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3:19:10

大家好,我是廣東省中醫院大兒科主任許尤佳。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在臨床上遇到生病的孩子,90%都跟積食有關。很多家長都在問如何調理積食,從病理角度來講,未經辨證,無法給出合理的調理建議。

這裡結合中醫食療、臨床經驗為家長提供普遍适用的消積調理方法,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中醫角度說積食
  2. 孩子積食正常嗎
  3. 長期積食的後果
  4. 積食的調理步驟
  5. 積食的調理方法
  6. 如何避免孩子積食
  7. 小兒積食問診案例分享

希望通過以上七個部分,幫家長全面了解積食,學會辨證、調理。家有積食寶寶,繼續往下看,記得分享、收藏、點贊哦。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1

小兒積食調理指南

一、中醫角度說積食

積食,食物停在脾胃腸道沒有完全消化,形成積;

積食久了,脾的運化能力變弱,氣機不能流通,變成滞;

滞而不化,就變成久積;

久積得不到消導,會傷脾,形成脾虛;

脾虛,運化能力更弱,更容易積食;

至此,積食形成了惡性循環……

脾虛的孩子,津液虧耗,陽氣不足,抵禦外邪的正氣缺失,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

積食再惡化,就會轉化成疳,疳證其實就是程度最嚴重的積食,孩子的整個氣機和狀态都會比較大的虧損,要就醫治療的了。

二、孩子積食正常嗎

孩子“五髒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壯”,脾胃機能稚嫩,功能薄弱。

又有“兒為純陽”,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

因此相比生長發育需求來說,孩子脾的能力就顯得不夠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脾常不足”。

因此,孩子脾的負擔,相對來說比成人更大。

所以,孩子容易積食是正常的,經常發生的,不正常中的正常現象。

三、長期積食的後果

初期積食:沒消化的食物還停留在腸道裡

新積的孩子,容易腹痛腹脹,大便不正常,胃口差。

積食久了:無形的氣機水濕就會停滞

久積的孩子,就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疲弱。

長期積食,就會郁熱,表現出來症狀就是家長以為的孩子火氣大、熱氣、甚至感冒發燒。

一旦孩子積食沒有及時消積導滞,不僅影響胃口,還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後影響脾和五髒六腑引發疾病,對孩子的健康和體質,都會有很深刻的危害。

1、消化吸收功能變差

消化吸收功能差,就更容易積食,進一步影響脾胃,造成脾更虛,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小寶寶就容易吐奶、腸脹氣、肚子痛;大一些的寶寶就很容易便秘、嘔吐、拉肚子等等。

2、積食很嚴重的時候,會發展成疳積

也就是西醫說的營養不良,就會出現越給孩子增加營養、吃得越多,孩子反而更瘦弱的局面。

得了疳積分的小朋友瘦小,面色差,脾氣大。經常看到有的小寶寶脾氣特别燥,動不動就哭鬧,很多時候,不是教養的問題,而是身體的問題。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2

積食嚴重的孩子

3、呼吸系統很快會受到影響

諸如感冒、發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時不時就會出現。嚴重的還會變成肺炎、哮喘。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呼吸道,諸如鼻窦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等問題都會找上門來。

孩子這些呼吸系統的疾病,根源還是在脾胃。

4、發展成過敏體質的概率變大

長期脾胃更差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展成過敏體質的概率要大很多,各種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濕疹接踵而來。而且遷延不愈,極其難治。等到孩子長大了,就沒有辦法完全治愈,會跟随孩子的一生。

5、引發神經系統的疾病

當脾胃和肺髒都受損後,五行不平衡,不能有力地制約肝木,肝髒就很容易出問題。肝髒系統一旦出問題,就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多是神經系統的疾病,比如抽動穢語綜合征,就是孩子不自知、不自主的抽動,甚至罵人。

在門診中觀察,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最多見。也是因為脾胃受損後,最先受影響的就是這兩個系統。

小朋友不論何種疾病,起源都有脾胃功能受損,隻有當小朋友脾胃強壯,才能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四、積食的調理步驟

