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動物奶油”成為省内蛋糕甜品商家招徕顧客的新賣點。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價格更高、口味更好、主打天然健康概念的動物奶油甜品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好感,有商家甚至将“制作動物奶油蛋糕”的口号寫到招牌上,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奶油”的概念最初就是指動物奶油。是牛奶經離心分離後得到的乳制品,以乳脂肪為主要成分,可以簡單理解為“提純濃縮的牛奶”。伴随着生産的發展,與“動物奶油”概念相對應的“植物奶油”出現,并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植物奶油也叫“人造奶油”,由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最初作為動物奶油的替代品出現。由于這類産品打發容易、打發率高、耐高溫、價格低,做造型方便,随後在行業裡廣泛被使用。但就營養成分和食物風味來說,人造的植物奶油遜于純正的動物奶油。可以說,植物奶油大行其道,是商家節約成本、便于制作等考慮作出的決定,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有棱有角”,顔色慘白的,多為植物奶油。
調查中記者發現,主流線上購物平台上,某1升裝主流品牌業态植物奶油包郵價格為17.8元,打發後能制成4升左右的常見奶油,自帶甜味,打發過程中無需添加其他食材;而同樣一升裝的淡奶油售價普遍在40元以上,打發率一般低于植物奶油,且需要自行加入砂糖,相比植物奶油,成本成倍增加。
軟塌塌,香噴噴,偏淺黃,是動物奶油的特點。
在長春市高新區經營私房甜品店的姜女士自稱對“植物奶油”深惡痛絕,“一輩子都不會用”。她告訴記者,盡管動物奶油成本高、打發麻煩、造型難,但勝在食材健康,口感好,體現的是一個甜品店品質和格調。便宜的植物奶油口感相對差,且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有點營養學常識的消費者都繞着走,“3歲孩子都能吃出差别。”姜女士說。
“就像吃了一口加了香精的塑料袋。”消費者姜妍這樣形容植物奶油的口感。由于穩定性高,相比動物奶油入口即化的感覺,植物奶油并不适口。這樣的體驗,促使這位年輕的甜品愛好者養成了看配料表的習慣,“甯願加錢,也要吃到真的奶油。”姜妍說。
用戶偏好的改變所帶來的市場的變化,吸引新商家入局,也促動老商戶改革和創新。位于長春市桂林路商圈的某老牌甜品店有20多年的經營曆史,是不少長春人的甜品記憶。近幾年,伴随着核心消費人群喜好的變化,商家也對老舊的店面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升級了生産原料,徹底放棄植物奶油。目前,使用法國進口奶油奶酪制作甜品成為店家的新特征,也促成了商家的二次紅火,不斷吸引年輕人專程前去“打卡”。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陶連飛
編輯:韓玉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