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3:15:46

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文/一者中國傳統文化崇尚中正敦厚,穩重大方其實,《周易》尚剛陽之美,重視自強不息的“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時還把“險”看作是一種美富貴險中求,對于險境要敢于面對,善于駕馭利用險境之美,是一種帶有不穩定的動态之美楊守敬《平碑記》品評《龍藏寺碑》: “細玩此碑,正平沖和處似永興(虞世南),婉麗遒媚處似河南(褚遂良),亦無信本(歐陽詢)險峭之态”險峭是另一種風格之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險中求美父與子)1

父若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文/一者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中正敦厚,穩重大方。其實,《周易》尚剛陽之美,重視自強不息的“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時還把“險”看作是一種美。富貴險中求,對于險境。要敢于面對,善于駕馭利用。險境之美,是一種帶有不穩定的動态之美。楊守敬《平碑記》品評《龍藏寺碑》: “細玩此碑,正平沖和處似永興(虞世南),婉麗遒媚處似河南(褚遂良),亦無信本(歐陽詢)險峭之态。”險峭是另一種風格之美。

歐陽通畫像 作者:蘇文

書法史上,父子書家不在少數,書聖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唐太宗、高宗,蘇轼三代,米芾、米友仁父子,還有趙孟頫、文徵明等家傳。但歐陽父子不但是子承父業,歐陽通的險峭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窦泉《述書賦》說:

“學有大小夏侯,書有大小歐陽”。

備注:大小夏侯:夏侯勝 、 夏侯建 。

歐陽詢之子歐陽通,世稱“小歐”,他以“善學父書”著稱,傳承了“大歐”的險峭(特别是《皇甫誕碑》的險峭) 而又加以個性化。王世貞《藝苑卮言》指出:“率更書《皇甫君碑》,比之諸碑尤為險勁,是伊家蘭台發源。然蘭台《道因碑》,筆筆帶批,得之家學也。”

可見二歐之間的淵源關系。對于歐陽通筆下突出的險峭之美,曆來的鑒賞品評均肯定了這一點:

董遖《廣川書跋·歐陽通别帖》:

今世所見歐陽通書,唯三碑;其别帖殆存此也。筆力勁險,盡得家風,但微失豐濃,故有愧其父。至于驚奇跳駿,不避危險,則殆無異也。書家論通比詢書失于瘦怯…今視其書,可信也。

《宣和書譜》:歐陽通…行草得詢之險勁,盤結分布,意态則有所未及,亦不失其為名書也。

王世貞《藝苑卮言·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評者謂歐陽蘭台瘦怯于父,而險峻過之。此碑如病維摩,高格貧士,雖不饒樂,而眉宇間有風霜之氣,可重也。

以上都是肯定歐陽通繼承了險勁跳駿的家風,用“直木曲鐵”之法,在這方面甚至超過了歐陽詢。

歐陽通代表作楷書《道因法師碑》,就是同樣地險勁峭厲。何紹基《跋道因碑舊拓本》稱此碑

“逼真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險勁橫轶處往往突過乃翁,所謂智過其師,乃堪傳授也”。

楊守敬《學書迩言·評碑》也說:

“歐陽通《道因碑》,較信本尤險勁,而論者謂其瘦怯于父,殊非定評。”

這都是将歐陽通書與其父相比,或認為“瘦怯”,或認為“豐濃”,或認為險勁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下聯系其《道因法師碑》,将“大小歐陽”作一比較,并概括二者的區别如下:

一、 變歐陽詢體勢的縱長為橫扁,因而結體的“孤峰崛起”之感有所減弱,而整體章法上卻微帶隸書遺意。

二、 起筆多露鋒直下,芒梢铦利尖刻,如“衣”、“以”、“玉“延”等字均如此,而撇、捺、點、鈎的岀鋒極尖銳,造成了四面鋒芒畢露,如“以點,“每柄“倦”之撇,“衣”、“敷”、“延”之捺……因而在用筆點畫上,它比歐陽詢更為險峭英銳,堅挺剛勁。這樣,通篇顯得鋒锷森然,有“戈戟铦銳可畏”(張懷瓘《書議》)。在這方面,比起其父來,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 右彎鈎(大背抛鈎)同樣地向外抛岀,但出鋒更為尖利,抛骨露鋒,棱角分眀如“幾”、“風”等字;加以左部之撇,也反向上鈎出,如“幾風”等字,這就使铦銳倍增,這是大歐所沒有的……于是,更令人“但睹矛戟”,可奇可畏。

歐陽詢《道因法師碑》局部

《道因法師碑》全名為《大唐故翻經在德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刊立,李俨撰,歐陽通書,範素鐫。計三十四行,行七十三字。現存陝西西安碑林,是歐陽通的代表佳作。歐陽通(?--691),字通師,潭州臨湘人,歐陽詢第四子。

四、 橫畫的中段往往較細瘦,确乎可稱為“瘦怯”,而且其橫畫的收筆,頓挫過重,猶如竹節鶴膝,如“每”、“其“乎”、“清”等字就是,這就是所謂“肩吻太露”,而有些筆畫的轉折處也往往頓挫太重,如“幾”、“風”、“彼”等字,這就更反襯出中段的“瘦這類習氣和薛曜的書法一起,影響了宋代趙佶的瘦金書。

五、 有些橫畫的末尾,有似于隸書收筆的波挑上翹,或如北碑收筆的斬截成方,如“堂”字末筆之橫就是用這種特殊筆法。劉熙載《藝概·書概》說:“大小歐陽書并出分隸,觀蘭台《道因碑》有批法,則顯然隸筆矣。”馬宗霍《書林藻鑒》錄《義門題跋》也說,“蘭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橫往往當收處反飛、蓋唐碑而參北朝字體者,亦因其父分書《房彥謙碑》法也。”這也是造成鋒锷铦利,險象叢生的因素之一。

歐陽詢《道因法師碑》局部之二

六、 從結體上看,歐陽通的美中不足十分明顯,如結構局促,有些字下部攢簇不舒如“金”、“理”、“倦”…

總的來說,歐陽通《道因法師碑》的險勁峭嚴之美、古意隐然之趣,應予以較高的評價,當然,也頗有不及其父者。對此,梁巘《承晉齋積聞錄·古今法帖論》有如下幾則:

歐陽蘭台《道因法師碑》,結構多不穩當,而力量精刻,幾欲突過其父。

《道因碑》,結體雖不穩适,而其險勁沉厚處,自非《圭峰》所及。《道因》……如此結實,何嘗非唐碑中之赫赫者,一較大歐,醜态百出,并無穩當處,可知古人作書之難也。

梁巘既肯定其險勁、結實、沉厚,力量精刻,又指岀其“結構多不穩當”之不足。不過,“不穩當”應從兩方面來看方面,其結構确實重心不穩,而且尤其缺少“暗中撥轉機關”,這确實是一種不足;另一方面,“不穩”又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驚奇跳駿,不避危險”的審美态勢。

再回眸書法美的曆史流程,可見險峭之風由來已久,且頗為可觀。從書法藝術美學風格來理解,險,則不穩。“不穩”是一種極高的境界,是一種險絕之境,沈增植曾頗感慨而謙遜的說,願奮腕而力求之。看來追求藝術風格不太容易,就連沈增植都這麼做,何況我們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