發現孩子積食,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消食導滞,及時助消化。

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控制飲食,合理喂養

先不給孩子吃肉,素食幾天;也不哄喂和強制吃飯,有些孩子孩子稍微喝點湯、吃點肉,就容易積食。

2、消食導滞,調理脾胃

用三星湯連服3天及時助消化,同時配合小兒推拿的方法。

3、營養搭配,改善體質

孩子身體發育成長需要營養,素食期間合理搭配,保障營養充足。

小孩子素食的營養竅門:

1. 多吃雜糧雜豆及豆制品,保證孩子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B的攝入,如紅薯、玉米、高粱、蠶豆、豌豆等。

2. 不吃生,素食不等于生吃蔬菜,蒸、煮方式烹饪蔬菜,不僅保證衛生,更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3. 控油、控糖、控鹽。不建議通過調料增強口感,吸引孩子吃,大量的調味品會有傷害。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3

素食營養搭配

家長要明白:積食導緻脾虛,然後消化能力、吸收能力變弱,吸收不好才會營養不良。所以,幫孩子消積滞,最簡單、最安全也是最為必要的方法,就是先控制飲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體質狀态。

五、積食的調理方法

幫孩子消食導滞,不能一下子就用攻伐猛藥,長期消食導滞也是有傷害的。

積滞分為不同的情況,家長日常幫孩子助消化,一定要用溫和的輔助用藥。

1、新積:初傷乳食,稱為新積

積食剛剛形成,病位還在胃腸。

孩子開始有不愛吃飯的表現,或者大便開始有異樣。

這時候隻要減少飲食,奶沖稀,輔食減量,不要哄喂,孩子很快自己就能調節過來。

切忌定時定量喂養,不要要求孩子每天喝多少毫升奶、吃多少飯。

新積的孩子,第二天舌苔就會比較厚膩,口氣也會大一些,或者便便不正常,晚上睡覺不安穩。

調理建議:如果有以上表現,就要讓孩子飲食清淡,減少食量,可以配合三星湯,調整2-3天。

2、久積:積食日久,就會形成久積

久積就會氣滞郁熱,孩子的氣血和津液也會有所損傷,這時候病位已經在脾胃了。

久積的孩子,不愛吃飯,頭發和面色都發黃,顯得比較幹瘦,有的肚子會脹大,經常肚子痛或者大便秘結,老是拉羊咩屎。晚上睡覺最不“老實”,翻來覆去,喜歡趴着睡,半夜會哭,或者磨牙,也容易睡覺盜汗。這樣的孩子,除了給孩子消導,還要重視健脾養胃,尤其是補脾氣。

調理建議:除了每周一次三星湯 素食進行保健,日常可以多用太子參泡水給孩子喝。

另外久積就會氣滞,理氣最好就是陳皮,煮粥、煮湯可以放一些陳皮,或者直接陳皮泡水給孩子喝(半歲以上的孩子都能喝)。

3、乳食停滞

孩子剛剛出現積食的情況,一般都是乳食停滞。孩子吃太多了,食物堆積在胃腸道裡。最多見的就是哺乳期間的嬰兒、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

原來吃很多,突然這幾餐就吃得很少,不想吃了,如果不及時消導,有的孩子就會化熱。

通常家長誤以為的厭奶期,厭食期,孩子不覺得餓,沒有胃口,或上火了。

其實本質原因是吃太多積食了,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熱氣”喝涼茶沒用,反而要消導的道理。

