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9 00:17:44

文·段宏剛

可以說,孟子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被人們誤解了2000多年的一句名言,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執迷不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正确意思為:不孝順的表現形式有三個級别,以不盡後輩的本分和職責為最大的不孝。很多人對這句話誤解為:不夠孝順的做法有三個,沒有子孫後代是最大的不孝。這顯然不對,等于是歪曲了孟子的本意。

孟子比孔子晚出生大約200年左右,如果把“儒家學說”比喻為一棟房子,把孔子看成是為儒家學說打好地基并設計好基本框架的人,那麼,孟子就是把這座房子建造起來的人,他對儒家學說的貢獻、發揚和傳播不亞于孔子。

所以,後人把孟子跟孔子并稱為“孔孟”,孔子被稱作“聖人”,孟子則稱為“亞聖”,在儒家學說上的地位僅次于孔子。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1

跟孟子有關的故事很多,如《孟母三遷》、《斷機教子》、《孟子欲休妻》、《五十步笑百步》等等,這些故事從側面反映了孟子在成長之路上,是如何一步步成熟起來的,而這些,都離不開孟子母親仉氏的諄諄教誨。

孟子不僅是大思想家,并且是成就很高的文學家,留下許多著作,收錄在《孟子》一書裡,這些篇章裡有很多振聾發聩的名言,比如:

人之初,性本善。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2

本文要闡述的名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同樣是孟子的名言,出自《孟子離婁上》一文,整句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很多人斷章取義,以詐傳詐,把這句話理解為:不夠孝順的做法有三個,沒有子孫後代是最大的不孝。并且深以為然。

實際上,也怪不上誤解者,這個解釋來自東漢著名經學家和畫家趙岐,他是研究孟子的專家,有《孟子注》傳世,在這部著作裡,他把“為後為大”解釋為:不結婚、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趙岐又是漢獻帝劉協的議郎,相當于帝王的專職顧問或老師,他說的話很有分量,在當時有很高的權威性,他的言論被人們當作金玉良言來看待,因此,他注解的釋義從東漢末年就開始流傳,直到現在,許多人還認可他的解釋。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3

趙岐還對“不孝有三”進行了解釋,他認為:

一不孝是盲目地順從父母,即使父母的言行有錯,也不及時指出,仍然對其唯命是從。

二不孝是不願贍養父母,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視而不見。

三不孝是沒有娶妻生子而斷了家族的香火。

實際上,趙岐的有些解釋偏離了孟子的本意,他隻是從儒家學說的倫理道德層面解釋了這句名言,這跟他是經學家的身份有關。

要正确理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需要從兩點做起,一是結合儒家思想的核心觀點,二是結合這句話的後半句。

儒家思想的核心觀點可以用11個字來概括,仁、義、禮、智、信、勇、恕、誠、忠、悌、孝。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4

尤其是“仁義禮智信”被看作是根基,“仁”指仁愛之心,“義”指要有義利觀,“禮”指知書達禮,“智”指有智慧以及使用智慧的能力,“信”指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春秋時期,孔子看到周王朝建立起來的“周禮文化”被頻繁的争戰破壞後,導緻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他就大聲疾呼:社會禮崩樂壞了。于是,他着手建立另一種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念,教導人們如何做人做事。

孔子首先指出,一個人不論是什麼樣的身份地位,一定要具備“仁愛之心”,它是做好人的基本素養。

“仁”和“義”通常連起來以“仁義”這個詞彙出現,被孔子用在了“為政以德”的政治觀點上,服務于政治層面,主張統治者要以道德教化來治國,方可赢得民心。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5

孔子所說的“禮”,則是禮教精神的體現,不僅能服務于上層建築,細化到每一個人身上,還能約束每一個人形成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與生活作風,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一個人傲慢無禮、刁蠻任性,勢必要引起周圍人的反感,落下内外交困的局面。所以,重視禮教精神非常重要。

孟子當然明白孔子的思想,因此,他延續“周禮文化”以及孔子思想的核心觀點,闡釋了自己對“孝”的理解。

孟子把不夠孝順的表現分為三個級别,一不孝是“不能事親”,指不能贍養和孝敬父母,不能關愛家人。二不孝是“不能事君”,指不能安分守己,對君王做忠義之事。三不孝是“不能立身行道”,指無法做到勤學好問,提高自己修為,而成為道德楷模。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孟子名言不孝有三)6

當然,孟子所說的“三不孝”,是後人結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的前後語境總結而來。

孟子當時是在評價舜在結婚這件事情上自作主張而說了這句話。據傳,舜帝父母的口碑不太好,導緻舜帝一直沒能娶上妻子,後來,舜帝遇到心儀之人時沒有告知父母,自行娶了妻。

至此,就能理解了孟子這句名言的真實意思,是對目無尊長之人的批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原文裡,是“無後”兩個字,它跟“無後”通假,引申為“無尊”,根據古人的語言習慣,屬于名詞動用,即,沒有尊老愛幼的習慣和行為,也就是沒大沒小,刁蠻任性。

目無尊長的行為,被孟子看作是最大的不孝,這也符合“周禮文化”的本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