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一條舊微博,突然被翻了出來,震驚了一衆網友:
戳鍊接回顧事件
廣東珠海查獲走私穿山甲凍體
在中國,雖然穿山甲早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還是慘遭毒手。穿山甲鱗片從北宋開始被用在婦科治療上,原因是古人認為穿山甲擅長打洞,所以可以治療女子輸卵管阻塞或功能障礙性不孕。穿山甲肉更是被當作奢侈食品送上餐桌供炫富異食癖人士享用。
因為“穿山甲公子”事件, “中藥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的沖突”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再次見諸報端。
犀牛角、虎骨、麝香、牛黃、熊膽粉……當中醫遭遇日益枯竭的藥用動物資源,是保護動物,還是繼續治病救人?這些中藥的藥用價值是否被神化?人工合成有效成分能夠達到與之相同的功效?
是真有效還是功效被誇大?
中藥材包括動物、植物、礦物三種,動物作為中藥材的一種,雖然沒有植物應用的範圍那麼廣,但同樣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關于動物藥的記載。《本草綱目》中收載的動物藥達到461種,目前使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動物藥約50種。
在這些動物藥中,熊膽因為幾年前的“活熊取膽”事件遭到公衆的強烈抵制。中醫界普遍認為熊膽療效顯著,治療疾病的範圍廣泛。
但是,被支持者譽為“科學鬥士”的曾發表專欄文章稱,熊膽被視為名貴藥材,除了其難得之外,恐怕還是熊的勇敢形象引起的聯想。在現代醫學看來,中醫藥角度關于膽的藥效“都是沒有依據、牽強附會的臆想”。熊膽汁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去熊膽酸雖“顯得有點特别”,對某些類型的有一定的療效,但該成分也并非隻有熊才有,更非在熊膽汁中含量最高。
現如今某些人還迷信狗肉能滋補壯陽,貓和草藥熬成的藥湯能“溫補”,治療風濕病和關節炎。甚至認為,動物嚴重痛苦時分泌的腎上腺素可以“壯陽”,因而采取亂棒擊斃的方法屠狗,以提高狗肉的“味道”和“壯陽”作用。
勞動保障部發布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幾乎将大部分動物藥如狗寶、海馬、猴棗、鹿茸、馬寶、牛黃、麝香各種動物髒器和鞭、尾、筋、骨,撤出中藥報銷名錄,(新華社北京2001年 7月2日)說明這類傳統藥材非治病所必需。
唐代名醫孫思邈被尊為藥王,他卻不用動物入藥。他說:“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于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于人呼!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
動物入藥要野生的才好?
由于在中醫觀念中,原本豐富的物種要野生的才“地道”,人工種養的産物是受鄙視的、隻有在不得不然時才會使用的東西。不僅虎、犀等動物因犀角、虎骨等是中藥藥材而被濫捕,即使原本豐富的物種,隻要被講究“野生才地道,人工種養是次品”的中藥盯上,就難逃瀕危化的下場。
2012年初,英國《自然》雜志曾經發表多篇通訊關注包括中藥在内的亞洲藥物。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文森特·尼曼等人說,“亞洲傳統醫藥”對老虎和犀牛的生存威脅因引人注意而被遏制,但更多沒有那麼出名的瀕危物種受到了威脅。例如海馬、大壁虎在亞洲都因為是常用傳統藥物成分而瀕危,而傳言中蜥蜴可以治愈艾滋病更加劇了這種狀況。
廣州市清平中藥材市場,一位商人正在出售虎爪,售價高達上千美元
2016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野生動物制品能否入藥的問題上, 新法規定: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科學論證,可憑專用标識出售和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作為藥品經營和利用的,還應當遵守有關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
而此前征求意見的中醫藥法(草案)則提出:鼓勵發展人工種植養殖,支持開展珍貴、瀕危藥用野生動植物的繁育及其相關研究。
兩部法律相互呼應,為野生動物入藥留出了法律通道。很多動物保護界人士擔心這會不會刺激市場需求,打開規模化使用的閘門?但也有中醫藥方面的專家認為:野生動物的原料被替代,導緻中藥藥力和作用下降。如果以後野生動物的原料都被替代了,中藥可能就沒用了。
人工合成能否替代野生動物藥?
有需求,卻少供應或無供應,藥學界将希望寄托于人工合成有效成分替代。
中國古代四大名貴動物藥包括牛黃、熊膽、麝香、虎骨現在都已有人工合成。
人工麝香是通過分析、測定天然麝香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含量,合成相同成分和含量的物質,其主要藥理作用與天然麝香基本相同。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産業化”還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760家企業生産銷售含麝香的中成藥433種,其中431種已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據測算,人工麝香啟用後,相當于少獵殺2600萬頭天然麝。
雖然人工麝香各方面成績優秀,且經過權威論證,但1994年被确立為中藥一類新藥時,許多中醫界的“老法師”受制于長期形成的觀念,一時難以接受。
人工麝香生産工藝這幾年不斷改進,效果經受住了越來越多檢驗,如今已成為六神丸、安宮牛黃丸、麝香保心丸等多種國寶級中成藥的重要原料。
羚羊角的功效主要是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而與羚羊角有類似功效的中草藥則有鈎藤、丹皮、天麻等,中醫師遣方用藥、精于配伍等方法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
人工合成、中草藥配伍能否取得與天然動物藥相同的效果?不同領域的人士觀點差異很大。從事相關人工合成替代品研究和生産的研究人員、企業宣稱,人工合成産品不但可以替代野生動物藥,而且效果更好。而中醫藥界則認為,天然動物藥成分複雜,單純提取物、合成物隻能起到部分作用。
人工繁殖能否突破困局?
當治病用藥遭遇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時,如何解決這個困擾?
有專家呼籲:為解決資源問題,發展動物醫藥産業,開展人工養殖、繁育和替代品研究是有效途徑。
資料顯示,在中國,動物藥中隻有少數幾種如梅花鹿、黑熊、烏雞等進入規範化、規模化生産,大部分動物藥還面臨“弱、小、散、亂”的問題。
比如野生梅花鹿,本是珍稀瀕危動物,不準食用或藥用。但國内人工繁育的梅花鹿已增至上萬頭,通過規模化養殖,既能造福患者,又有利于特種經濟發展。人工養殖科學化、标準化、規範化,有效地保護動物,同時實現祖國傳統醫藥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野生動植物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用之過度,物種滅絕,最終将會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我們不能讓中醫這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代表,背負野生生物“劊子手”的罪名。
最後小編想說
強身健體不靠野味,天天鍛煉最有成效!
編輯:王茜
微信編輯:張天健
參考:南方周末、京華時報、網易新聞、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