幫孩子消積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飲食 三星湯。

調理建議:先讓孩子吃少一些,清淡一些,在這個基礎上,配合溫和的三星湯消食導滞,很快就會有效果。

4、積滞化熱

新積不及時處理,最擔心就是化熱。有的孩子經常有低熱,或者手足心熱,都是久積化熱的表現。

新積化熱會比較迅速,一積食沒兩天感冒發燒就爆發出來。

久積化熱就會慢慢地損傷脾胃,損耗津液,像武俠小說所說的“内傷”。

積食開始化熱的孩子,情緒就會變得煩躁,脾氣大,晚上睡覺翻來覆去,甚至磨牙,大便也會出現不正常,而且特别口臭。

這個時候幫孩子消食導滞,前提同樣是先控制飲食。

為了用溫和的藥物能夠起效,就要控制入口,減少脾胃負擔。

所以我們先讓孩子飲食清淡,少吃。

這個時候用三星湯,可能力道會不夠,尤其是久積化熱的孩子,通常也容易濕氣重。可以用保濟口服液,除了消導還可化濕、健脾和理氣。

5、脾虛夾滞

長期積食的孩子,或者先天禀賦較差的孩子脾的功能都會比較弱,稍微不注意,就會積食,脾虛加上積滞,我們稱為脾虛夾滞。

很多脾虛的孩子,家長就會覺得孩子的積食老是有,稍微吃多一點點,舌苔就又很厚膩,積食變成常态。

脾虛夾滞的孩子,僅僅消導效果都會比較差。要配合健脾助運,慢慢提高脾的能力,積滞的情況才會慢慢好些。

如果不及時消積導滞,進一步就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常見病:積滞化熱容易導緻發燒;外感夾滞多表現為風寒感冒;脾長期受損易導緻脾虛、胃強脾弱、瘦瘦小小……積久就會成疳,那就很嚴重了,需要及時就醫。 要想養好孩子,調理好孩子的體質,家長一定要認真理解小兒積滞的問題。

六、如何避免孩子積食

孩子積滞的源頭在于家長喂養的方法,導緻孩子積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太愛孩子“了。

家長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消化情況:查看孩子的大便、舌苔、口氣,回想一下孩子昨晚的睡眠情況(文章末尾有:孩子積食10秒判斷法)。

如果發現孩子積食了,最簡單、安全、且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素食幾天,控制孩子飲食,讓脾胃腸道自己調節。

避免孩子積食的注意事項

1、節制孩子飲食

嬰兒期的寶寶,喝奶過量;大點的孩子過吃零食;天熱沒有節制的吃冷吃涼等。

孩子自己是不知道節制的,他更不懂得自己脾胃受不了。如果家長不懂得幫孩子控制,孩子很容易就會有積食進而傷脾。

2、不要哄喂

基本上,超過一大半的孩子脾胃受傷,都是因為家長哄喂。

孩子消化不好,表現出來就是胃口不好,家長看孩子不愛吃,吃得少,自己受不了,就想盡辦法讓他吃,結果脾胃不能得到休息,反而進一步受損。

最常見的一個是添加輔食的時候,孩子腸胃不适應出現厭食,家長使出動畫片、iPad、玩具等等神器,哄喂孩子;還有就是生病用藥之後孩子沒胃口,家長着急給孩子增加營養。

3、情志和睡眠

孩子的情緒和睡眠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太晚睡了,家長任其玩耍到三更半夜,錯過了身體進行自我調節補充能量的時機。

另外現在臨床上越來越發現,家長的溝通方式、對孩子情志的呵護,對孩子的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4

避免孩子積食更重要

七、小兒積食問診案例分享

案例1:孩子反複便秘、積食,怎麼辦?

家長問:

我家3歲10個月男孩,28斤。

經常便秘和積食,消化不好;

小時候喝牛奶,經常喝闆藍根和七星茶。

昨天你在平台回複我說,我家不是大腸濕熱,是寒濕中氣不足。

現在5天沒拉便便,腹部脹繃得緊緊的,他說肚子疼,今天用了開塞露終于拉出來,下面是之前拉的大便。最近都沒怎麼吃肉,應該怎麼調理呢?謝謝。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5

孩子的舌象

醫生答: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家長錯誤處理孩子便秘的案例。

大多數家長一看孩子大便秘結,就覺得孩子是上火,其實孩子不是熱,而是寒。

給孩子降火反而加重了寒,因此孩子大便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體質也越來越差。

這個孩子目前主要的問題是:體質虛寒、中氣不足導緻反複積食、便秘。

結合家長的描述,簡單分析一下孩子的情況:

