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日雨”這句話我們聽得很多,形容某人命運不濟,接二連三地遭遇倒黴事。
而在古代,“屋漏”與“屋子漏了”卻是八竿子打不着,意思相差萬裡。
“屋漏”在古代是指屋子裡邊的方位。以前,室内四角稱四隅,各有專稱,《爾雅》裡邊如此解釋:”西南隅謂之奧,西北謂之屋漏,東北謂之宦(yi,二聲),東南謂之窔(yao,四聲)”,古人的房子一般面南背北,陽光從南邊射來,室内西南角和東南角為背光處。因此,我們所見成語“一窺堂奧”,就是有“一下子看見屋裡的深處”之意,後來引申到“見識了某種學問的深遠之境。”
怎麼辦?
古人費盡周章的設置方位,目的還是為了區分尊卑有序。室内東、西、南、北代表不同的等級劃分。我們在《鴻門宴》一文裡可以看到,“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裡邊的尊卑次序是這樣,坐西朝東為首,坐北朝南次之,坐南朝北再次之,坐東朝西為末,我們就可以區分裡邊人員的尊卑序列了。如今“東家”,“做東”,“房東”,“股東”等等這些詞彙,就是對這種尊卑有序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了。
“屋漏”在古代還有個重要的用途。人們在祭祀時,要先在最尊貴的西南角“奧”位舉行儀式,完畢後,将祖宗神位移至西北角,即”屋漏“位置。換做現代人,如果有人跟你說将祖宗神位請到”屋漏“處,我估計很多人會一個巴掌刮過來。“漏”字在這裡還有一個“隐藏”的意味,這在《詩經.抑》一文裡就有,“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翻譯過來就是“看看你在屋裡做的事,不至于愧對祖先牌位吧”。
杜甫
如此,我們知道了“屋漏”的真實含義,再來讀讀杜甫那首著名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裡的“屋漏”就不僅僅表示屋子破漏,而是指屋子裡連擺放祖宗牌位的地方都被雨水打濕了,這種遞進的表達,更能顯出杜甫貧寒的困境。
“屋漏”,為什麼後來有了意義的轉變,這得歸功于通俗文學的發展。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醒世恒言》的第一卷,有一句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我們知道話本小說在明朝民間廣為盛行,随着說書藝人的渲染,這句話就逐漸變成了人們的口頭禅,并且這句話所描募的畫面對形容一個人的困境時,是無比的生動貼切。
馮夢龍
我們總是對一個熟悉的諺語缺少去探究的興趣,覺得它應該是這樣,往往去挖掘他背後的演繹時,會給我們一個迥然不同的解釋。不得不說,我國曆史的悠久,文化的浩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