使用傳統IP授權方式的,他們會嚴格挑選合作者,而且遊戲公司想拿到《戰錘》的IP授權,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同時這種IP授權都是獨占的。于是Games Workshop之前曾經和 SSI、Mindscape 合作過,後來又選擇了 THQ 作為合作夥伴,遊戲的質量都還可以,成績也不錯!
不過上述的授權方式随着 THQ 在2012年破産後就逐漸發生了改變。2013年 Games Workshop 授權給 EA、由 Mythic Entertainment 開發的《戰錘Online》宣布停運,徹底促使 Games Workshop 的授權業務發生了改變!當時,手遊正在崛起,Games Workshop 原本精挑細選、找主力大廠授權開發大型遊戲的策略适時地轉變為找一堆中小型開發商,以較低廉的授權價格,授權給他們制作手遊。
同時,授權方式也從獨占變成了“拆分”,Games Workshop讓中小型遊戲公司使用《戰錘》IP開發各種不同類型的産品。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則是:借由大量的手遊讓更多的玩家認識《戰錘》,然後期待這些新人來關注 Games Workshop 的主要商品桌遊。
這樣做成功了嗎?博士告訴大夥:大批的《戰錘》手遊出現了,雖然其中有不少粗制濫造的産品,但是也存在一些質量還可以、遊戲性不錯的産品。而那些差評遊戲似乎沒有對 Games Workshop或者《戰錘》IP造成損害。自從授權策略轉變後, Games Workshop 每年的業績都在增長,公司股價也逐年攀升,近期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價!
博士認為:在IP運營中,除了要保護它的價值,也要讓它時不時出來亮個相,讓新的玩家認識它,這也是很重要的!自從《寶可夢GO》推出後,就吸引了很多新玩家,這讓《寶可夢》的周邊商品創造了高于以往的銷售成績。同理,Games Workshop也把衆多的IP手遊當成了宣傳的一部分,目前看來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同行們借鑒一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