1、反複便秘、大便幹結、舌苔白厚膩,明顯提示積食,便秘是積食引起的;

2、舌體淡白,加上孩子小時候經常喝闆藍根和七星茶等寒涼的藥物,長期耗傷脾胃的陽氣,造成現在明顯的脾胃功能差、中氣不足和虛寒的體質,也是引起反複積食和便秘的原因之一。

脾胃功能差就消化不好食物,容易反複積食,哪怕不吃肉、吃不多也容易積食,即使反複助消化效果也會不理想;脾胃虛寒、中氣不足,也就是脾胃的能量和動力不足,因此總是拉不出大便,經常便秘。

案例中孩子的情況通俗點說就是肚子裡的“火氣、動力”不夠,虛寒無力,這樣的孩子容易積食,積食會造成便秘,大便出不來又會加重積食,進入惡性循環。但是呢,積食後出現上火的症狀,不消積,隻是一味的降火,不僅效果不好,還會進一步損傷脾陽,以後更容易便秘。

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這個孩子的調理思路:

急則治其标—先解決眼下的便秘;

緩則治其本—長期調理脾胃的功能

1、解決眼下的便秘--遇到腹痛腹脹、積食嚴重的情況,先通便

5天沒便便,家長都是很着急的,如果像案例中孩子的情況,積食嚴重、腹脹腹痛難受,如果不及時通便容易造成脾胃功能的損害,嚴重的會引起積滞發熱,不适的症狀也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情志。這種情況可以用開塞露暫時解決,但不能經常用、依賴用,用開塞露的“後遺症”,我之前很多推文裡也有提到;也不要随意使用益生菌、喝涼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家長要記住一點:我們不能一遇到孩子便秘就着急通便,覺得要把大便瀉出來才是最重要的,反複地“瀉”腸會損傷脾胃功能,加重脾胃虛寒與中氣不足,而且往往不能解決長期便秘的問題,甚至是越通越糟糕,當下是通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孩子又便秘了。要先學會判斷情況急不急,急則治其标。

2、調理脾胃的功能--長期反複便秘,調理脾胃最關鍵

孩子的“急”症處理好後,應該着眼于脾胃功能的調理,改善脾胃虛寒與中氣不足,才是從根源上解決孩子反複便秘的方法,緩則治其本。

案例2:孩子長期積食便秘,該怎麼調理?

家長問:

寶寶4歲零9月,高105,重32斤

積食便秘超過一年,兩三天拉一次屎,有時顆粒狀,有時先顆粒,後條狀,排便痛苦!吃飯無胃口!

咳嗽幾個月,以前看西醫,現在看中醫,晚睡和早上起床會咳嗽幾聲,聲低沉,白天偶爾咳嗽,感覺有點痰,睡眠可以,會流口水。

有推拿加七星茶,效果不好!求問如何調理?

醫生答:

這個孩子的問題很明顯是由脾虛引起。

脾胃消化系統不僅能幫助孩子從食物中獲取營養,還能幫助把人體的有毒物質通過大便排出,可以說胃腸的健康影響着孩子的生長發育。

孩子長期便秘積食,脾胃功能弱了,自然引發身體其它一系列問題。

1、如何判斷孩子是便秘?

通過孩子的便便可以得知胃腸的健康狀态。

正常情況下,每天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以後,餘存的廢物變成大便排出體外,正常的大便應該幹濕适中。很多家長對便秘的判斷停留在“幹”,比如常見的羊咩屎。

究竟什麼樣的便便是便秘呢?西醫有個布裡斯托大便分類法,将大便分為7種類型,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有哪些偏方治小兒積食(小兒積食調理指南)6

布裡斯托大便分類法

第1和第2種表示有便秘;

第3和第4種是理想的便便,尤其第4種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

第5至第7種則代表可能有腹瀉。

案例中的孩子大便成顆粒狀,排便費勁,明顯是便秘。

2、孩子長期便秘的原因是什麼?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飲食不當、肝火旺等都能導緻便秘,綜合這個孩子食欲不振、長期積食、睡覺流口水等表現,可以判斷是由脾虛引起的。

中醫認為,便秘的病位在大腸,由于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緻,但與脾關系密切。

脾虛無力,不能推送大便前行,導緻糞便在腸道内滞留過久,大量水分被腸璧吸收,因此糞便幹燥、堅硬,排出困難。

脾虛的孩子不止便秘,還可能會有一系列問題!

