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腋成裘,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原意指狐狸腋下那一點點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價值不菲的皮衣。這就是孟嘗君賄賂秦昭王寵妾的狐白裘,就是李白詩中的千金裘。不過,最近流行的一篇文章,可能要将孟嘗君和李白置于不仁不義。
文章的标題是《你背着價值30萬的愛馬仕?不,你背的是1億個亡靈!》。單看标題,就足以震懾街角豪華的奢侈品店和光彩奪人的時髦女郎。文章列舉了不少皮革制和皮毛制的奢侈品,比如由九種動物皮制作而成的限量款喬丹鞋、價值近300萬港币的喜馬拉雅鳄魚鉑金包、需要70隻水貂制作而成的頂級皮草,等等。
但細看文章中講述的種種殘忍,于我更多的感受是視覺沖擊,而非心靈震撼。
類似的檄文不是第一次見了。比如風靡一時的《生産一條牛仔褲的代價是浪費3480升水》《外賣,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都曾刷屏一時。不過,在一片呼喊之後,人們牛仔褲照穿,外賣照吃,因為我們依然無法對抗生活。
隻不過這次的文章,矛頭沒有指向廉價商品和普通消費者,而是指向了奢侈品和富貴名流。
歇斯底裡的口号裡沒有動保,隻有動保恐怖主義
保護動物的初衷沒有錯,引導人們樹立正确的消費觀也沒錯,拒絕殘忍血腥、心向和平文明,這些價值理念也沒錯。但一味将責任推給企業和消費者,歸咎商業,忽略監管,也是片面的。
類似的口号裡有太多歇斯底裡,就不是動保主義,而是“動保恐怖主義”了。别的不說,如果真有标題中說的“1億亡靈”,那這樣的動物哪裡是珍稀動物,簡直泛濫成災。
如果真要如此反省,我們無需舍近求遠,去否定作為少數存在的奢侈品,因為随便抓起身邊的一件工業品,運用這類文章教給我們的邏輯,就足以否定掉人類社會的很多東西。
比如,我們不該讀書,因為紙張背後是樹木,你說你學富五車、讀書破萬卷,可你知道你毀了多少森林嗎?我們不必贊美絲綢,你知道這背後浪費了多少桑葉,剝奪了多少蠶寶寶的自由嗎?我們甚至不必吃飯,你知道你的碗裡有多少死去的生靈嗎?
按照這樣的邏輯,自從人類從樹上下來,學會使用工具并制造工具,人類便有了原罪,因為這個過程伴随着破壞。
動不動就抵制這個商品,杜絕那個消費,我們是否應該回到樹上摘果子充饑,用樹葉蔽體取暖?這樣就會将人類、對這個世界以及各種生靈造成的傷害降到最小。當然,可能也就沒有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宣傳動物保護主義,可以更理性
事實上,無需在動保問題上分出美醜,搞出善惡對立。我們之所以摒棄人定勝天,呼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于我們想要一個持久的、美好的未來。
在寫下這篇文字前,我随意搜了下,類似的歇斯底裡的動保文章在網上有很多,其中不乏和這篇文章内容相似的。
有一篇文章就突出了兔子、貓、狗被售賣皮毛的殘忍。之所以這麼寫,因為他們是人類的寵物。所以,按此出發點,這些動物同樣因人而“高貴”了。但是,其他動物因為無緣得到人類的寵幸,就隻能退而居其次,變得可以殺、可以搬上餐桌和櫥櫃了嗎?
動物保護人士楊曉雲在護理她從玉林狗肉節買回來的狗。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當然,抛開這些情緒化、煽動性文章的拙劣,我們還是呼籲人類不要窮奢極欲,尤其是膚淺的、虛榮的甚至是虛幻的欲望,我們還是呼籲不要用太過殘忍的手段并将一些工業品的制作過程傳播,我們還是該秉持實用大于形式。
隻是,我不知道,當類似“1億亡靈”的一篇篇文章被轉成10萬 ,作者或拼湊者拿着不菲的稿費或廣告費,是否會去高檔餐廳慶祝一把,或者獎勵自己一個包。但請注意,千萬避開餐桌上的肉和包裡的亡靈。
□ 與歸(媒體人)
編輯 王言虎 實習生 葛書潤 校對 陸愛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