很多家長會問到,咳嗽也是脾虛的表現嗎?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來講,咳嗽、咳痰的病位在肺,孩子肺部是嬌嫩的髒腑,通過呼吸直接與外界相通,因此外界的邪氣、細菌最易侵襲肺部,造成咳嗽、咳痰。

但是,脾氣虛的孩子,往往最容易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在五髒中,脾與肺的關系密切,肺脾為母子關系,脾土生肺金,脾為母,肺為子,所以脾虛則首先影響肺,這就是“母病及子”。

案例中的孩子體質差,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生病,平時沒有受涼,也常常咳嗽、咳痰,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脾虛的原因。

髒腑的情況通常會反映在臉上皮膚上,一些孩子鼻梁上、太陽穴上有一些青筋,通常也是提示了一個脾虛的狀态。

3、如何調理長期便秘積食?

調理長期便秘積食等脾虛表現的孩子,除了目前比較緊急地促進排便,關鍵在于脾胃功能的調理,這是預防便秘積食的根本方法。

1、第一步控制飲食

長期便秘積食的孩子,脾胃功能已經很差了,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如果每次再吃很多,食物無法及時消化,自然會積食,進而郁熱化火,導緻便秘。這個時候要吃少、吃清淡,食物量少易消化,減輕脾胃負擔,避免再次損傷脾胃。

對于便秘的孩子,飲食多樣化非常重要。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體會,孩子吃蔬菜瓜果和粗糧時,排便容易,如果隻吃油炸、肉類,排便會相對困難,蔬果和雜糧中纖維素多,促進腸蠕動,家長可以利用多種飲食搭配防治便秘。但是也不能隻靠蔬菜水果,總體調理孩子脾胃能力,健脾益氣,才是跟的方法。

2、用正确方法幫助孩子消食導滞

控制飲食後,如果孩子仍然積食嚴重,就要助消化,案例中的家長用七星茶說明有助消化的意識了,要注意七星茶雖然是消食導滞的藥物,但是偏寒涼的,清熱定驚的功效更大,不能作為日常藥物給孩子頻繁使用。

如果長期積食、脾虛嚴重的孩子,喝三星湯有時可能效果不明顯,可以考慮其它消食導滞的藥物,常用的還有保和丸、保濟口服液、四磨湯口服液等等。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藥物的具體使用有區别和注意事項,家長不能随意使用,脾胃課裡面有詳細介紹,可以仔細回看使用。

3、解決孩子便秘後,要健脾補氣改善脾虛

家長切忌一味的消食導滞,長此以往反而會損害中氣。每天“10秒”判消化後,如果不積食消化好,就要抓緊時機強健脾胃,這是讓孩子少生病,增強體質的根本方法。可以選用白術、太子參、淮山等食材健脾,幫助孩子補脾氣。

調理脾胃是一套系統的方法,怎麼判斷孩子的消化情況,怎麼針對不同情況的孩子健脾益氣,怎麼不用藥在日常飲食中安全有效的調理,孩子生活裡像睡眠、運動、情志要怎麼正确呵護。

大家不要希望吃一兩次藥孩子的抵抗力就可以調理好,關鍵是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的調整。方法用得對,孩子很快就能有明顯的改善。

這篇文章中有10秒鐘判斷積食法:寶寶長期積食,父母誤判導緻脾虛疾病

#積食# #兒童健康小貼士#

醫生:許尤佳,廣東省中醫院大兒科主任,公衆号:@兒濟健康,幫寶媽和孩子健康成長。

歡迎各位家長向我提問育兒、成長、健康的各種問題,我會認真解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